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舉滅掉南宋(求訂閱!)

字數:7737   加入書籤

A+A-


    …

    天下兵馬大元帥!

    盡統大中兵馬!

    聽見這兩句話,不僅一眾文武官員目瞪口呆,就連嶽飛都露出了難以置信之色!

    這不怨嶽飛等人如此震驚,實在是“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個稱呼就是這麽的威武霸氣!

    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實職就是,總領一國軍務,負責征討勁敵。

    換而言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權相當於軍隊的一把手——絕對的一把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縱觀曆史,從春期時期有了元帥這個詞匯以後,各種大元帥便出現在了曆史的舞台上了,例如“行軍元帥”、“西討元帥”、“統軍元帥”等等。

    而其中最厲害的便是這“天下兵馬大元帥”了。

    縱觀曆史,得到過“天下兵馬大元帥”這一職稱的,隻有唐肅宗李亨、宋高宗趙構等寥寥數人,甚至就連曾經平定唐朝安史之亂有“再造大唐之恩”的郭子儀也隻不過才是“天下兵馬副元帥”。

    而且,趙構所得的其實並不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而是“兵馬大元帥”之職,他的“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是自封的。

    早在金軍第一次南侵時,就有北宋大臣建議“請以親王為元帥,治兵於河朔”。

    親王豈能典兵?

    趙桓聞言,當時就一臉黑線,事情最後不了而了之。

    金軍卷土重來,南下過黃河之後,又有朝臣舊事重提,趙桓猶豫未決間,金軍就已經攻至汴梁城下。

    金人猛烈攻城,大臣胡唐老上疏,雲:“城危矣。康王北使,為河朔士民留不得進,殆天意也。請就拜大元帥,俾召天下兵入援。”

    當時,有宰執之臣提出異議,認為爵賞過重,猶以“大”字為難!

    趙桓也沒有表態。

    胡唐老道:“既然吝嗇一個“大”字,怎麽能指望康王盡忠職守率領兵馬勤王?”

    在胡唐老的力爭下,在即將國破家亡的威脅之下,趙桓才很勉強地給趙構加上了一個“大”字,令趙構為“兵馬大元帥”,隨後,當時迫切盼望人在相州的趙構舉兵勤王的趙桓,為便宜行事,便命人給趙構帶去了一個蠟丸密詔,上寫“知卿起義勤王,可除卿兵馬大元帥,陳亨伯元帥,汪伯彥、宗澤副元帥。應辟官行事,並從便宜。”

    仔細看過趙桓寫給趙構的密詔,就會發現,上麵根本就沒有提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而是任命趙構為“兵馬大元帥”。

    後來,趙構的幕僚提議:“望大王遵故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承製,號召四方。”,趙構私自加上了“天下”二字。

    切莫小瞧了這“天下”二字。

    有了這兩個字,趙構就可以擺脫他當時的不利處境,借鑒唐肅宗靈武故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名號召四方勤王部隊。

    而且,有了這個幌子,趙構就增強了其地位的正統性與號召力,為登基為君夯實基礎。

    後來,在趙構登基時,果然有宗室以“昔晉安帝蒙塵西土,大將軍武陵王遵承製行事,不改元”為理由,置疑趙構即位的正統性。

    而趙構心腹則高舉唐肅宗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即位靈武的前例予以有力的駁斥,最後成功登基,建立了南宋。

    所以說,這“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非同小可,一般非親王非想要登基為帝的親王不能擔任。

    而且,就算是親王,也沒有在國泰民安之時擔任的,隻有到了國家最危急時刻才能擔任。

    而嶽飛既非親王,現在的大中也不是危急之時,所以,李衍封嶽飛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著實是讓嶽飛等人震驚不已!

    震驚過後,嶽飛麵向東京方向,重重的拜了三拜,然後對朱武說道:“嶽飛知道官家信任嶽飛,準嶽飛暫動大中所有兵馬,可這“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嶽飛實不敢領,求相公幫嶽飛跟官家求情請官家收回“天下”二字!”

    聽了嶽飛所言,朱武暗鬆了一口氣,心道:“還好,嶽飛這次沒犯糊塗!”

    朱武隨後不置可否的說道:“官家賜你“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是想為你掃除一切外力幹擾,可以全力以赴的伐掉南宋,再者,這“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隻是一個臨時職務,待你伐掉南宋之後,應該就會撤掉。”

    雖然朱武解釋了李衍封給嶽飛“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原因,還說明了這是一個臨時職務,可嶽飛還是堅持道:“即便是這樣,“兵馬大元帥”也足夠嶽飛用的,還請相公為嶽飛辭去這“天下”二字!”

