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契約書X鴻儒帖X圓枝木

字數:4970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在家裏伺候完三位小祖宗,日過午時袁曦才得空去了店裏,楚收到袁曦的信,看到袁曦的讓步,麵上表情緩和了許多。

    袁曦微笑著跟眾人打了招呼,將寫寫改改了一整天的問卷範本、廣告範本還有在子玉的指導下完成的契約書拍上桌麵。

    一個總管三個主事麵麵相覷,最後一致地茫然地看向袁曦。

    袁曦抽出一張紙,白紙黑字,契約書。“這一份,是我們文心堂和楚靈大師的契約書,你們看一下,有沒有什麽問題。”

    譚默左右看了看,接過那份契約。

    “代言?年薪四千兩?”譚默皺了皺眉,“這就是你的鴻儒計劃?”

    袁曦擺了擺手指,“隻是第一部分。楚靈大師是個活招牌,隻要有他在,天下鴻儒盡歸門下!我昨日已經和大師達成口頭上的承諾,今天這份契約就交給……”袁曦眼睛掃了一圈,落在楚身上時可以明顯感覺到對方的寒意,輕輕咳了一聲,袁曦接著說,“楊主事,這件事就麻煩你了。”

    楊璧意會地點點頭,接過譚默手中的契約。

    譚默若有所思地看著楊璧從自己手中抽走的契約----是不是他多疑了?真的很有少爺的風格……

    袁曦抽出另外兩張,在譚默麵前揚了揚,“這份是問卷調查範本,譚叔過目一下,沒問題的交由楚去印刷。還有這一份,宣傳單!”

    “宣傳單?”四個人疑惑地看向袁曦。

    袁曦將內容展示出來。“上麵這一部分。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文心堂重新開張了。開業期間優惠大酬賓。書價一律三折。並且買三送一。下麵這段話。就是廣召天下有識之士。鴻儒大師。共聚文心齋。共論天下大事。品春秋文章!順便做個征稿啟事……楚。這張也要印五千份。在所有書院、茶樓、酒館、客棧、青樓……反正哪裏人多你就往哪裏發!”袁曦豪氣萬千地揮了揮袖子。“對了!臨江樓。那裏讀書人最多。千萬要加大宣傳力度!”

    楚接過宣傳單。怔怔地點了點頭。低頭看了傳單內容一眼。嘴角抽搐。

    內容寫得很白。但語句尚需修飾……

    “最後。”袁曦頓了頓。亮出一張製作得頗為精致地紙片。“最重要地一樣----鴻儒帖!”

    江湖武林之人發地是英雄帖。她就發鴻儒帖。召集賢能之士!

    “以丹佛為中心。方圓千裏之內。有賢名、才名地詩人、文學家。一個不落。要將鴻儒帖發到他們手中。燙金字。手工製作。一定要把誠意體現出來。然後找一些伶牙俐齒能說會道地夥計去送帖子。能把人拉來文心齋地。賞銀一百兩!”

    譚默不太明白袁曦的想法,為什麽她對這個文心齋的事這麽熱衷。“少夫人耗費巨資。為地就是打造文心齋嗎?”

    “不止如此。我想要看到的,是文化的繁榮!”袁曦充滿期待,如果陳國的曆史軌跡與唐朝重疊,那自己是否也能幸運地一睹盛世大唐的風采?那些足以照亮千秋文壇,讓千百年後的讀書人心動不敢提筆,提筆不敢下言地華章美句,如果自己不能看到,那能不能由自己親手創造?

    這個時代的王楊盧駱,這個時代的大小李杜。這個時代的百家爭鳴,這個時代的民族融合!自南至北,橫跨東西,在經曆了南北朝的動蕩之後,盛世大唐,再度統一,春滿長安,何其有幸地見證了萬國來朝,文明遠播。重洋難隔的繁榮景象!

    如今。北方的民族融合正在進行,南北的商業往來業已起步。在曆史地浪潮中,她不敢說推波助瀾,或許隻是隨波逐流,在適當的時機順應時勢做出了適當的選擇,推動著陳國地大船駛向更遠的彼岸!

    她的心情,譚默不懂,楚不懂,楊璧不懂,馮老不懂,甚至連子玉也無法理解。這隻是她的一點私心。她來自另一個時空,相對於這個時空的未來,卻有幸能夠以膜拜的姿態仰望古老文明的重現與輝煌,在曆史的風暴與漩渦中作為一個旁觀著的參與者,一個參與著地旁觀者,體會到一個普通人實現自己曆史價值的過程!

    輪回一世,她仍然沒能徹底看透,仍然無法置身事外地看待這個時空的一切。她一步步地融入這裏的生活,從南方到北方,她看到熟悉的山脈與河流,文化與風俗,雖然是不同的朝代,卻擁有著相似的文明,在這裏,她逐漸找到了歸屬感,不知不覺中,她將陳國當成了大唐,而自己,仍然是一名漢唐後人,有著民族歸屬感與自豪感的兩河子民!

