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

字數:10968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的會談,朱瞻基並沒有參加,語言不通是一個方麵,更主要是他不願意跟一幫臭烘烘的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不過,他讓鄭和帶去了給奧斯曼三世邀請函,邀請奧斯曼三世晚上到他的行宮來做客。

    馬林國不能說貧窮,雖然這裏還是奴隸社會,但是有土地和牛羊,他們的人們不會餓肚子。

    但是他們手裏的資源很少,除了糧食和牛羊和鹽,他們的手裏就沒有其他可以跟別人交換的物資。

    歐洲人不缺肉食,他們的牛羊賣不出去,而沙漠品質的羊毛,也比不上歐洲各國自己的羊毛,所以隻能賣低價。

    也可以說,他們很窮。

    大明手裏的東西他們都想要,任何一種商品,都能讓他們愛不釋手,但是他們根本買不起。

    本來就不多的金銀似乎沒有換到什麽東西就沒有了,這讓他們在聽說了大明艦隊還有一百多船的貨物後,更是眼紅。

    許多貴族主動提出了要用黑人奴隸換取貨物,這讓鄭和他們驚訝無比。

    對大明來說,雖然也有人口買賣,但是那大多都是戰敗者,或者是窮苦人家養不活,才會賣兒女。

    但是像他們這樣,直接用不屬於自己的人口當換取貨物,實在有些不靠譜。

    一直密切關注談判現場的朱瞻基當即做出決定,讓鄭和答應下來。大明可以要那些壯年黑人,並且給出了十兩白銀的高價,但是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閹掉那些黑人。

    實際上,聽到馬林人的提議,最開心的就是朱瞻基了。

    他一直在憂慮,不管是歐洲人也好,阿拉伯人也罷,跟大明的貿易都是出的多,進的少,這樣長期下來,就會貿易失衡。

    大明吸幹了他們手裏的金銀,物資,他們就沒辦法跟大明繼續貿易了。

    現在用人口交換,就是一個好方法。朱瞻基故意給他們出一個“高價”,就是讓他們在獵取奴隸的過程中有利可圖。

    雖然名義上是十兩白銀一個人,但是他們當然不會要銀子,而是要大明的貨物。

    而大明的貨物運到這裏來,價格都是翻了幾倍,幾十倍,所謂的十兩白銀,其實成本一兩白銀都不一定有。

    而有了這些被閹割的黑人,大明在世界各地建設海軍基地,補給點。安排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最少就能接納五千人的黑人當仆從軍。

    大明士兵就是官老爺,而種地,修路,這些輔助性的活就有人幹了。

    而且人口增加一倍,不論誰想要攻打這些基地,需要派出的軍力也會增加許多,增加了難度。

    以直布羅陀為例,在十九世紀,直布羅陀就成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海軍基地。

    當時的英國人在直布羅陀修建了一個立體防禦體係,這個防禦體係由多級城牆、內部相連的堡壘、炮台、彈藥庫、地下隧道和眾多倉庫構成,其防禦設施主要集中在半島北麵與西班牙接壤的狹窄地峽、半島西側的城市及港口周邊和半島南端的海岸,而半島東側高聳的巨岩是要塞的天然屏障。

    直布羅陀這座高達426米的石灰岩山是直布羅陀要塞的核心所在,它為防禦者提供了360度的環向視野,無論是西班牙境內的軍隊活動,還是海峽內的艦船往來都盡收眼底。

    而巨岩內部則是一座由連綿縱橫的地道、倉庫、屯兵洞構成的宏大迷宮。根據朱瞻基了解的資料,在二戰時期,直布羅陀山裏麵的地下隧道長度已經達到55公裏。

    在這個伸向海裏的孤山上,有蓄水池,山洞可以儲藏夠幾萬士兵吃幾年的糧食,從陸地攻擊不上來,從海路,幾乎沒有誰有大明的海軍強,可以說是穩如泰山。

    如此大的工程設施可不是少數人就能完成的,需要無數的勞動力。而且當時已經有了電氣化設備,現在完全依靠石鎬來鑿,還不能用炸藥,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工程。

    還有休達也是一樣,直布羅陀是一個孤山,休達是兩座孤立的山峰夾著一個平原地帶。

    想要讓這兩個基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最少需要幾萬人幾十年的工程量。

    所以,奴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對方能夠源源不斷地送來閹割的奴隸,大明耗費的成本低的可憐,卻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談判進行的很順利,隻用了五天的時間,雙方就全麵的合作,就已經形成了一個框架協議。

    鄭和在跟對方談判結束以後,並沒有直接參與貿易,而是在馬林人的陪伴下,馬不停蹄地前往馬林最北方的城市丹吉爾。

    與他同行的還有兩百個羽林衛學士兵組成的探索隊,他們將從陸路一直抵達丹吉爾。

    雖然名義上,他們是宣傳大明貿易團抵達的消息,順便考察休達當地的具體地形,但實際上是為了繪製更詳細的地圖。

    而這個時候,一些得到了消息的貴族們,攜帶著黃金也源源不斷地從各地過來交易了。

    內監們忙著跟對方開始交易,而大明的軍隊則開始製定攻打休達的計劃。

    當然,這個計劃暫時隻是計劃。即使要打,也要先賺錢。想要實施這個計劃,要等到大明與歐洲各國的進行貿易之後。

    與此同時,大明艦隊也進行了第一次的自我清理與防範,杜絕後來的這些大食通事,賄賂士兵得到海圖。

    大明來自東方是隱瞞不了的,但是如何前往東方,卻必須嚴格保密。

    後來世人幾乎人人都知道世界地圖,即使繪製不出精密的地圖,但是對七大洲的布局都有大致的了解。

    但是這個時代的人,生活的圈子非常狹小,整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最多就是周邊的幾個國家。

