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廣來了

字數:2986   加入書籤

A+A-




    這個時候,結婚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韓則上輩子也不過是在民政局領了個證,辦了個中西結合的婚禮,請雙方的親戚朋友吃喝了一場,再去麗江度了個蜜月,也就行了。

    不過,如今,可是程序很多的。首先要找人占卜,然後才是納采。

    納采需要的是大雁,最好是活雁,虧得如今天氣已經溫暖起來,大雁已經飛回了北方,要不然,想要弄到活雁可不是一般的費事。

    韓則和韓嫣直接趁著休沐日出城每人打了十幾隻大雁下來,因為用的箭支都被折了箭頭,大雁還都活得好好的,如此,接下來的步驟所需要的活雁也足夠了。

    一係列的事情下來,真正定下日子迎娶,估計也要耗上幾個月時間。

    劉徹那邊真的叫一群大臣針對各個官職除了考題,而且,按照韓則的建議,為了防止泄題作弊的現象,還找了不同的人,一下子出了好幾套題目做備用的,就等著各地的賢才進京了。

    那些俊賢尚未來到,一個曆史名人來了。

    那個名人是李廣,劉徹聽人說李廣如何如何了得,便將他召進長安,和程不識一起,擔任衛尉,戍守宮城。隻不過,李廣擔任的是未央宮的衛尉,而程不識擔任的是長樂宮的衛尉罷了。

    這也能夠說明,劉徹對於李廣更加看重一些。沒辦法,程不識太過中規中矩,即使從來沒有出過什麽錯,但是,也沒能立下過什麽大的功勞。而李廣,卻是個很有冒險精神的人,非常具有賭博性和攻擊性,而劉徹,就是欣賞喜歡進攻的人。因此,在聽說了李廣的諸多事跡之後,對於他的好感,那是噌噌噌往上冒。

    等到見了李廣一麵之後,更是對他頗為讚賞,直接就賦予重任,連同李廣的長子李當戶、李椒都被封為郎官,最小的兒子李敢雖然沒有被封,不過,也成了李廣手下郎衛的一員。

    “李廣是猛將,素來被匈奴人所畏懼!朕將來是一定要打匈奴的,希望他能為朕多帶出幾個猛將來!”劉徹神采飛揚道。

    韓則心裏卻在嘀咕,你要是知道這位飛將軍縱然被匈奴人所畏懼,但是,起碼武帝一朝,再跟匈奴人的對戰中,沒有做出過什麽建樹,反而因為迷路這樣的烏龍原因,最後還氣得自殺了,你這會兒就不這麽說了。

    說實話,中國人素來崇拜勝利者,像李廣這樣的人,卻被塑造成了一個悲情的英雄,比如說什麽“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什麽“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類的話。對於李廣,後人所持的態度多是敬佩同情,這實在有夠讓人覺得唏噓的。

    當然,也許這跟史書很有關係。衛青、霍去病何等英雄,結果,不過因為外戚的身份,就被司馬遷塞到了幸臣的名單裏,然後,還要專門給李廣作傳,由此可見,史官也是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在史書中,添加自己的好惡的。

    不過,這時候劉徹正在興頭上,韓則自然不能潑他冷水,尤其,雖說知道韓家跟李廣不怎麽對付,不過,出於前世的印象,韓則對李廣並沒有什麽惡感,反而頗為好奇,至於說敬佩什麽的,很遺憾,在知道了李廣那麽衰的運氣之後,這種感情實在很難生出。

    韓則倒是很佩服程不識,這樣的人才叫人放心,不像李廣,這種人你跟著他,倒是很有可能立大功,但是,也很有可能送掉性命啊!

    韓則微笑道:“屆時時機成熟,咱們大漢便會將匈奴踏為齏粉,從此,邊境再無外患!”

    韓嫣在一邊也是神采飛揚:“日後陛下若是要打匈奴,韓嫣可是要做先鋒的,必定為陛下活捉軍臣,讓他到長安來為陛下喂馬!”

    劉徹聽得哈哈大笑,對於匈奴,他一直很是介懷,匈奴人讓大漢蒙受了百年的屈辱,連同劉徹的姐姐南宮公主,也不得不北上和親(這個說法來自宋朝史書《冊府元龜》),因此,大概劉徹最大的願望,就是在自己在位的時候,將匈奴人徹底打垮了。

    劉徹躊躇滿誌道:“如今,朕已經命人開辦馬場,以粟米養馬,等到有了足夠的馬,朕便要訓練出一支可以跟匈奴人對陣的騎兵來!”他握緊了拳頭,眼睛裏滿是叫人不可直視的銳利之色,大漢修生養息百年,以一國之力,如何不能戰勝匈奴呢!

    韓則卻有些憂慮,以粟米養馬,這樣的消耗何等之大,每一次戰鬥,都會有大量的馬匹減員,如此,也難怪到了漢武末期,大漢被這一場場對匈奴的大戰拖得快要崩潰了。

    想到這裏,韓則說道:“陛下,匈奴人那邊到處都是草場,幾乎人人都有馬,能騎馬!但是,大漢這邊,若是要訓練出一支足以對抗匈奴的騎兵,需要的馬匹可不是個小數目。縱然如今國庫充足,但是也要防備有不時之需,日積月累之下,對於大漢是個沉重的負擔!因此,臣覺得,不能光依靠大漢的馬場,還是要想辦法從匈奴那邊弄馬才行!而且,若說馬匹的良種,還是草原上的要好一些。”

    好在劉徹如今剛剛即位,尚未做出什麽成績來,又有外戚當權,自己有再多的想法能耐,也施展不開,尚且沒有那種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的性子,聽得韓則的話,倒也沒有覺得冒犯,他深吸了一口氣,卻是皺起了眉頭,歎道:“這又談何容易呢!匈奴人,如何肯將好馬賣給大漢!”

    韓則趕緊說道:“陛下,邊境上小規模的馬匹交易其實從來沒有停過,陛下自然可以自己安排一些商人,在草原上交易馬匹,雖說良馬難求,不過,陛下也知道的,草原上部落頗多,雖說以匈奴為尊,但是,也有些小型部落不滿被匈奴欺壓,若是能夠聯係上他們,他們即使不能直接與匈奴對抗,但是,為大漢提供良馬和向導,想來他們是很樂意的!”

    劉徹一邊聽,一邊思索著,然後,終於抬頭說道:“懷瑾,你回頭將你的想法整理一下,寫成條陳,給朕遞上來,朕得好好瞧瞧!”

    “諾!”韓則趕緊躬身應是。(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