    朱武看了嶽飛一會,道:“你當真要辭去這“天下”二字?這可是武將至高無上的榮譽。”

    嶽飛擲地有聲道:“蒼天為鑒,嶽飛若有一字虛言,願亂箭穿心橫死沙場!”

    朱武聽言,才完全信了嶽飛,然後說道:“好,那朱武定為你辭去這“天下”二字!”

    ……

    晚上。

    嶽飛和楊沂中為朱武這個老長官接風洗塵。

    這時,朱武為嶽飛辭去“天下”二字的奏折已經派人送回朝廷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朱武道:“鵬舉啊,你今日之事做對了,你可知,官家要賜你“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有多少人反對?”

    嶽飛道:“怕是滿朝文武都反對吧?”

    朱武點點頭,道:“你猜對了,滿朝文武全都不同意授你“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可官家為了讓你能全力以赴的伐掉南宋,還是頂住所有壓力下了讓你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聖旨。”

    楊沂中道:“官家親自建立了中軍,親自統兵南征北戰,親自領兵平定燕雲、高麗、日本等地,深知不能明確將令的危害,且官家為人大氣,胸懷廣闊,敢於用人,否則,絕不會有這“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出現。”

    頓了頓,楊沂中又道:“不過,就算官家任命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對官家也絕不會有任何影響,誰敢動官家的江山,不管他是誰,都要問我楊沂中和天下第一軍的數十萬將士答不答應!”

    朱武多人精,哪能聽不出來,楊沂中這話有警告嶽飛之意?

    嶽飛也聽出來了楊沂中的警告之意,可嶽飛問心無愧,所以很平靜的說道:“也要問我嶽飛答不答應!”

    朱武將話拉回來,道:“憑官家如今的威望,任命“天下兵馬大元帥”,對官家而言,自然沒有影響,可對鵬舉你而言,影響可就大了。”

    不等嶽飛和楊沂中細問,朱武就接著說道:“咱們大中一朝,並不像宋朝那樣,重文輕武,但文人的心理優越性已經被宋朝養成,豈會在這麽短時間內就徹底改變?所以,你如果真敢接“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一定會成為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難保他們不會像對付麵涅將軍一樣對付你,到那時,就算有官家保護你,恐怕你也有可能再也無法掌兵了。”

    嶽飛聽言,臉上露出後怕不已之色,道:“嶽飛還真沒想這麽多,嶽飛隻是覺得由嶽飛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不合適,此職隻能由親王在天下危急之時擔任,所以才堅決請辭這“天下”二字。”

    楊沂中喝了口酒,然後說道:“那些文人還真有可能幹出這樣的事,可惜了麵涅將軍這樣的大英雄,沒能死在沙場上,卻死在了文人的口舌之下,可悲,可歎!”

    朱武搖搖頭,道:“其實不隻是文人,武人,包括我與樞相,都不同意授你“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

    頓了頓,朱武看著嶽飛,說道:“原本這宣旨這一職並不是由我擔任的,後來,樞相再三請求,官家才同意,讓我來擔任這一職務……鵬舉,你可知為甚麽樞相非要我來宣旨?”

    嶽飛搖頭道:“嶽飛不知。”

    朱武神情一肅,道:“現在我不妨明告訴你,如果你真接受了“天下兵馬大元帥”這一職,樞相就會力薦我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然後由我來節製你。”

    說到這裏,朱武頓了頓,然後一字一頓的又道:“如果真是這樣,我一定會牢牢的盯住你,不給你一丁點逾越的機會!”

    嶽飛聽言,冷汗瞬間就流了出來!

    朱武看了嶽飛一會,才道:“如今最好,天下人都看到了官家對你的器重,應該無人敢再抵抗你的調動,而你也守住了臣子的本分,主動辭去了這“天下”二字,這是最好的結局。”

    嶽飛聽言,搖搖頭,然後說道:“這不是結局,而是開始,官家頂住這麽大壓力給嶽飛這麽大的權力,是讓嶽飛伐掉南宋,為官家完成大一統,嶽飛無論如何都不能辜負官家的皇恩浩蕩。”

    朱武點點頭,道:“你能說出這樣的話,我也就放心了,明日我便回京複旨。”

    嶽飛忙道:“還求相公留下來幫幫嶽飛!”

    朱武聽言,不置可否道:“哦?你想我怎麽幫你?”

