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孫可望的軍屯製度(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字數:4381   加入書籤

A+A-




    nbsp;   張可望一聽這話心就涼了半截。

    義父是個什麽脾氣秉性,他這個做義子的最清楚。

    張獻忠性格乖戾,喜怒無常,一動怒就會殺人。別管是跟他多年闖過來的老兄弟,還是剛剛歸附的新人,隻要惹惱了張獻忠就會被其立刻下令處死。

    即便是張獻忠的四個義子,有時也會被張獻忠指著鼻子怒斥。張定國、張文秀、張能奇,包括他張可望哪個沒被罵過?

    有一次張文秀就因為打糧打的少了,就被張獻忠當著一眾軍將的麵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絲毫不給他留麵子。

    故而大西軍上到四個“皇子”,下到普通軍將都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生怕什麽時候一不留神犯了張獻忠的忌諱。

    這個劉進忠也算是早年跟著張獻忠打江山的老人了,十分勇猛善戰。可這廝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輕敵冒進。

    遇到實力差的明軍倒也罷了,可他這次去偷襲漢中可是要麵對清軍八旗啊。

    阿濟格在漢中留下了幾千名旗兵,就是為了看好陝西的南大門。

    劉進忠這麽一頭紮過去卻是正中阿濟格的下懷。

    “父皇請息怒。劉將軍也是一時輕敵,便且饒了他這一次吧。”

    不管怎麽說劉進忠也是一員猛將,張可望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張獻忠下令處死他,遂一咬牙替他向張獻忠求情。

    張獻忠一雙眼睛瞪得猶如牛鈴一般,腮幫子鼓了又鼓,憋了良久最終還是吐出一口氣來。

    “罷了,既然望兒你替他求情,咱老子便饒他一命。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咱老子要寫一道聖旨命人送去遂寧,好好教訓劉進忠這龜兒子一番!”

    張可望聞言大喜。

    義父隻要不殺劉進忠就好。至於責斥一番根本沒什麽,又不會掉塊肉。

    “哼,還別說韃子真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不過咱老子遲早要在他身上撕下塊肉來。”

    張可望嘴上應著,可他知道張獻忠也就是說說而已。

    義父比起李闖來缺少定鼎天下的雄心壯誌,一心隻想著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如果義父當初真的打算跟李闖、明廷爭天下,就不會選擇入川了。

    四川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物產豐富,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因為蜀道險要,外敵想要打進來很困難。

    但同樣的,受限於地盤大小,蜀地同樣不可能供給起一隻幾十萬的大軍。想當初三國蜀漢,諸葛亮數次率軍北伐不都是無功而返嗎?

    打仗打的是錢、糧。

    僅僅靠四川一地是湊不出足夠多的錢糧的。

    除非清軍真的想要攻打四川,不然義父應該不會主動和其起摩擦。

    張可望又向張獻忠匯報了幾項政務,便退出殿來。

    如今張獻忠把所有政務雜務一股腦兒甩給張可望來管,他肩上的擔子很重。

    相較而言,其他三個義子張定國、張文秀、張能奇就要輕鬆多了。他們隻負責統兵打仗,後勤補給、糧秣輜重一概由張可望負責。

    張可望正自往外走,突然見到張定國走來便提聲問道:“怎麽,你也來找義父?”

    張定國點了點頭道:“我有軍務要事稟報。”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可望提醒道:“義父心情不是很好,你小心一些。”

    張可望並不怎麽關注張定國稟報的事情。他們四兄弟中,職責劃分很明確,張可望隻需要負責處理內政。

    張定國笑道:“多謝大哥提醒。”

    二人錯肩而過。

    出了皇宮張可望便來到自己府邸處理政務。

    麵對書案之上堆積的厚厚一摞奏報,他無奈的搖了搖頭。

    大西軍什麽都好,就是太缺理政的人了。

    他曾經建議張獻忠在四川開科舉取士,但卻被拒絕了。

    張獻忠覺得科舉那玩意在亂世沒啥用。亂世之中,誰的刀把子硬誰就能得天下。

    張可望勸說無果後也隻得作罷。現如今惡果已經漸漸顯露了出來,張獻忠派往四川各地的都是將領。這些人打仗可以,文治卻是一竅不通。半年下來稅錢沒有收到多少,還激起了不少民變。

    大西軍也就是對成都附近的地區控製的比較好,遂寧、保寧都時常會有動亂發生。

    張可望光是處理這些事情就弄得焦頭爛額,以至於屯墾的大計有時都無暇顧及。

    不過屯墾的事情總歸是要抽出時間料理的,這是事關國運的大事。

    大西軍或者說張可望在四川推行的屯墾政策其實很像是明初朱元璋推行的軍屯。

    所謂軍屯即指的是土地屬於軍隊,由士兵來種地。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土地產出,供養的起一隻十數萬的大軍。

    但這樣做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普通農戶的權益得不到保證。就拿成都附近來說,這一地區的土地都被張可望劃歸為無主荒地,全部歸入軍屯。

    實際上這些土地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有主的,屬於當地的農戶。

    可張可望卻不管這些。

    在他看來大西軍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靠著抄沒蜀王府的金銀,大西軍支撐了大半年。但這些金銀總有花完的一天,必須未雨綢繆。

    眼下大西軍在蜀地的稅收政策十分混亂,收到手的稅寥寥無幾。

    在這種情況下,軍屯就必須得到嚴格貫徹。

    產出的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食都必須歸入府庫,統一調撥使用。

    每一天每個戰兵、輔兵吃多少都是經過嚴格計算分配的,最大程度的保證糧食節省。

    百姓沒飯吃?那可以參軍啊。

    隻要加入了大西軍便可以參與到軍屯中,自然就有飯吃了。

    至於那些百姓的家眷也會跟著成為軍眷,雖然軍眷可能吃不飽,但多少能夠活命。

    如果不想加入大西軍,那就不是張可望管得了的了。

    生死由命吧。

    當然張可望也十分清楚這種軍屯模式隻能用於戰亂時,從古至今百姓們所希冀的就是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扼殺了他們這一念頭是很失民心的。

    但眼下即便是咬著牙他也得這麽幹。

    因為如果不餓死那些百姓,餓死的就會是大西軍的將士。

    ......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