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漕運
字數:4772 加入書籤
今年以來似乎諸事順利,周敏和唐芙約了去酬神,塑了金身,添了一大筆香油錢,又讓子華準備大擺七天流水席,全城共慶。
子華心裏也高興,除了高興家裏多了兩個小成員,也高興自己能夠北上發展了。
袁曦比待產更煎熬地坐月子,這不許那不許,她已經快活活悶死了,唯一可以玩的就是兩個寶寶。
三三,七七。瞧她取的好名字,朗朗上口。
她的堅持爭取到了兩個孩子的喂養權,本來周敏擔心喂養兩個孩子,奶水不夠,不過在袁曦看來,周敏擔心多餘了,她的奶水充足,足夠喂飽兩個小狼崽子。
芸娘說,跟其他孩子比起來,他們家三三七七吃得真是不少,份量也重上一點。
袁曦男左女右,一手一個,一日日觀察他們的變化。
嬰兒的變化真是一日日清晰可見,睡一覺醒來,他們好像又長了一點,眉眼漸漸地舒展開了,到了滿月的時候,白白胖胖,嫩生生的像剛從樹上打下來的人參果,讓袁曦忍不住想咬一
袁曦的屋子成了宋府最熱鬧的地方,周敏、唐芙、子妍,甚至是子華,都天天往這裏跑,看著子華笨拙地抱著寶寶,其他人邊擔心邊偷笑。
大家也跟著袁曦叫姐姐“三三”,叫弟弟“七七”。
七七比較得人疼,一來因為他是個少爺,二來,這孩子比姐姐活潑,才一個月大就會爭寵了,人逗他,他就笑,笑得眼睛彎成一條線。
周敏說。七七長得像子玉小時候。不過比子玉活潑。
芸娘說。三三長得像袁曦小時候。不過比袁曦安靜。
袁曦汗了一下。仔細打量兩個寶寶。七七地眼睛確實像子玉。略顯得細長。長大了也是個勾人地家夥。三三地眼睛是雙眼皮。大大地杏眼。長大了一定也是個美人。
感歎啊!袁曦滿意地親親這個。親親那個。相公。咱倆基因果然是好!
袁曦和芸娘親自照顧三三七七。倒也沒覺得麻煩。兩個小家夥吃了睡睡了吃。白天被大人們逗得累了。晚上睡得比他們娘親還熟。長得可愛真是一種負擔啊!
袁曦畫了圖紙。讓人依著樣子做了搖籃過來。丹佛地巧匠不少。不但做了。還改進了。一時之間。這種款式地搖籃走紅了丹佛。袁曦真後悔沒申請專利。不過這時候有專利這東西嗎?
過了些時日,袁曦又讓人做了複式嬰兒車,上麵一個,下麵一個地推到院子裏曬太陽,本來想推到街上去玩,結果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隻得作罷。
袁曦又聽說如果嬰兒出生沒多久就扔水裏撲騰,長大了自然就會遊泳。於是就倒了一大桶子溫水。一手一個托著讓他們在水裏嬉耍。七七是個好動的,袁曦手上一個沒抓穩,七七就滑溜開了,芸娘進屋看到這一幕,嚇得差點沒暈過去,趕緊把嗆了水的七七和將要嗆水地三三救出魔掌,自此一步不敢讓兩個小寶貝離開自己的視線。
袁曦這個娘當得挺鬱悶的,美少年美少女養成計劃快被扼殺在搖籃裏了!
她主張的是粗放式教養,芸娘則恰恰相反。看著兩個大熱天被包成粽子的寶寶,袁曦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她看過鬼佬養孩子,東西吃冷的,衣服不能穿太多,包太厚,多運動,多曬太陽,這樣養大地孩子才健康,不會動不動就頭疼腦熱。感冒發燒。她自己雖然沒有經驗。可是看芸娘這樣小心翼翼,她又覺得會不會太超過了。以後孩子抵抗力會不會變差?
