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錢莊和紙幣(求訂閱!)

字數:4221   加入書籤

A+A-


    …

    與蔡攸、王黼、李邦彥等宋國使臣受到冷遇完全相反,太學生和韓世忠等將校以及他們的家眷受到了極為熱情的接待。

    金富軾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官員。

    早在太學生和韓世忠等人到來之前,金富軾就找到湯隆為太學生和韓世忠等人以及他們的家眷建好了舒適的住處,並為他們各家雇傭好了仆人和使女。

    一接到太學生和韓世忠等人以及他們的家眷,金富軾和禮曹的人就用豪華馬車將他們送到他們各自的新家之中,然後讓他們的家眷吃上提前準備好的上等筵席,同時給每家每戶都留了一百元紙幣讓他們各家的仆人和使女帶著他們的家眷出去逛逛。

    在蔡攸回國的這兩三個月時間裏,李衍親自掛帥推出了錢莊和紙幣。

    其實,此事李衍已經準備很久很久很久了。

    單單讓工匠製造出難以仿製的紙幣,就花了近兩年時間。

    而且,李衍讓人在自己屬地的各個府城、州城、縣城的中心地區建了兩百多個樣式統一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錢莊。

    再有,扈成精心挑選了三千個聰明伶俐的夥計,由李衍和扈成一塊對他們進行培訓——為此,李衍還特意“明”了阿拉伯數字、乘法口決等等遠這個時代的東西,並且李衍還絞盡腦汁將自己對錢莊(銀行)的所知全都寫出來,然後讓手下人編輯成教材。

    另外,為了行紙幣,李衍讓人將自己這些年來得到的黃金和白銀6續全都鑄成金幣和銀幣——金、銀幣的正麵全都印有一個“衍”字,背麵則全都是“水泊梁山”四個字。

    因此,這種金、銀幣,慢慢的被人叫做衍幣。

    其實李衍原來是想將自己的頭像印在衍幣上的,可現在的技術根本就不支持李衍這麽做,而且金銀都軟,就算印上去,也會慢慢變形,看不清他英俊的相貌。

    所以,李衍最終放棄了這一誘人的想法。

    不過李衍雖然沒能將自己的頭像印在衍幣上,卻將自己的頭像印在了紙幣上——十元錢,正麵是李衍的頭像,背麵是水泊梁山的風景畫。五元錢,正麵是李衍的頭像,背麵是濟州島的風景畫。兩元錢,正麵是李衍的頭像,背麵是漢城的風景畫。等等……總之,所有紙幣的正麵全都是李衍的頭像。

    李衍所行的紙幣最大麵額是十元,往下依次是五元、二元、一元、五角、兩角、一角、五分、兩分、一分,分別對應十貫、五貫、一貫、五百文、兩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二十文、十文。

    也就是說,一枚金幣等於十枚銀幣等於十貫(一萬文)等於一百元紙幣。

    不過,李衍所行的紙幣隻與衍幣掛鉤,也就是金銀複本位製,並不支持銅錢、鐵錢兌換,而且致力用紙幣取代銅錢、鐵錢,所以,在李衍的勢力範圍內銅錢、鐵錢的市場將越來越小,最終會徹底消失。

    (李衍最早想實施的其實是金本位製,次之的選擇是銀本位製,可李衍的金和銀都不夠,而且李衍還知道宋國包括遼國、金國、西夏的金銀都不怎麽多,這種情況下,如果單使金本位製或是單使銀本位製,都難以大範圍推廣,所以李衍隻能選擇不是太穩定的金銀複本位製,等將來根據情況再逐漸向金本位製過度。

    但話又說回來,金銀複本位製縱然有相對不穩定、混亂等毛病,可它也有其優點——由於是複本位,它的貨幣材料來源既可以是白銀也可以是黃金,來源充足;當需要進行大額交易可以使用黃金,小額交易則可以使用白銀,靈活方便;兩種幣材之間可以相互補充;更加方便與其他貨幣之間匯率的穩定,既能同以金子為主要貨幣的歐洲國家進行金幣貿易,又能同以銀子為主要貨幣的亞洲國家進行銀幣交易。)

