第一百七十七章 調外軍入京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A+A-


    小皇帝把大司農之位交給了郭懷,大將軍一聽大驚,連忙準備抬頭說話。

    小皇帝微微一笑道:“大將軍之婿李蕃,穩重知理,除衛尉之職。大將軍之婿齊諍,驍勇善戰,統領近衛軍。”

    反正禁衛軍和近衛軍都在大將軍手裏,而且有了前車之鑒,大將軍是絕對不會再把這兩項權力讓出來的,所以不如直接把衛尉和近衛軍統領之職交給大將軍,省的他內心不安,多生事端。

    果然大將軍尚封一聽大喜,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小皇帝還真是識時務的人。這次尚封是鐵了心不準備把兵權交出去了,不管小皇帝把這個職位給誰,尚封都準備讓他有來無回,做不下去。沒想到小皇帝直接就把這兩個職位給了自己,這下總算是名正言順了。

    尚封磕頭謝恩。而對郭懷擔任大司農一職,已經沒有了心思去反駁了。

    小皇帝看了看尚封,又說到:“前弘農王劉襄精忠為國,其子現弘農王劉杉儒雅知理,在擔任大理正時,勤勉有加,拜司徒之職。”

    弘農王劉杉乃中間派人士,平時不與大將軍尚封,大司農張褒和太仆郭懷交往。小皇帝知道弘農王劉襄忠於先皇,其子襲爵後,也對小皇帝很是忠誠,所以小皇帝把司徒之位給了中間派劉杉,也是平衡的意思。

    從資曆上說劉杉擔任三公之一的司徒,是有點過分,但是他是弘農王,又是皇家最為親信的皇族本家,自然擔任此位,沒有什麽讓人挑毛病的地方。

    小皇帝做好了新的權力分配之後,大將軍尚封和新任的大司農郭懷都得到了利益,沒什麽話說,於是宣布散朝。

    大漢朝上層激烈的政治鬥爭,以大司農張褒、司徒劉驤的徹底失敗而到一段落。然而暗中的鬥爭卻逐漸展開了。

    按照慣例拜了三公的郭懷、弘農王劉杉要前往皇宮覲見陛下,感謝陛下恩典。

    郭懷和劉杉覲見陛下是分開的,郭懷按照一套禮儀覲見謝恩完畢,小皇帝安撫一下,表示對他的期望,也就讓他出去了。然後才輪到劉杉覲見。

    劉杉四十多歲,正值壯年,走路虎虎生風。從皇族譜係上論輩分,還算是小皇帝劉昌的叔叔輩。

    劉杉一進後宮,立刻跪倒給皇帝請安,劉昌連忙上前,親手攙扶,道:“弘農王不必多禮,論輩分弘農王還是朕之叔叔,朕還得稱呼一聲皇叔呢。”

    劉杉今日能當上大漢朝三公之一的司徒,內心對小皇帝感激非常,連聲道:“臣不敢,臣惶恐。”

    小皇帝又道:“皇叔乃朝廷棟梁,以後見朕,免跪禮。”

    劉杉感動得熱淚盈眶,連忙跪倒,磕頭謝恩,幾乎是痛哭流涕地說:“臣劉杉謝陛下隆恩,臣願肝腦塗地,報陛下知遇之恩!”

    小皇帝又一次把劉杉攙起,道:“不是說過皇叔免跪禮了嗎,怎麽還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劉杉這才站起來。

    這時,小皇帝前麵加恩完畢了,開始露出了一臉哀愁,淒苦無比的摸樣。

    劉杉看到陛下如此,連忙慷慨激昂地問道:“陛下有何憂愁,臣願赴湯蹈火,為陛下解憂。”

    小皇帝立刻開始垂淚,劉杉前進一步,壓低聲音道:“是否為大將軍?”

    小皇帝抬頭,淚眼朦朧地點頭,激憤道:“尚封賊子欺人太甚,居然挑動軍隊嘩變,殺害朕之至親張褒和那麽多朝廷重臣,是可忍孰不可忍?”

    “噓,陛下輕聲。”小皇帝聲音很大,劉杉嚇了一跳,連忙壓低聲音道,“禁衛軍都是尚封之人,稍有不慎將大禍臨頭啊。”

    “哼,朕不怕此賊子。”雖然小皇帝說不怕,聲音也變小了。

    劉杉道:“尚封現在執掌禁衛軍和近衛軍,城門軍中也多有其舊部,在京城權勢頗大。陛下須與之虛與委蛇,暗中發密詔調外軍入京,而除之。”

    小皇帝道:“宮內宦官經過上次劉峰鏟除五狼之後,現在剩下的都是忠心之輩,可以信任。然而尚封卻命令禁衛軍阻攔宦官出宮,朕之詔書出不了宮門啊。”

    劉杉道:“臣願冒死為陛下帶出密詔,不知陛下準備調那支外軍入京?”

    小皇帝道:“冀州刺史劉峰有擁立之功,然而卻被尚封此賊逼出京城,可否密調其入京?”

    其實當時趕劉峰出京的還有小皇帝的外公張褒和司徒劉驤,當然現在小皇帝選擇性地忘記了,隻說是尚封幹的。

    劉杉道:“劉峰驍勇善戰,陛下可以調其入京,然應當多調幾支軍隊,讓他們互相牽製,防止今日大將軍之事重演。”

    小皇帝一愣,想了一下,點點頭道:“皇叔所慮極是,西涼中郎將破虜將軍董卓,征討羌胡、黃巾賊以來,戰功顯赫,可否調其入京?”

    “董卓為人殘暴、驕橫,手下將士都是涼州胡漢混雜,凶悍無比。臣擔心,其入京而不能治。”劉杉有些擔心地說。

    小皇帝卻道:“西涼之地乃苦寒之地,將士如不凶悍,如何能治羌胡?朕非調其一支進京,而是數支軍隊進京,他們互相牽製,應無大礙。”

    於是劉杉不說話了。

    小皇帝繼續問道:“還有誰的兵馬可調?”

    劉杉道:“揚州刺史孫堅、青州刺史孫登、徐州刺史徐泰、並州刺史劉玦、幽州刺史劉芳,皆可調。”

    小皇帝眉頭一皺,道:“揚州刺史孫堅雖然驍勇善戰,然卻是尚封的人,怎能調其入京?這豈不是幫尚封的忙嗎?”

    劉杉道:“不然,臣觀孫堅耿直之輩,對大漢朝和陛下忠心耿耿,隻要有密詔給孫堅,其必遵旨勤王。”

    小皇帝點點頭又道:“青州刺史孫登,徐州刺史徐泰,不是剛剛才下旨,命他們圍剿兗州黃巾賊了嗎?如果他們都進京,兗州的黃巾賊兵又怎麽辦?幽州的兵馬北拒鮮卑,並州兵馬更是北拒鮮卑,西拒羌胡,不可輕動啊。”

    劉杉道:“黃巾賊兵乃癬疥之疾,尚封乃心腹之患。陛下明裏命孫登、徐泰剿滅黃巾,密詔卻命其勤王,正可掩人耳目。並州和幽州鐵騎,善戰之兵,隻要來一部分,想來就足夠了。幽州、並州的鮮卑、羌胡雖然凶悍,然幽州有護鮮卑中郎將公孫姬蘇,並州有護羌中郎將孫琦坐鎮,應當無礙。”

    孫琦自從青州返回並州,又多次立功,後率騎兵相助幽州刺史劉芳剿滅黃巾軍,積功升為護羌中郎將。

    劉昌想了想,終於點了點頭。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