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禦駕親征(中)(求訂閱!)

字數:3768   加入書籤

A+A-




    …

    禦駕親征!

    當這個詞一從李衍口中說出來,立即就遭到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在很多人看來,大中已經空前的強大了,實在是沒必要去打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那些苦寒之地——那種貧困之地要來有何用處?

    而一些有遠見的人,當然也意識到了大中目前唯一的邊患就是東北地區的大金和蒙古諸部,趁著大中現在空前的強盛,是應該將這些隱患徹底消除,可這些事派人去做就可以了,比如劉錡,比如嶽飛,比如吳玠,李衍實在是沒必要自己親自前去禦駕親征!

    還有一些人,明著不敢說甚麽,暗裏卻在腹誹李衍好大喜功,甚至是將李衍跟隋煬帝相提並論。

    可不管別人怎麽反對、怎麽看,李衍的旨意都頒布下去了,諫官的奏折也全都被扣下了。

    好在——

    李存這些年先後在西寧城和侏羅郡曆練了六七年,又在燕京擔任一年多不到兩年府尹,已經初步具有接替李衍的能力了。

    這種情況下,李衍要是真有個萬一,大中也不會垮掉。

    所以,在反對無效之後,大中這個帝國機器隻能聽從李衍的命令轉動起來。

    數月之後,百萬精銳大軍,五大元帥,六大將,全都集中在了遼寧城附近。

    而李衍也在親衛軍的保護之下乘坐火車來到了遼寧城的行宮當中。

    雖說此戰李衍並沒有任命天下兵馬大元帥,說是要禦駕親征,實際上,李衍還是任命了兵馬大元帥,也就是許貫忠,又任命了兵馬副元帥,也就是劉錡,另外,李衍又認命了前軍元帥楊沂中,左軍元帥嶽飛,右軍元帥吳玠,以及後軍元帥韓世忠。

    說穿了,雖說李衍嘴上說此戰自己要禦駕親征,但實際上卻是由許貫忠和劉錡擔任總指揮,具體負責打仗的則是楊沂中、嶽飛、吳玠、許貫忠、張憲、王彥、吳璘、郭浩、王德、李彥仙等人,而李衍其實就是一個掛名的,甚至可以說李衍就是在較近距離觀看大中的軍隊是如何踏平草原滅掉大金和蒙古諸部的。

    大中如此興師動眾,誰能相信大中隻是來討伐大金的?

    再加上,大中先後滅掉北遼、西夏、西域諸國、吐蕃,所到之處所有部落全都被拆散成一眾小於一百人的小部落,並將其強遷,讓其對大中再也沒有威脅。

    這種情況下,豬都能想到,興師動眾的大中,一定是準備一舉將大金、塔塔爾、泰赤烏、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部、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全都伐掉。

    所以,不管大金和蒙古諸部之間有多大的仇恨有多麽不能共存,他們這次也必須得聯合起來,甚至就連一向跟大中走得非常近的塔塔兒部,這次也選擇了跟大金和蒙古諸部聯合在一起——大中行事太過霸道了,對於那些臣服於大中的草原部落竟然也要進行拆遷,因此,塔塔兒部就是再跟大中繼續走下去,也絕不會有甚麽好下場,莫不如就跟大金和蒙古諸部聯合在一起,看看能不能在這次圍剿之下涅盤重生。

    大金和蒙古諸部聯合在一起,必須要有一個核心,要知道,蛇無頭而不行。

    所以,經過多次爭吵之後,大家捏著鼻子推舉大金為核心,並由金將完顏兀術指揮這場大戰。

    經過幾次試探性的攻擊,大戰展開。

    很快,大中前軍楊沂中部便與塔塔兒塔、泰赤烏部和金軍烏大拉部在科爾沁大草原上展開了決戰。

    這一戰,不可以說聯軍方麵不勇敢、不拚命,畢竟這已經到了他們生死存亡之際,可雙方的武器裝備和戰法差得實在是太多了,結果,盡管聯軍盡了全力,還是很輕易的就被擊潰,楊沂中部的姚興率領數萬騎兵追殺了聯軍一天一夜。

    此一戰,中軍就擊殺了十幾次聯軍軍士和勇士。

    這一戰也讓聯軍的人全都看出來了他們與中軍之間的差距。

    如果有選擇,大金和蒙古諸部並不想繼續打下去了,因為這無疑於是以卵擊石。

    可中軍這次北伐,是來滅掉了他們的,他們若是不打下去,就隻能任憑大中宰割。

    所以,聯軍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與中軍作戰。

    不過——

    經曆了科爾沁草原這一敗之後,聯軍認定了不能跟中軍正麵對決,正麵對決隻有滅亡一途。

    因此,完顏兀術改變了戰法,以遊擊戰為主,專打大中的補給線,並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跟中軍捉迷藏。

    另一方麵,經過科爾沁大草原的這一戰,中軍也摸清楚了聯軍的實力,嶽飛、吳玠、韓世忠等人建議可以分而出擊,將中軍最大的優勢也就是兵多徹底釋放出來。

    後來,發現聯軍跟中軍打遊擊,嶽飛、吳玠、韓世忠等人又獻計,一麵派大軍繼續向前推進、一麵派精銳騎兵使用“迂回側擊”的戰術去騷擾、襲擊蒙古諸部的後方,使蒙古諸部不能全力迎戰。

    不久,姚興率領數萬精騎在當地人的帶領下突襲了塔塔兒部的一個大本營闊連海子(後世的呼倫湖),並迅速占領了那裏,緊接著姚興又派副將去襲擊了捕魚兒海子(後世的貝爾湖),重創了塔塔兒部,關鍵是擒獲了一大批塔塔兒部的重要人員,這其中還包括塔塔兒部的可汗,並切斷了塔塔兒部同聯軍之間的聯係。

    而後,姚興迅速飛兵南下奇襲了塔塔兒部的牧場,結果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上百萬。

    姚興將塔塔兒部的人畜送回去不久,已經認清了形勢的塔塔兒部的大汗,便給塔塔兒部的勇士下令,讓他們前來投降。

    數日之後,陸續有塔塔兒部的勇士脫離了聯軍,然後來投大中。

    塔塔兒部的人做出這個選擇,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他們的根基已經被大中破壞了,不投大中,就隻能慢慢被其他部落吞並。

    而大中已經展現出來了其強大的實力,是大金和蒙古諸部聯軍根本就抵擋不住的,因此,大中獲得此戰的最終勝利的可能性要比聯軍大出很多。

    所以啊,莫不如趁此機會就投了大中,這樣也可以少一些征戰和傷亡。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很好的借口,那就是大汗讓他們投降的。

    中軍並沒有裹挾塔塔兒部的勇士讓他們調轉槍頭繼續戰鬥,而是直接就用雷霆手段將塔塔兒部打散,然後將他們分別遷往大中的各個地區。

    史上本應該很有作為的塔塔兒部就此退出了曆史舞台。

    而這還隻是女真人和蒙古人退出曆史舞台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