    樂浪、真番、濟州、台灣四郡兩百多家錢莊同一日掛牌,並當眾用金幣和銀幣置換紙幣。

    漢城總莊當場就置換了一百萬枚金幣、一千萬枚銀幣(相當於兩千萬貫。)

    一百萬枚金幣和一千萬枚銀幣亮相的場麵,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加上準備充分。

    再加上李衍一向的良好信譽。

    紙幣就順利行了。

    當然,這種事,還需要時間的考驗,另外需要大才根據形勢來不斷修正。

    總之,路還長。

    現階段,幫李衍行錢莊和紙幣的有三人,分別是蔣敬、扈成及李應。

    不過,李衍對他們三人並不是很放心——以他們三人的才能幹這件事,還有些勉強。

    後來,李衍研究交子時,想到了一個人——趙開。

    (宋朝其實早就有紙幣了,也就是中國最早的紙幣交子,不過趙佶現印交子來錢快,所以大量增,結果不能兌現,導致交子大貶值,最終導致交子沒落。)

    曆史上,張浚以知樞密院宣撫川蜀,命趙開為隨軍轉運使,在秦州設錢引務,在興州鼓鑄銅錢。

    此後,趙開大量製造錢引(也是一種紙幣,它屬於交子的繼任品),使錢引數量達到四千一百九十萬緍(貫),過限額大約三十三倍。

    不過,與趙佶不同的是,趙開雖然大量行紙幣,卻沒有引通貨膨脹——趙開在四川行錢引,增設銀絹作為錢引的行準備。官賣銀絹,允許百姓用錢引購買銀絹。百姓需要向官府繳納各種稅賦,趙開允許百姓采用錢引繳納。因此,趙開采取的措施保證了錢引價值的穩定。

    從這些手段上,不難看出,趙開就是一個金融天才。

    而且,趙開還是一位理財能手,有“一跬步而能運百貨,一咳唾而能濟三軍”的美譽。

    曆史上,為了支撐川陝抗金戰爭,趙開絞盡腦汁,在不增加按土地和資產征課的農業二稅的前提下,他改革茶、酒、鹽法,著力在茶鹽酒三項收入上斂財,以茶鹽酒稅收為支柱,建立了四川的戰時財政體係,創立了勸諭激賞、增敷役錢、助軍頭子錢、免支移米腳錢、鹽酒增息錢等新稅種,使南宋初年的財政收入連年猛增,過北宋末年一倍多,年收入達到三千餘萬緡。

    李衍相信,有趙開這個金融天才,又有自己這個有後世見識的人給趙開他們把關,紙幣一能提早蹬上曆史舞台。

    而行紙幣的好處就太多了:

    先是方便——因為中國地區的金銀少,所以,現在其實是以銅錢甚至是鐵錢充當主要貨幣,用這種貨幣進行買賣,很多時候,得抗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貨幣進行買賣,太不方便,而用紙幣,則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次是能促進商業展——隻有貨幣方便了,商業展的度才會快。

    再次,隻要紙幣行得好,李衍以後應該就不會缺錢了——缺錢的時候,一些,等有錢了,再買回來,隻要控製住尺度,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李衍才跟蔡攸說,劉錡和趙開他勢在必得。

    至於韓世忠、吳階、楊沂中等人,李衍沒敢暴露,而是利用自己安插在各軍中的眼線將他們和宋軍中另外一百多個表現不錯的低級將校一塊要來。

    這樣一來,就沒人知道李衍的真實目的了,而且也不至於出現揠苗助長的情況。

    如今,雖然沒要來宗澤、李綱等人讓北宋還有喘息的機會,可能要到趙開、韓世忠、吳階、楊沂中、劉錡等大才,李衍也已經可以在睡夢之中笑醒了!!!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