袁曦隻能跟芸娘商量著,改變這種傳統的撫養方式,雙方各退一步,堅持適度原則。
孩子的滿月酒喝過不久,袁曦就重新開始回到工作崗位上了。
看著井井有條的一切,她突然覺得有沒有自己都無所謂了。
唉……
袁曦翻看月結賬簿,滿意地點了點頭。自己曾經提過記賬方式的改進,譚默已經逐步推廣實行了,看起來效果很好,大家方便了,賬目清楚了,自己也看得輕鬆了。
“南北合作的具體事宜已經開始進行了。”譚默說,“朝廷得了消息,似乎也準備改革漕政,負責人是戶部侍郎兼轉運使的萬明臣。”
“萬明臣?”袁曦笑了,“他還真敢取這個名字。”
“萬明臣這個人,不負其名。”譚默肯定道,“他確實是個明臣,卻也是我們商人的死敵。”
袁曦等他繼續解釋。
“前朝伊始,行使的是籠鹽鐵政策,這是節製資本,不讓民間過富,而在經濟之上層加以一種限製。其下層貧窮,官府卻並未注意到。而到了本朝,萬明臣在先帝年間提出了租庸調製,其主要用意,是在於不讓民間有窮人。租庸調製地最要精神,不僅在於輕徭薄賦,尤其是側重在為民製產。至於上層富的,官府並不管。在開始,商業盡自由,不收稅。而每一窮人,官府都設法授田,使其可以享受水準以上的生活。”
袁曦讚賞地點點頭,租庸調製倒也是在唐朝施行地經濟政策。唐代注意社會下層,由國家來計劃分配,而讓上層的富民能自由發展。這一情形,似乎唐代人更要高明些。他可以許你過富,卻不讓你過窮。這更有些近似現代英美的自由經濟。“如你所說,萬明臣確實是一代明臣,能夠體恤民間疾苦,又能夠提出解決之道。”
譚默歎了口氣,“少夫人可聽我說了,在最開始,商業不收稅……最先提出商業收稅的,也是萬明臣。陛下對戧國用兵,國庫空虛,這一招便大大充實了國庫。如今南北通商,我們得利,他們又怎麽能不大撈一筆?”
“你猜他下一步會怎麽做?”
“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但是我和楚討論過,最大的利益點,應該在茶、鹽,茶鹽征稅,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袁曦低頭沉思。租庸調製的施行時間並不長,租庸調製之所以能推行,全要靠帳籍之整頓,而帳籍製度的失敗是也是租庸調製迅速崩潰的最大原因。每一項製度之推行與繼續,也必待有一種與之相當地道德意誌與服務忠誠之貫注,繁瑣的帳籍統計與整理不能持續,是人皆感難免的人事鬆懈所致。其實其他製度不也是因為同一個原因崩潰?假如人人都有崇高的道德與堅定的意誌,忠於職守,不貪不懈,那麽多數經濟製度都可以做到經久不衰。人類一直在用自己的錯誤考驗自己的智慧,在一次次的製度創新中,無法忽視的是人性地缺失。歎了口氣,袁曦無奈地拉回思緒,自己又想遠了。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批判無能為力的事。租庸調製廢止後,實行的是兩稅法。馬克思說,曆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那是不是意味萬明臣也會跟著曆史的節奏行事?那自己也該如此吧……
“少夫人?”譚默看袁曦沉默了許久,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譚叔,朝廷要征稅,我們也沒辦法說不啊……”袁曦無奈地搖搖頭,“不過你剛剛說的是漕政吧。”
“是。之前實行的是轉般法,沿河就勢設倉,節級轉運。水通則舟行,水淺則寓倉以待。此法實行確實改善了漕運狀況,但是仍有改進的空間,我估計萬明臣上任,一定會做兩件事----開鑿運河,造新船!”
“又是件花錢地事,北方在打仗,南方哪裏有錢開運河造船?”袁曦歎息,“不過可以想象,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要先付錢,才能有飯吃啊!”
此河是我開,此船是我載,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袁曦想到這裏不禁失笑。
“萬明臣什麽時候走馬上任?”
“萬明臣是個急性子,前日下了調令,隻怕這兩日就要到江淮考察了。”譚默頓了頓,“少夫人有什麽想法?萬明臣應該會在江陵、丹佛兩處落腳,這兩個地方最為富庶,一個是天下糧倉,一個是最大地轉運站。他一來,肯定各方官員都要見上一見,隻怕也會召集南方商會,我們要不要提前相見?”
“提錢相見?”袁曦笑了,“好主意,他正缺錢呢!譚叔,實話告訴你,隻要萬明臣確實是個好官,真的一心為國家做事,那我一定會全力支持。他要開運河、造船,我帶頭捐錢!”
譚默微笑道:“漕運便利,我們也能從中獲利。再說,能為國出力,博取美名,何樂不為?”
“這就對了……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萬明臣萬大人要做什麽,我們全力配合,反正是橫豎不能抗命地事,還不如做得爽快一點!”
袁曦的話讓譚默忍俊不禁,連連點頭。“少夫人言之有理!”
“萬明臣應該會先到江陵,你先去江陵見他一麵,該怎麽說怎麽做,譚叔你比我清楚。”袁曦頓了頓,悵然道,“我好像什麽事都沒做,隻會指手畫腳。”
譚默讚賞地看著她,“能夠正確地指手畫腳,已經很不容易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