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計算X攻心X囚徒困境
字數:7638 加入書籤
等了許久的譚默總算見到了袁曦,看到她懷裏的七七小少爺,譚默就在嘴角抽搐中了解了她姍姍來遲的原因了。
抱歉地笑了笑,袁曦落座,立刻問道:“談得怎麽樣了?”
“談過了,但是如我們所料,很不樂觀,或者可以說,對方根本沒有誠意與我們合作。”譚默歎了口氣。
袁曦皺眉道:“他們訂下的價格是多少?”
譚默歎了口氣,“以千斤為單位,千斤五百兩。”
“什麽!”袁曦抽氣道,“這分明是打劫!”
“不錯,這正是光明正大的打劫,他們攔下路,我們不能不過,沒得選擇。”
袁曦低頭沉思,沉聲道:“你把情況詳細跟我說說。”
譚默點點頭,把賬本交到袁曦手中。
“這是我暗中得到的青州三商的部分交易清單,經過分析,這些圓枝木的單位成本僅為五十兩,正常情況下的最高售價為一百八十兩,最低售價為八十兩,這次漫天要價,就是因為他們看準了我們不得不買,而且不得不像他們購買,所以他們連成一線,共同抬高價格。”
袁曦打斷譚默,問道:“據我所知,我們不得不買,他們也不得不賣,這批貨如果不能在十月賣出,青州商界從此就沒了他們三人,他們憑什麽抬價?”“可能他們也得到了消息,知道我們必須在九月進到這批圓枝木。”
“他們知道我們需要。所以大量囤積……”袁曦將宋子玉說過地話重新整理。“現在地單位成本應該不隻五十兩吧。”
根據邊際成本遞增規律。他們要在短時間內收購到這樣數量地圓枝木。所需要地勞動力資源乃至圓枝木地市場價格提高。都會立竿見影地拉高成本價。
譚默讚賞地點點頭。“雖然無法得出確切數字。但是我們估計應該在六十兩到八十兩之間。”
“現在我們一個非買不可。一個非賣不可。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麽優勢。我們唯一不利地地方。在於時間。可是你說他們知道我們時間緊迫。也不過是你地猜測。這件事知道地人不多。他們怎麽會得到消息?”袁曦疑惑道。
譚默歎道:“世上本沒有不透風地牆。有些東西。我們能拿到。對方也能。”
袁曦咬了咬下唇。她在想事情或者苦惱時常會做這個動作。
“讓我想想……我們要在九月進到圓枝木,而他們也不能超過十月。我們需要三千個單位地圓枝木,而他們有……有多少存貨?”袁曦抬頭問道。
“三商的存貨總量,估計在五千左右。”譚默回道。袁曦眼睛一閃,“那他們往年的銷售量是多少?”
“一千五。”這些數字,譚默早已牢記於心。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將三千圓枝木買下,他們也還有五百存貨可能會化為烏有。”
“可是如果他們能賣出這三千個單位的圓枝木,這五百存貨的損失對他們來說就微不足道了。”
“如果他們沒賣出呢!”袁曦挑了挑眉。
譚默不解。
“我想問譚叔一個問題。有兩個男子因罪被捕入獄。被分隔在兩個密室裏進行盤問。如果兩個人都認罪招供,那麽各判刑10年,如果兩個人都不認罪,則各判刑一年。如果一人認罪指證另一人,而另一個人不認,那麽指證之人可無罪釋放,另一人則獲刑二十年。譚叔,你覺得這兩人會怎麽做?”
譚默莫名其妙地看向袁曦,不明白她為什麽突然問一個毫不相關的問題。
“當然是都不認罪!”
袁曦笑笑。“是啊,當然是都不認罪!可是他們是被隔離開來地,並不能知道對方的情況,到底對方是否認罪指證了自己,如果對方認罪,而自己不認,豈不是要坐二十年牢?刑訊的是個行家,用言語一次次攻破罪犯的心理底線,最後的情況。常常是兩人都招供!譚默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袁曦微微一笑,這是現代微觀經濟學中常提到的囚徒困境,通過事先協商,雙方承諾都不認罪,可是事情發展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許多意外,讓承諾過的雙方互相猜忌,最後打破承諾。
“兩個罪犯之所以打破承諾,原因有很多,在這裏。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被隔絕開。無法進行溝通。第二,互相不信任。譚叔,青州三商是什麽樣的人,你一定很清楚吧!”
