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暗殺,蠻夷王!
字數:6044 加入書籤
在臨安城的官府中,所能見到的,自然是太守了,他主管臨安城內的事情。
至於刺史,則居住在刺史府中,平日裏,基本是不管事的,隻有一些大事才會驚動他,像是蠻夷來襲事件,就讓刺史大傷腦筋!
雖然,九劍山莊已經帶著人對蠻夷實行了懲罰,讓蠻夷的人馬損失慘重,應當能緩個幾年,讓江南能夠平靜一二。
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這些個蠻夷,可不是好相與的,肯定會在幾年後重蹈覆轍,到那時,可就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了。
更別說,刺史還得知在此次的蠻夷襲擊事件中,江南當地,有些士族居然倒向了蠻夷一邊,雖然在驅逐了蠻夷後,也將那些個士族揪出來懲罰了,但卻隻是一部分,還有不少的,趁亂斂財的,則被躲過去了。
這些人,無疑就是江南地區的毒瘤,但卻又難以根除!
沒辦法啊,江南地區多山多河道,想進行管理,卻又通行不便,很容易讓一個地方出現土皇帝,讓他們能夠為禍一方,而朝廷則對此束手無策。
這樣的局麵,讓刺史能夠有什麽辦法,便隻能睜一眼閉一眼了。
而太守,則沒這種煩惱了。
對付蠻夷,那是關係整個江南地區的大事,而太守要管的,隻有臨安城罷了。
所以,太守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臨安城內和稀泥!
怎麽說?
江南地區,其實已經被各大士族瓜分,他們在各個地方形成勢力,並且對朝廷做著陽奉陰違的事情。
其中,偷稅漏稅無算,更別說,還有更嚴重的,便是私藏人口,私養兵卒!
儼然,一副割據地方的諸侯模樣啊。
對於這些人,各地太守要做的,就是安撫他們,讓他們別惹事,不然根本管不了啊。
相對的,臨安城的狀況要好點,因為在臨安城附近,就有一支萬人的正規軍,所以臨安城的士族,都比較老實。
更別說,還有平日裏維持治安的巡邏隊了。
自然,更有守城門的民兵!
這民兵可跟巡邏隊不對付啊,而其中的緣由,是因為民兵屬於軍隊,而維持治安的巡邏隊卻屬於官府。
兩者,雖然共同維持著城市的治安,但相互間是有矛盾的,因為二者的方針不同,總會有衝突產生。
更別說,在巡邏隊中,有很多的士族子弟,他們更是花錢買來頭銜,謀得了職位,而且還借此胡作非為。
民兵一邊,則大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實力晉級,不是懂得武藝,便是擁有智謀,總是有一技之長的。
完全的,跟那些依靠家族勢力的士族子弟不同啊!
所以,兩者間,常常鬧矛盾,讓人不勝其煩。
卻也好在,巡邏隊管內,主要負責各個街道的治安,看看有沒有小偷之類的。
而,民兵則管外,主要負責監視城門,看看是否有什麽可疑的人物之類的。
總之,兩者在平時倒不怎麽碰到一起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很當然的,太守要做的,就是平衡各個家族,讓他們都感到滿意,至少不鬧事,便就很成功了。
臨安城的太守,就做得很成功。
所以,他在聽到飄雨劍劉家拜訪時,便直接選擇了出迎,非常客氣的,接見了劉家家主一行人。
會如此,全是由於劉家的地位,他在臨安城,還是比較能說得上話的。
於是,在聽過劉家家主的述說後,太守便陷入了沉思,半響才問道:“你怎麽會想趟這渾水呢?能有什麽好的?”
劉家家主隻是說:“草民隻想為江南百姓謀一個安穩,還望太守大人能夠成全!”
歎氣,太守隻能說:“此事關係重大,需要請示越王與刺史大人,希望你能跟我走一趟。”
做出了回應,道:“草民樂意奉陪!”
就這樣,太守就帶著劉家家主,還有大師兄趙宇凡,更有無極刀諸家的一行人,朝越王府走去,而至於刺史那邊,則已經有人跑去通知了,而刺史將會在得到通知後,趕往越王府邸。
去往越王府的路途中,大師兄趙宇凡一行人,能夠看到臨安城的繁榮,雖然才經過蠻夷襲擊的事件,但卻在短短半年內,就恢複了狀態,可見臨安城的威力。
這是一座大城,更有強大的創傷愈合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戰後重建。
而且,街道上的人,也都帶著希望的,在努力的生活著。
為了明天,加油!