    她不愛戰爭與流血,隻是非常之時,須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方能成非常之功!戰爭,她無能為力,她所能做到的,就是利用現有地資源,盡自己所能地去打造一個自己的理想國!

    文心齋就是她的理想國!

    旁人不理解,那不重要。隻要子玉支持她,她就能夠堅定不移地繼續實現自己的理想!

    譚默看著袁曦一臉的期待,雖不明所以,卻也受到感染。微微一笑,“文化繁榮,雖為商人,我們也樂見其成。既然這是少夫人的心願,譚默自當努力幫少夫人實現!”

    “譚叔,謝謝你!”袁曦笑著拍了拍他肩膀,這個動作雖然不太適宜,但習慣了袁曦的不合常理,眾人也隻是微微一笑用力拍了拍手,袁曦高聲道:“都愣著做什麽?該幹什麽的幹什麽去!楊主事,去見楚靈大師!楚,去作坊印刷!譚叔、馮老,我們還有其他事要商量呢!”

    楊璧和楚對視一眼,笑了一下,提步離開,各自執行任務去。

    馮老將厚厚的賬簿搬出來,落到桌上時著實發出了不小地悶響聲。

    “接下來要談地,才是正事。”譚默含笑道。“五個造船工場,要動用到的資金以千萬計,我希望少夫人對此就算不甚理解,至少在心中也要有個大概地數字。”

    袁曦點點頭,造船之事,她實在是不清楚。本想全部交給譚默和馮老去打理,可是作為掌權人,一無所知也太離譜了。據她所知,唐宋時期也是一個造船高峰時期,沿海城市和南方福建一帶設有許多造船工場,單個工場有時就能年產四百多艘運糧船。可是知道這些又有什麽用,大船是怎樣造成的,她還是一點都不明白。

    社會分工的好處就是,她也不需要明白。

    譚默刪繁就簡。將未來幾個月裏的資金流向和所需材料地購買、雇傭的勞動力簡單向她報備。

    “其中需要的一批木材材料十分特殊。”譚默麵有難色,童小小所繪的運糧船設計固然絕佳,但是所列的材料卻有一些十分難以尋得。“有一批木材隻生長於戧國邊境的青州。這種木材當地人俗稱圓枝木,材質特殊,用刀斧劈不易斷折,用火燒不易燃,這種木頭平時看起來沒什麽用,卻是造船地好材料,堅硬,而且不易燃。”

    “聽起來確實不錯,在青州是嗎?那派人去采購啊?”

    “哪有這麽容易……”譚默歎了口氣。“兩國開戰,雖說青州未受烽火波及,兩國的通商仍然保持著,但是這樣一大批木材要在戧隊眼皮底下運到南方,作為打造運糧船的材料,想來也不是那麽容易。另一方麵,青州的商人有陳國人也有戧國人,如果是戧國人,又怎麽會輕易出售圓枝木。讓帝國打造運軍糧的大船。”

    袁曦頭痛地扶額,“那譚叔說怎麽辦呢?青州那邊的消息打探到了嗎?”

    譚默搖搖頭,又點點頭,“我以派人去查,很快就會有消息的。”

    “可是這批船的打造時間有限吧。”

    “十二月底之前完成。”譚默一歎,“下一批軍糧就要靠這些運糧船了。”

    袁修會在九月初九到江陵和宋氏談軍糧采購案,十二月運糧北上,當初宋氏提供的四十萬石糧食加上國庫原有地供給,應該足夠邊關的士兵過冬了。這次朝廷對造船之事下了死命令。隻怕邊關戰況不容樂觀。以拓跋笑的性子。拚著魚死網破也不會讓南宮千裏好過吧。

    矛盾地歎了口氣,袁曦發現自己身邊盡是些麻煩人物。既是血親也是敵人地拓跋笑。雖是舊情人卻讓她一身不自在的袁修,如果可以,她真希望拽了拓跋笑遠遁,讓陳國攻下戧國吧,統一萬歲,拓跋笑就不要阻礙曆史的進程了,他們一家人和和樂樂隱居起來了。

    她也不想見姓袁的任何一人,什麽袁彰、袁修、袁悅……還有那個她雖然對之報以無限期望卻隱隱覺得對方難纏的奉天帝,當初真是與虎謀皮上了賊船,當了他們老袁家的打工仔,用宋氏為他掌舵南方的半壁江山。雖然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她袁曦也是個熱血的、愛國的小青年,但是偶爾她也想喘口氣,放放長假,和相公去西湖邊買棟別院,前門拴著寶馬,後門係著遊艇,今天上山踏青,明天泛舟湖上,早上逗逗三三,下午哄哄七七,晚上就是夫妻時間了……

    抬頭看看同樣眉頭緊鎖地譚默,袁曦再度歎氣。

    路漫漫其修遠兮……

    倒了黴了我叫袁曦!

    推薦一下朋友的書:

    作者一個女人的作品-《那些看雲卷雲舒的日子》,書號1169170。

    穿越?轉世?帶著千百世的記憶,還有什麽能使之動容?

    值得細細品味的一本好書。

    推薦!(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