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奶爸X會議X撒錢
字數:7537 加入書籤
袁曦連正事都忘了談就逃離了楚府,她需要一段時間冷靜一下,免得見了麵尷尬,至於一段時間是多長時間,她自己也不知道。
萬明臣的邀請函已經發到了,地點還是自家的產業,臨江樓。
沒辦法,丹佛拿出手招待人的地方基本上都姓宋。
袁曦歎了口氣,把請柬扔到一旁,宋子玉正抱著孩子哄著,他那個乖巧的女兒今天晚上不太買他的賬,這個奶爸當得挺失職的。
“三三,別哭……爹求你了……不然你哭小聲點吧……”宋子玉當爹當得真失敗……
袁曦糾結地從他手裏接過孩子,三三和七七現在更難帶了,醒著的時間長了,嚎起來聲音更大了,而且還專門挑夜深人靜的時候嚎,此起彼伏著,讓人痛苦得想自殺。
袁曦抱著哄也沒用,快抓狂了,看宋子玉也是一臉苦相,靈機一動,大叫一聲:“變狐狸,變狐狸!”
宋子玉一怔,立刻變成狐狸跳到三三麵前。
這招管用……
三三也是怔了怔,哭號聲戛然止住,小爪子一伸,狠狠拽住狐狸尾巴。
袁曦樂了,扭頭一看,七七也醒了,對著狐狸流口水。
原來以為她家相公是男色傾城。原來變成狐狸對小孩也有無敵殺傷力。
“好極了!”袁曦把三三和狐狸一同放進搖籃裏。七七立刻一個翻身。把狐狸撲住。“今天晚上陪你家崽崽睡吧。好好享受天倫之樂!”
狐狸哀號一聲。“你不會這麽殘忍吧!明天起來我就狐狸毛都掉光。一身嬰兒口水了!”
“我會超度你地。阿米豆腐!”袁曦唱了句佛號。爬進被窩裏睡覺。
感謝玉皇大帝。感謝太上老君。感謝太乙真人。送了子玉個狐狸身讓他來完成偉大地奶爸任務。
第二天醒來。狐狸已經趴在床上了。估計是等三三七七睡著之後爬回來地。
一副被榨光的頹廢模樣……
三三手裏還有不少狐狸毛,狐狸身上也有不少七七的口水,袁曦想了想,就著早上梳洗用的溫水把狐狸洗了。
唉……真是不堪啊……
狐狸醒了過來。哀怨地看了袁曦一眼,蹭了蹭她的手,閉上眼睛享受娘子的服務。
“買隻小狗吧……”狐狸有氣無力地說。“我不行了……”
袁曦偷笑,也有有些心疼,看被三三抓了一把的毛,又被七七壓了大半個晚上,他真是去了半條狐狸命了。“我怕小狗會咬人,你跟著我比較放心。我原來聽說,有家養地狗把小孩吃掉的……唉。太可怕了,我有心理陰影,不能養。不能養!”
聽袁曦這麽說,狐狸打了個顫,也打消了那個主意,還是不能拿自己小孩的生命安全開玩笑。自己累點就累點吧。
“我建議你以後別一下子就讓他們抓到,要逗著他們,讓他們過來追你,這樣他們學會爬了,你也少受點苦。”袁曦把狐狸從水裏抱出來,用幹淨的浴巾幫他擦身子。狐狸舒服地歎了口氣。
“我盡力而為吧……沒想到三三手勁這麽大。七七口水這麽多,真希望他們快點長大,去禍害別人家。”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你慢慢等著吧!”袁曦笑著彈了彈他的額頭。
狐狸捂住自己的腦袋,歎了口氣,轉口問道:“今天下午萬明臣約了南方商會地成員到臨江樓吧。”
袁曦點了點頭,“你看到那張請柬了?萬明臣你肯定比我熟,有建議嗎?”
“你不是要報答皇帝大恩嗎?”狐狸說,“幫他造船吧。十萬兩一艘。”
“什麽?”袁曦不明白,“出錢還是出力?”
