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A+A-


    半年後。

    白駝山莊的一間地下室內,楊易麵對的是這半年裏苦心搜刮來的名醫。

    白駝山莊有不少地下石室,大部分用來存放毒物和修煉毒功,也有一些空餘備用。以歐陽克的身份清空一間自己用顯然算不上什麽大事。

    同樣的,以白駝山莊的人力財力和“西毒”的聲望,隻要費些時間,在這亂世中“重金聘請”到一些名醫倒也並不困難。

    歐陽鋒更不會為了這種小事來訓斥自己的“侄兒”。

    此時此刻,這些名醫臉色肅穆地看著麵前的四個人。

    這是四個白花花的人,因為他們都被去了衣服,連一雙襪子都沒有留下。

    而他們又絕對不普通,無論哪一個放到外麵的江湖上去,都是名動一方的江湖好手。

    隻是此時的他們顯然動彈不得,隻能用帶著恐懼的眼睛看著麵前的楊易。

    有著歐陽克的天資和底子,再加上整個白駝山莊的積累,四卷九陽真經,他已經練到了第三卷,親身嚐試之下,已經大概明白九陽真經最後的關鍵,而這最後一步實在凶險非常,一個步驟都不能錯!

    如今集白駝山眾多用毒高手之力,已經調配出了模仿烈火焚身之苦的藥物,楊易又掌握了行氣路線,再加上江湖上最不缺的就是這群打家劫舍喪盡天良的“武林人士”,源源不斷的試驗品被送來給這些名醫們研究,以期能找到緩解烈火焚身的方法。

    等他試探出所有風險,就可以一股做氣,練成九陽神功。

    楊易展開麵前的一塊白布,拿起了上麵的一根銀針,首先插入第一個人的穴道。

    他認穴奇準,出手如風,眨眼間便在對方胸前前插滿了銀色的細針。

    “加油!堅持住!就快到第一個關口了!”

    楊易每針刺下,對方的臉色就痛苦一分,到了最後已經赤紅一片,更加驚人的是他身上青筋根根隆起,皮膚下麵更似乎有著一隻隻頑皮的小老鼠滾動一樣。

    不知過了多久,他整個身體驟然發出一陣炸豆般的聲音,身上通紅,仿佛從開水裏撈出來一樣。

    大量的鮮血從毛孔當中湧出,令他瞬間變成了一個血人!

    他死了……

    “雖然失去一個實驗品有些可惜,不過總算弄懂第一個難關在哪裏了,很好!”

    楊易不再看已經失去氣息的試驗品一眼,隨後自然會有下人來清理。

    ………………

    “少主!”

    已經不知過去多久,直到耳邊突然聽到手下的聲音稟告,楊易才反應過來,將情緒平複下來,緩緩道:“何事?”

    那仆人躬身道:“少主,去藏邊和昆侖山的人回來了。”

    “哦?”楊易轉過身來,“接下來的實驗就拜托諸位了。”

    順著地道慢慢往上走,楊易輕輕撫了撫胸口。

    早在半年前,楊易在籌備修煉九陽神功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前往西藏和昆侖,尋找密宗和明教。

    密宗倒還好說,偌大的教派並不難找,如今回來的已經是第二波人了,為的是去聯係密宗中位高權重的長老。以白駝山莊的麵子,以重金換一部練不成的笨功夫,想必不是大事。畢竟前幾個層次的內容已經在藏邊爛大街了。

    沒錯,看什麽看,說的就是你,《龍象波若功》,有多坑人你自己心裏沒點b數嗎?!

    倒是另一部功法,希望能帶來一些驚喜……

    至於明教那邊,經曆了方臘起義的失敗,或許有殘部逃到了西域,但離當初那段曆史也沒幾年,估計還沒發展起來,現在光是找他們在哪裏就已經抓瞎了。

    好在如今總算有了結果。

    楊易派出的探子回報,此時明教經曆了之前大宋朝庭的殘酷鎮壓,近年來雖然一直低調發展,但人心思變、內部不穩,最近更是傳出聖火令被盜的消息,疑似流向西域,但如今明教內部不穩,幾乎沒有精力追查這件事。

    “聖火令剛剛被盜?流向西域?波斯宗教麽……”

    “嗬嗬!既然他們不追,我幫他們追!傳令下去,把聖火令送到白駝山莊者,賞金千兩!”