來到了越王府,守門的人跟太守帶來的仆從進行了交流,便表示了稍等一會,就進去通報了。
一會後,大師兄趙宇凡就見到了越王。
這是一個怎麽樣的人呢?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相當隨意的人,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就連得知要暗殺蠻夷王,居然也隻是穿著隨意的來麵見了大家。
同時,更直接道:“殺了蠻夷王,你們怎麽保證不會出現第二個蠻夷王?”
大師兄趙宇凡做出了回答,道:“那樣,就需要官府出手了,我們要給這些蠻夷一個名份,將之收編過來,讓他們來當漢人!”
“蠻夷當漢人?”越王不是個聰明人,完全不能理解啊。
所以,對此,在一開始的驚訝過後,便保持了沉默,他不知道這麽做是否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
因此,就等刺史來了,再說吧。
等待的時間,顯得較為漫長,因為大家都沒什麽話題,隻是沉默著,低聲飲茶而已。
大師兄趙宇凡不懂茶,也不愛喝茶,平日裏,更多的,他隻是飲用一些清水而已。
終於,刺史到來了,他顯得有點急,是衝進來的。
而且,直接更高聲道:“越王,可不能答應暗殺蠻夷王的事情啊!”
麵對刺史的異議,大師兄趙宇凡表示了不解,道:“為什麽?刺史大人,能說明一二嗎?”
喘口氣,刺史先喝了點茶水,才進行了解釋,大體說明了刺殺蠻夷王的害處。
表示,如果將蠻夷王殺害,那麽蠻夷就會亂做一團,反而變得不容易控製,而想要收編蠻夷,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隻是在浪費官家的糧食罷了,根本不是個好主意。
為什麽這麽說?
刺史很清楚,這蠻夷所處的,隻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罷了,根本不足為慮,而他們會出來作亂的原因,刺史也能夠猜到一二,無非是人口過多,導致了內部糧食的不足,便隻能出來送死了。
運氣好的,搶點糧食與財富,要是不好運的死掉,就封個英雄的頭銜,也算是一箭雙雕了。
再者說了,蠻夷經過九劍山莊的打擊,已經很虛弱了,所以根本不用再去理會他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內,江南都能夠安穩的!
就此,大師兄趙宇凡進行了反駁,說:“那,幾年後呢?再次麵臨蠻夷的危險嗎?為什麽,我們不能永除後患?”
刺史表示,根本沒這種必要,而且就算蠻夷來襲又能怎麽樣,被搶走的,也不是刺史的財富啊!
這種話語,居然直接的說出來,真的沒問題嗎?
於是,大家看刺史的眼神,都有點不一樣了。
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但話已出口,便不能改變,隻得說:“總之,我認為去刺殺蠻夷王真是百害而無一利,我是不同意的!”
自然,刺史所言,也是很有道理的,畢竟蠻夷本就過得苦哈哈,讓他們接著在山裏麵苦著就是了,管那麽多做什麽?
但,蠻夷作為禍害江南的凶手,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而每次來襲,都會給江南帶來損失,此次更是攻下了臨安城,真是危險之極啊!
而且,還直接的威脅到了越王地位,所以越王就沒點想法?
在這種情況下,越王本人,卻是多少的,想要摻和進去,看看是否真的能收編蠻夷。
就這樣,越王提出了一個問題,說道:“聽說,蠻夷極為凶猛,武功也是不弱,所以如果真能收編過來,倒不失為好事一件,但我們拿什麽來保證蠻夷能為我等漢人效死力呢?”
大師兄趙宇凡直言道:“我隻需要慢慢來,先讓蠻夷歸順我們,便不怕蠻夷不效死力!”
怎麽說?
大家都表示了疑惑,卻是不解啊。
於是,大師兄趙宇凡就解釋起來,說:“我們隻需要挑選出蠻夷的勇士,讓他們跟漢人姑娘成親,慢慢的實行同化,並漸漸改變他們的習俗,這樣一來,自然就能收編蠻夷了,而這也能為我大漢帝國多出一群勇士,怎不為好事一件?”
聽起來有點道理,越王表現了讚同,並且就要答應下來。
卻,遭到了刺史的反駁,他說:“這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過程中又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真是不知所謂啊!”
趙宇凡則說:“不管消耗多少,隻能將蠻夷轉化為漢人,想來都值得的,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越王覺得是這個理,他可是在上次的蠻夷事件中差點死掉,不願意再讓這種事情發現在自己身上了。
所以,在刺史拿不出什麽有力的言語進行反駁時,越王便幹脆的同意下來,實行暗殺蠻夷王的計劃!
能成功嗎?
在上次的蠻夷事件中,可以感受到一些蠻夷的實力,知道他們中是有先天高手的。
所以了,為了保險起見,劉家家主就請出了劉家的老人,一個接近先天大圓滿的高手,來保證此行的成功率。
這樣,就應當萬無一失了。
希望,一切順利!(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