譚默眼中精光一閃,終於領悟到袁曦地意思。
“三個人都是老奸巨滑唯利是圖之人,基本沒有信用可言!”
袁曦笑道:“那麽譚叔知道怎麽做了吧!”
譚默胸有成竹,但是又想聽聽袁曦的意見。“還請夫人示下!”
袁曦看譚默的眼神,自然知道對方是有意這樣問地。
微微一笑,袁曦說道:“三步!第一,斷絕聯係。第二,故弄玄虛。第三,各個擊破!”
譚默笑道:“謝夫人指示!”說罷大步離去。
當然,他心裏還是有一絲疑惑,那句在他心裏繞了多次的話----太有少爺的風格了!
袁曦臉上還帶著微笑,如果譚默回頭,一定看到一絲心虛。
青州三商的例子在現代也很常見,專業名詞成為卡特爾,比如中東的石油組織,成員之間協商定下產量與價格,在範圍內形成壟斷,獲取暴利。這種做法雖然存在成功的例子,但畢竟很少,更多的是早早消亡,平均壽命不過兩年。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市場占有率不夠,比如高利潤引發了新競爭者的湧現,等等。但最重要地,往往是來自內部的不信任。因為卡特爾一般為國家法律所禁止,所以成員之間的協議無法得到法律保障,唯一能做的就是成員之間的違反性懲罰。
青州三商利用這個契機連成一線,抬高價格,本來是可以大撈一把地。但是他們三人的性格注定了這個計劃的失敗。
互相猜疑,貪財好利,隻要針對這兩點進行打擊,一個月之內,他們必定繳械投降!
這個時代的商人憑借著商業觸角地敏感性在商場中做著類似本能的反應與博弈,而她幸運地學到了後人歸納地市場與經濟知識,能夠更係統、更有條理地去理解市場、摸清它地脈絡與規律。跟他們比起來,她終究隻能歎一句:吾不如也!
封邑最近心情很不好,很焦躁。因為南方宋氏一點動靜都沒有,這讓他十分不安。
“你說,他們九月必須要拿到這批貨物。是真的?沒騙我?”封邑第十三次問他的管家。
很多時候,你言之鑿鑿信心十足的答案,被別人一問“確定”?自己便又懷疑了起來。
封管家,被問了十三次,終於也開始懷疑了。
這件事確實並非他親耳所聞,即使是親耳所聞,如今他也不得不懷疑自己的耳朵了。
看到封管家臉上的猶豫,封邑壓抑許久的焦躁總算爆發出來。
“你說!到底是不是真地!”封邑用力地拍上桌子!
封管家縮了縮脖子,他知道封邑現在隻是需要有人給他一個肯定地答案。可是他現在倒不敢確定了。
七天過去了,宋氏一點動靜都沒有,沒有找他們接洽,甚至沒有準備進貨地痕跡。
封邑顫抖著拿起杯子,杯盞碰撞,一陣清脆地聲音。
“老郭怎麽說?”封邑喝下口涼茶壓住怒火。
封管家低垂著腦袋,“沒有任何消息!”
“啪!”上好的瓷杯被摔到封管家腳下。
“到底是怎麽回事!派人去問一問!”封邑怒吼道。
“是是是!”封管家連連點頭,急忙往外跑去,卻和另一個人撞了個滿懷。
封管家大怒。正要罵人,卻發現眼前正是消失許久地信使!
封邑也看到了,大喜道:“有什麽消息?”
信使將一封信遞到封邑手上,默不作聲地退下。
封邑顫抖著撕開信封,展開信快速一掃,一雙牛眼頓時瞪成青蛙眼!
“上當了上當了!這個該死郭老奸!我就說他信不過!”封邑氣得直跳腳。
封管家小心翼翼上前,“老爺,出什麽事了?”
封邑手上信紙一揚,“你、你自己看看!”
