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峰親自談判

字數:3342   加入書籤

A+A-


    趙雲道:“隻要是大漢之人,都可以在《冀州報》上發表文章,當然至少文章要有一定文采。大都督應該看到過大漢宗正劉芳在報紙上的文章。劉大人對儒學的研究還是非常精辟的。”

    周瑜回憶了一下,道:“確實看到過,不過當時認為是你們故意搞出來的,卻原來不是?”

    趙雲道:“大都督,雲真的建議你去冀州走一走,可以去鄴城學院,也可以去見見曹操袁紹他們。看看我們到底有沒有時候謊話。”

    “你是說,我可以隨便到處走?”周瑜驚訝地問道。

    趙雲笑道:“那是當然,大都督乃是我猛虎軍的客人,自然是什麽時候想走就能走。”

    周瑜揶揄地笑道:“那我要是回到主公那邊可以嗎?”

    周瑜這是給趙雲出難題,按照他的想法,自己是猛虎軍的俘虜,他們允許自己去北方走走就格外開恩了,自然不可能放自己回去。

    沒想到趙雲道:“自然也是可以的。剛才雲已經接到江夏消息,孫將軍已經派遣魯肅前往江夏與呂將軍商談歸漢事宜。”

    “什麽?這怎麽可能?”周瑜“呼”地一聲再次從床上彈起來,接著又道,“難道水軍敗了?”

    趙雲拱手道:“大都督果然神人,楊鐵將軍抵達江夏,大敗孫將軍水師。孫將軍回去後就派遣魯肅前往江夏商談歸漢事宜了。”

    周瑜一臉痛苦地癱軟下去:“伯符……”

    周瑜突然問道:“你說的是歸漢,不是降劉?”

    趙雲道:“正是,我家主公說,孫將軍是大漢英雄,自然是歸漢,要降也是歸降大漢。”

    周瑜感慨道:“劉大人寬厚!”

    趙雲又道:“孫將軍在談判條件中沒有提到自己,希望能夠以後歸隱山林。”

    周瑜聽到這裏,眼淚從自己的麵頰上滾落。孫策是周瑜的總角之好,他知道孫策是一個多麽心高氣傲的人,走到今天這一步,孫策一定是心灰意冷,無意仕途了。

    趙雲接著說道:“大都督不必悲傷,我家主公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從鄴城星夜兼程,趕赴江夏了。算時間就快趕到。我家主公會和孫將軍共同選擇一個地方,雙方好好談談。如果能夠談得好,大都督到時候仍然可以做孫將軍的屬下。共同建設江東。”

    ……

    江夏,經過十幾日趕路,風塵仆仆的劉峰,抵達江夏。稍事休息,就接見了魯肅。

    一見到魯肅,劉峰拱手道:“魯大人,峰聞聽孫將軍欲歸漢,喜不自勝,從鄴城馬不停蹄趕到了江夏,這幾日魯大人等急了吧。”

    魯肅看見一個隻有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站在中間,連呂布這樣的大將都站在他的後麵,這自然是劉峰了。

    劉峰一句說的好,“孫將軍欲歸漢”,就是說孫將軍要向大漢投降,而不是向劉峰投降。這是江東提出的一個條件,很顯然劉峰這麽說就是同意江東的一個條件了。

    而且根本不需要魯肅提前來就說出來了,這是對魯肅的尊重。保全了江東的麵子和孫策的尊嚴。

    魯肅一聽,很是高興,拱手道:“劉大人有禮了。孫將軍為了江東百姓免遭塗炭,猛虎軍將士免受傷亡,順應天時,意欲歸漢。有幾個條件,還請劉大人應允。”

    魯肅這樣說實際上是抬高了孫策,而且還說是為了猛虎軍將士免受傷亡,這話實際上還是有刺的。意思是說,如果不答應,那麽兩軍打起來,即使我軍戰敗,到最後猛虎軍也會有傷亡的。

    劉峰假裝被沒聽出魯肅話中之意,拱手道:“魯大人,孫將軍悲天憫人之情讓人敬佩,劉峰代大漢百姓感謝孫將軍之義舉。孫將軍的三個條件,我已知曉。”

    “一個條件,我劉峰是大漢之臣,孫將軍自然是向大漢歸降。這個不是問題;二,善待眾位文官武將,這也不是問題,我關東係統正缺乏大量的官員,猛虎軍也缺乏大量的軍官,隻要忠於大漢,願意進鄴城學院學習,能適應關東係統的,都可以在關東係統為官;”

    “三,對江東百姓秋毫無犯,這是猛虎軍的軍規,你何時看到猛虎軍對百姓下手了?可以說猛虎軍的軍紀是這個年代最嚴格的軍紀,我劉峰在此承諾,絕對不會發生謀害百姓的事情。如果有,就按照軍紀嚴懲。”

    魯肅一聽劉峰完全答應了他三個條件,大喜,連忙深鞠一躬,道:“多謝劉大人答應江東的條件,吾代江東父老感謝劉大人。”

    劉峰一擺手道:“先莫要感謝我。我聽說孫將軍心灰意冷,決意歸隱山林?”

    魯肅道:“正是,我家主公身體不適,願意隱居山林,不問世事。還請劉大人應允。”

    對於孫策,劉峰內心是很矛盾的。孫策曾經在徐州屠城,殺死三萬百姓。按照劉峰那一世的說法,這叫反人類罪。別說歸隱山林了,恐怕是要被審判,然後吊死的。

    然而這是在幾千年前,殺死幾萬升鬥小民算什麽?當世哪一個諸侯不是雙手沾滿鮮血?就連最仁慈的劉峰,這一路打下來,直接間接殺死的人恐怕也有上百萬了。那劉峰算不算劊子手?要不要審判?

    而且一旦用這個罪名審判孫策,那麽江東整個就亂了,那些忠於孫策的文臣武將都將起來造反。自己不僅不能順利接收江東,恐怕江東將成為戰亂之地。到時候恐怕還要死上幾十萬人,才能平息。這當然不是劉峰想要的。

    不能以幾千年後的標準來衡量古人,這個道理劉峰早就懂了。所以對孫策,劉峰是不打算按照後世的法律來給他定罪的。

    而孫策是一員多麽厲害的猛將,這劉峰在上一世就知道了。既然不打算定罪,那麽就必然不能讓他閑著。得說服他出來為自己打仗,否則也對不起被他屠城的三萬百姓。所以劉峰這才大老遠從鄴城跑到江夏來,首先就是為了孫策,二就是為了周瑜,三才輪到還在臥龍高臥的諸葛亮。

    []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