    嶽飛推心置腹道:“雖然官家將這天下之兵都交給嶽飛來統調,可嶽飛畢竟年輕,且在軍中的資曆也不夠深,因此,難免有些將領會輕視嶽飛,進而陽奉陰違。”

    頓了頓,嶽飛又道:“嶽飛的個人榮辱,無關緊要,怕隻怕他們會耽誤了官家的一統大計。”

    然後,嶽飛看著朱武,很誠懇的接著說道:“所以,還請樞相務必要助嶽飛一臂之力!”

    你道李衍為何要執意給嶽飛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

    實是因為,李衍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不如此,嶽飛很難讓所有部隊都聽他調遣。

    這裏麵的原因太多了,有嶽飛所說的,年齡和資曆的問題,也有其它原因。

    像,水陸兩軍向來是楚河漢界分明,互不統屬。

    像,有不少將士和官員是李衍在梁山當山大王的時候就跟隨李衍的老兄弟。

    像,有些將領和官員,是李衍的大舅哥,甚至是李衍的丈人。

    等等,等等,等等……

    所以,李衍才給嶽飛封了“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想盡量將內耗降到最低。

    而嶽飛將朱武留下這一招,太高明了。

    嶽飛所缺的那些,像年齡,資曆,功績,朱武全都有。

    而且,朱武這個人,隨和,人緣特別好,跟誰相處得都很不錯,關鍵是他是宰執之臣,因此,絕大多數人都得給朱武幾分薄麵,所以,如果有朱武幫嶽飛協調各軍,那一定會讓嶽飛省不少力氣。

    最難得的是,朱武不喜歡攬權,這也就不會妨礙到嶽飛決斷。

    總而言之,如果朱武能留下來幫嶽飛,對嶽飛而言,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朱武為人是隨和,但並不是說,朱武就沒有理想,尤其是在大中即將完成大一統的情況下,他怎能不想為大中的大一統盡一分力?

    所以,朱武也沒有假意推脫,而是直言道:“你如果真願意留我,我願意同你聯名奏請官家準我留在你這裏。”——朱武用“你這裏”三個字表明了他自己不會妨礙嶽飛的立場。

    嶽飛聽言,立馬道:“嶽飛焉有不願之理,咱們現在就聯名給官家上奏折!”

    嶽飛說幹就幹,當即命人取來筆墨,然後同朱武聯名給李衍上了一道奏折,懇求李衍讓朱武留下給嶽擔任副手!

    嶽飛和朱武都對李衍很有信心,相信他們的奏請,李衍一定會批的。

    所以,奏折一寫完,朱武就進入了副手的角色,問嶽飛道:“大帥有計劃了沒有?”

    嶽飛道:“相公就別打趣嶽飛了,嶽飛在旁人麵前當得起“大帥”之稱,在相公麵前哪還能當得起“大帥”一稱,相公還是叫嶽飛鵬舉吧。”

    說這話的同時,嶽飛引朱武來到地圖和沙盤邊上,然後說道:“我現在正用心理戰瓦解宋軍的抵抗意誌,在相公到來之前,駐防江寧的呂頤浩已經派其堂弟呂應問來見我,稱願意帶領其手下兵馬投效咱們大中,而且,他還願意幫咱們策反劉光世。”

    朱武一聽,眼睛就是一亮,道:“如果此事能成,那可就是天助陛下了!”

    楊沂中道:“如果不出苗劉兵變一事,南宋也許還有那麽一點不滅亡的機會,如今,南宋應該是在劫難逃了。”

    嶽飛道:“越是這樣,咱們越不能大意。”

    朱武讚成嶽飛道:“對,這樣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可能再也不會有了,所以,咱們一定要一舉滅掉南宋。”

    嶽飛道:“我跟相公英雄所見略同。”

    朱武問道:“你們有甚麽具體計劃?”

    嶽飛用碳筆在地圖上荊南西部地區圈出來了一片區域,道:“這裏是李成的占領區。”,然後又在下麵圈出來了一片區域,道:“這裏是鍾相義軍的占領區。”,之後又指了指大理國,道:“這裏是大理國。”

    用碳筆將這三塊區域圈出來了之後,嶽飛拿出數十麵小旗一一放在地圖上的各個地區,然後說道:“咱們看準時機,在這些地區同時出兵,除了李成的占領區、釧相義軍的占領區以及大理國以外,一舉盡複東南地區……”

    ……

    ……

    ps:這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就這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