“出力。開鑿漕渠就已經要出錢了。我算過了,萬明臣大概需要三百艘新船,以他的預算,朝廷不可能撥出六千萬兩,四千萬差不多,但是扣去中飽私囊,根本無法打造萬明臣想要的千石大船。要建造這批大船,萬明臣應該會在兩江沿岸開設至少十個造船工場。江南造船業能夠和我們宋氏齊名的隻有三兩家。願意以成本價提供材料的就隻有我們宋氏了。萬明臣不知道宋氏背後的勢力。十二王爺卻是知道的,有他在背後出力。這件事會順利許多。十個造船工場要全部拿下有困難,量力而為,五個九可以了。記得派人去找童小小拿圖紙,李匠的書裏一定有最好的設計圖……隻要不是戰船就可以。”
袁曦一一記下,看狐狸閉著眼睛似乎沒有起床地打算。
“水還沒擦幹,我抱你去外麵曬曬太陽?”
狐狸懶懶地點了點頭。
看到楚的時候,袁曦的尷尬已經少了許多。
那天袁曦到了楚府上卻又默不作聲地離開,袁曦笑著說是家裏突然有急事召自己回去,楚沒有多說,隻是點了點頭。
文心堂地事一直交給楊璧和楚打理,漕運的事則由譚默和馮老負責。
袁曦和譚默到臨江樓的時候,商會的成員也到得差不多了,最後一個到的是陸基。
幾人都向袁曦打了招呼,也準備看今日宋氏的動作了。
袁曦把子玉跟自己說過的話告訴譚默,譚默驚疑不定地望著袁曦。
這個做法……太有少爺的風格了!
難道真的是夫妻相?
眾人正互相打探消息時,萬明臣到了。
一個不怒而威,看上去一身正氣地中年人,年過不惑,已有不少白發,平添了一種滄桑與威儀。
萬明臣和眾人一一認識了,最後在袁曦身上多停留了幾眼,南方商會的領頭人是個女子,還是個年輕女子,這本來就值得注意。
這次宋氏對他擺出了十分合作的態度。讓他不得不有些狐疑。那些商人他是明白的,重利輕義,跟他們說家國大義他們聽不懂,聽懂了也不會去理會,宋氏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他一致認為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宋德做了不少善事,宋子玉也不落其父之後,或許是因為周敏是賢臣周相之後,所以宋家人也比較深明大義。萬明臣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對宋氏也相對比較有好感,至於南方商會的其他人,他第一個想開刀的,就是陸基。
陸基應該也和萬明臣一樣心思,萬明臣第一個想開征的是茶稅。他會不知道嗎?心裏恨得牙癢癢,表麵上他還是一副和和氣氣。
如果能聽聽場中人物的心裏話,那一定很有趣。
“此次南北商會能夠打破成見。往來通商,南方商會地各位實在功不可沒!”萬明臣撫須而笑,眾人急忙謙虛一下,“此乃我等應做之事!”
袁曦是個爽直之人,應付這種場麵實在叫她生不如死,幸虧有譚默在一旁撐著場子。
萬明臣又道:“南北通商,商品往來,所倚仗的,便是便利的運輸。陛下得知南北合作之事。聖心欣慰,亦希望能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特派老臣下江南考察,希望能夠改善南北漕運,為南北商會提供便利。”
眾高呼:“吾皇萬歲!”
袁曦滿臉糾結……好想笑啊……
眾人心裏自然不會真的想什麽吾皇萬歲,心裏想的那些話要真說出來,一個個都可以抄家滅族了。
“唉……”萬明臣歎了口氣,“隻可惜北方正逢戰亂,國庫空虛。陛下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人臣子,亦感有心無力!不能為陛下分憂解難,實在有愧天恩啊!”
眾人也很應景地表達一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報陛下大恩萬死不辭的決心。
這本就是一出戲,不用看劇本,這些成了精地人也知道下一句該怎麽說。大家很有默契地配合,不高興也隻能這麽演。
然後萬明臣就進入正題了。
開漕渠,造新船。這自然是好事。大大的好事,唯一不好的就是錢要由他們出。
首先是漕渠。很好,預算一千萬兩,大家有錢出錢吧!