封管家接過一看。臉色也白了。
信上的消息隻有三條。
第一。九之期是宋府放出的煙霧彈,目的在於讓青州三商囤積圓枝木。讓他們在十月下旬之前不得不低價出賣。
第二,老郭已經知道這個消息,暗中與宋氏接洽。
第三,三日前幾艘大船趁夜南下,據探皆是圓枝木。
封管家臉色慘白,如果這三條消息屬實,他們恐怕……
封邑一張臉總算從豬肝色變回正常顏色,右手顫抖地掏出煙鬥點燃,縱橫商場多年,他可從來沒翻過船,他一定要冷靜想好對策。
封管家戰戰兢兢地把信紙放到封邑身旁的桌上。
三個月之期是他最先發現的,當初讓他受到賞識,現在卻成了懸在頭上的刀,讓他隨時可能喪命。
封邑麵色陰沉,沉默不語。
“我們有多少圓枝木?”
封管家謹慎答道:“我們有一千,呂老板有一千二,郭老板有兩千八。”
封邑握著煙鬥的手一緊,咬牙切齒道:“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封管家不解地看著封邑。
“這是個陷阱!是郭老奸給老子設下的陷阱!你以為他為什麽突然這麽好找我和老呂合作,原來他想把我們一網打盡!”
封管家抹了抹冷汗,仍然一頭霧水。
封邑恨恨道:“郭老奸這邊假惺惺合作,讓我們負債采購圓枝木,給宋氏開出一個天價,他自己卻暗地裏和宋氏另外交易,到時候他地兩千八賣完了,賺了滿缽,我們這邊十一月一到,貨物化為烏有,還要背上一大筆債,我和老呂傾家蕩產,到時候青州還有誰能和他競爭!到時候青州就是他一人獨大!”
“啊!”封管家這才恍然大悟,嚇得冷汗直流。
難怪封邑一直叫他郭老奸,這樣的心機,這樣的算計,果真應了那句無奸不商!
“老爺,我們現在怎麽辦?”
封邑咬咬牙,做了幾個深呼吸,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一個人情緒激烈的時候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抉擇。
“老爺,我們是不是也要暗中找上宋氏,將手中的貨脫手?”封管家小心翼翼問道。
封邑擺擺手,睜開眼時已然恢複鎮定。
“現在最重要的是,老呂那邊是否得知了這個消息。再派人去探消息,兩邊都要,但是千萬不能讓郭呂二人發現。一定要快!”
封管家用力點點頭,立刻下去吩咐。
封邑眼底閃過一絲陰狠,幾十年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絕境!
“子華這次做得很好。”袁曦一笑,“如此明目張膽地掩人耳目,讓該知道的人知道了,本來不該知道地人也知道了。”
“子華少爺確實成熟許多。”譚默讚賞地笑了笑,“當然也離不開天佑宮的助力”
她一個商人,想要控製青州三商的耳目顯然不容易,不過有了天佑宮的幫忙,這件事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飛鴿傳書,白紙上寫著寥寥數字。
“封疑,呂動,郭靜。”
意料之中。
袁曦隨手燒了紙條。
三家之中,首先對較弱而又躁進的封邑下手,這是子玉的策略。郭雍這個人最難對付,性格陰沉,謀定而後做,出手迅速利落,這也是為什麽他能坐鎮青州十數年,無人能敵。照理說,他手上有三千多存貨,最著急的應該是他,但是轉念一想,即使宋氏買走封呂兩家的兩千二存貨,最後也必定要向他買下八百,到時候他一家獨大,那八百的價格最後還不是由他說了算。加上正常地一千五地銷量,事實上,他最壞的結局也就是損失五百地存貨,可是隻要宋氏在他手上買下那八百,後麵的損失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最讓郭雍頭疼的,大概就是那個九月之期是否屬實了。屬實,則他立於不敗之地。謠言,則他一敗塗地。
封呂二家是小家,他們彼此互為競爭。如果宋氏向郭雍平價買下兩千八之數,那剩下的兩百和一千五,就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郭雍現在不動不要緊,封邑先動了,呂宋也會動,那各個擊破的戰略就成功了一半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