    “是!”屬下躬身領命而去,明顯也為少主的大手筆震驚。

    即便是在繁華的大宋朝,黃金千兩也絕對不是一比小數!

    “反正這麽大的資源也帶不出去,不用白不用啊,要是真用一千兩黃金換到了聖火令,那就是大賺特賺!不過……”

    楊易看向身前擺著的密宗神功《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伽秘乘》,神情冰冷。

    “《龍象般若功》根本就沒人能練成,有史以來成就最高的兩個人也不過是練到了第十層,而且一個躁進而死,一個如今還默默無聞。對這方麵我倒是早有準備。”

    “《無上瑜伽秘乘》卻是用之於佛則佛、用之於武則武的秘法,同樣是無邊無際,無人修成,怪不得老和尚這麽爽快就交了出來。”

    “罷了,當務之急是修行九陽神功,等我武功大成,必然親去拜訪!娘希匹,真當老子好欺負啊!”

    ……

    夏去冬來。

    這一日,金國上京城出現了一支駝隊,乘者都是二十二、三歲年紀,眉清目秀,沒一個不是塞外罕見的美女。中間一個打頭的,身穿白衣,輕裘緩帶,神態甚是瀟灑,雙目斜飛,麵目俊雅,英氣逼人。

    這人正是楊易。

    他此次前來北京,乃是受了金國六王府的邀請,順水推舟前來中原,這一路行來倒也愜意。

    這一日正好到了中都北京。

    這裏是大金國的京城,當世天下第一形勝繁華之地,即便宋朝舊京汴梁、新都臨安,也是有所不及。

    隻見紅樓畫閣,繡戶朱門,雕車競駐,駿馬爭馳。高櫃巨鋪,盡陳奇貨異物;茶坊酒肆,但見華服珠履。真是花光滿路,簫鼓喧空;金翠耀日,羅綺飄香。

    忽聽得前麵人聲喧嘩,喝彩之聲不絕於耳,楊易遠遠望去,圍著好大一堆人,不知在看甚麽。他好奇心起,待走近一看,隻見中間老大一塊空地,地下插了一麵錦旗,白底紅花,繡著“比武招親”四個金字,旗下兩人正自拳來腳去的打得熱鬧,一個是紅衣少女,一個是長大漢子。

    那少女舉手投足皆有法度,顯然武功不弱,那大漢卻武藝平平,拆鬥數招,便跌得灰頭土臉,爬起身來,滿臉羞慚,擠入人叢中去了。

    旁觀眾人連珠彩喝將起來。那少女掠了掠頭發,退到旗杆之下。

    楊易仔細一打量,隻見那少女十七八歲年紀,玉立亭亭,雖然臉有風塵之色,但明眸皓齒,容顏娟好。錦旗左側地下插著一杆鐵槍,右側插著兩枝镔鐵短戟。身旁還有一個中年漢子。

    隻見那漢子向眾人團團作了一個四方揖,朗聲說道:“在下姓穆名易,山東人氏。路經貴地,一不求名,二不為利,隻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許得婆家。她曾許下一願,不望夫婿富貴,但願是個武藝超群的好漢,因此上鬥膽比武招親。凡年在三十歲以下,尚未娶親,能勝得小女一拳一腳的,在下即將小女許配於他。在下父女兩人,自南至北,經曆七路,隻因成名的豪傑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於下顧,是以始終未得良緣。”

    說到這裏,那人頓了一頓,抱拳說道:“北京是臥虎藏龍之地,高人俠士必多,在下行事荒唐,請各位多多包涵。”

    我去,沒這麽巧吧?這不就是楊鐵心和穆念慈嗎?真是這兩個人?

    楊易心裏琢磨著怎麽插手好。

    他還有個支線任務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