這筆賬楚和譚默算過,把結果告訴袁曦,是五十萬,他們最多能出得起地價錢。
所有地人都在看袁曦和譚默的回應。
袁曦笑了笑,“聖上有心,我們為子民者怎敢不盡力。開鑿漕渠,利在萬世,我們宋氏亦願意略進綿力,捐銀五十萬兩。”
眾人倒抽一口涼氣,聲音太齊了,擋都擋不住。
萬明臣很滿意,撫須笑道:“宋氏不愧為天下商人楷模!老夫必定在陛下麵前為宋氏報上一功!”
袁曦很客氣地說出那句很老土地話:“此乃為人子民者應盡之義務,我們宋氏豈敢居功?”
不居功?很好,有氣度!
萬明臣滿意地點點頭,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自然是不用出得比宋氏多,卻也不能少太多。原本隻想給個一二萬兩了事的,隻有加碼到五萬八萬兩,到最後竟然湊到一百五萬兩!
萬明臣本來以為能有五十萬兩就不錯了,這個數字也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宋氏地第一發打得響,連帶著後麵的都不敢小聲,可惜在萬明臣眼裏,都隻是給宋氏添了光彩。
等到萬明臣說到造船工場之事,下麵一片土色,大家已經是真的有心無力了。
想也知道朝廷在這件事上不會讓商人賺到多少錢,能不賠錢就已經不錯了,說是招標,其實是拐著彎子扔燙手山芋,這個熱山芋還有誰敢接?
有人……
宋氏不負眾望地接下了!
十七個會員幾乎是用看著佛祖地目光看著金光璀璨的袁曦。
聖人啊!
太偉大了!怎麽會有人這麽大公無私做到這一步呢!
誰說義不從商!誰說世上無奸不商!誰說商人重利輕義!
以成本價接下這個案子,扣去關係費,宋氏要賠上多少銀子?
可是人家不在乎!為了南北能夠往來通商,為了天下萬民的福祉,宋氏大義凜然,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哪裏缺銀子,他們就到哪裏去!
宋氏簡直就是南方商會的一麵旗幟,慷慨無私的袁曦堪稱全國商人楷模!不!簡直就是觀世音轉世!
南方商會的成員低下頭---他們慚愧了!
萬明臣也被震住了,虎目含淚地望著袁曦,陳國有希望,百姓有希望啊!
(……怎麽覺得惡搞了o()o)
袁曦是在眾人崇拜的目光中落荒而逃的。
太可怕了,從頭到尾,這就是一場淩遲。
譚默含笑不語,對迎麵走來地馮老說:“都在意料之中,灑了一把錢出去,那些人就都暈了。”“豈止是一把。”馮老歎氣,“這銀子都可以堵上黃河決口了!”
馮老對內幕所知甚少,他是幫宋氏做事的,但是看袁曦這樣花銀子也覺得又心痛又感動。“少夫人,你這半天功夫,宋氏的賬簿上已經少了五十萬兩了。算上造船,隻怕還得再扣四百萬。”
“四百五十萬兩……”袁曦幹巴巴地笑,“不多,不多。”
“加上文心堂的案子,就是五百五十萬兩了。”譚默補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袁曦自我安慰,反正有錢用不完,求利之後求名,自己做的也沒錯,比爾蓋茨不還把錢都捐出去了!
譚默對這兩句詩頗為讚賞,點點頭笑道:“難得少夫人有這種氣魄和胸懷!”
馮老也表示佩服,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錢都不心痛,自己瞎操心什麽。
袁曦現在心裏想的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了!
回家抱老公孩子去……
袁曦想要離開,可惜事情還沒有結束。
譚默回頭問馮老:“江陵的米糧足夠嗎?”
馮老點頭,“可以應付北方地蝗禍。”
去年蘇燃的擔心果然應驗了,連續下了一個月的雨,終於爆發了一場蝗禍。幸虧自二月來,江淮地區以江陵為中心的米糧源源不斷地運往北方,這才穩定了北方的米價。
子華寫了信來,他所在的城市不幸遭劫,幸虧有宋氏的米糧及時到位,穩住了米價,也穩住了民心。子華說,經此一仗,宋氏的字號已經在北方留下了美名,而他的部署也進行得更加順利。如今在北方沿海幾個重要城市,宋氏都有了自己地分店,從子華地來信裏看,這一個月來他成長了不少,果然離開巢穴的雛鷹才能展翅。
感慨望天,不知不覺,也到了七月流火地時節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