    哪怕是航海先鋒的葡萄牙,也是用了三十年的時間才摸到了西非的幾內亞灣,被一場風暴吹到了南非。

    耗費了八十年的時間,才摸到了東非,最後在索馬裏一帶遇到了阿拉伯人,抵達了印度。

    而哥倫布一直到死,都認為他抵達的美洲大陸是東方,隻是還沒有找到那個盛產絲綢,瓷器,茶葉的國家。

    這已經是這個世界最優秀的人才,他們之所以顯得如此愚笨,不是智商低下,隻是因為所了解的世界有局限性。

    大明雖然早就有了地球儀,但是為什麽一直控製著不宣傳,官職小一點,根本就沒有資格看,主要原因就是對百姓的控製。

    艦隊航行,除了那些精通觀測天象,使用六分儀的觀測人員,大部分士兵隻知道跟著艦隊走,他們對自己所處的位置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就像一個深山裏麵,或者沙漠裏麵迷路的普通人,在失去了與外界的聯係的時候。或者能通過太陽星星知道方向,卻不能對自己的位置地點有清晰的認識。

    朱瞻基之所以在忽魯謨斯的時候,讓過你的大食人回去,又重新招聘會歐洲語言的商人當通事,關鍵原因就是為了防止泄露航線。

    這些新的通事被局限在一艘船上,能夠接觸的人有限,泄密的幾率就比較小。

    但是他們以前都是通過陸路前往歐洲,或者是先走陸路,又從亞曆山大坐船前往威尼斯。這一次跟隨大明艦隊繞過了非洲,其實就已經泄露了這一條航線。

    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一條能夠繞過拜占庭帝國,繞過馬穆魯克王朝,繞過奧斯曼帝國的新航線,就意味著巨額的財富。

    要不是實在沒有翻譯,朱瞻基都想在歐洲交易之後,將他們這些人全部處死。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可能現在就已經泄密了,所以等交易之後處死他們也不一定有效果。

    那麽,就隻能換一種方式,控製航線,打壓他們的航海力量。

    經過一番自我審查之後,這些大食通事可以交際的人員依舊隻有艦隊裏鴻臚寺和通政司的通事官員,沒有一個民間商人。

    他們在雙方的交易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大明的通事雖然大多會大食語言,但是讓他們學新的語言,效果依舊很慢。

    這也看是他們防著一手,但是沒有關係,等到了威尼斯,大明官員會直接跟西方人進行語言學習。

    在這邊半年的時間,基礎的對話應該沒有問題,等下一次大明艦隊再過來,就不需要再找那些大食商人當通事了。

    內監將馬林國的交易對象,根據距離海邊的遠近,劃分了幾個不同的級別。住的距離海邊越近,可以賒欠的物資也就越多。

    大明不怕他們欠債不還,要是不還,大明艦隊會讓他們知道後果絕對是他們承受不起的。

    朱瞻基這一段時間很是優遊自若,每天帶著自己的兄弟和嬪妃,到附近景致出眾的地方遊玩。

    他的地位太高,派頭太大,連奧斯曼三世都不敢來打擾他,更別說那些下麵的部落首領了。

    說起來也非常可笑,朱瞻基來到這裏的第二天,請了奧斯曼三世和一眾官員吃飯。

    在一天搭建起來的大殿裏,他一次性宴請了兩百貴族和官員。

    當一道道菜被裝在精致的對她們來說價值連城的盤子裏,當喝酒的酒杯都是他們根本沒有見過的精美瓷器,他們這些人一個個都瘋了。

    從唐宋開始,東方的瓷器就已經開始向西方售賣,不過能夠出口的大多不是景德鎮的瓷器,而是以福建的青瓷為主。

    即便如此,這樣的瓷器對西方來說依舊是無上的精品。因為一直到現在,西方人的器具依舊是以陶器為主。

    而朱瞻基用來請客的瓷器,都是皇宮禦用,跟量產的百姓用的瓷器差別可就大了。

    以至於不少人吃了盤子裏的菜,把盤子舔幹淨,還要把盤子揣走。

    朱瞻基可不會跟他們講究國際禮儀,他本來就是要裝比來的,目的是建立大明高高在上的國際形象。

    所以吃飯的時候他就直接下令,每個人都不能偷盜碗碟。

    來做客的畢竟是貴族和官員,還是要點臉的。他們不好意思偷碗碟,卻因為朱瞻基沒有強調酒杯,所以他們每個人離開的時候,酒杯都被揣進了懷裏,就連奧斯曼三世也不例外。

    這讓朱瞻基覺得哭笑不得,但是也真正明白了這個時代的西方,對各種物資的需求有多大。

    以馬林為例,他們整個國家都隻有一口鐵鍋,連奧斯曼三世都還是在去聖城朝拜的時候,見識到了鐵鍋,才耗費重金買了一口。

    這口鐵鍋被他視為珍寶,除了他自己,誰也不能用。

    而馬林因為位於北非,與歐洲隻隔了一個海峽,他們與西方一樣,並不是沒有“鐵鍋”。隻不過他們的鍋,與其說是一口鍋,不如說是一個鐵鼎,隻能煮湯,不能炒菜。

    這樣一口鐵鍋,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費的起的。西方少鐵,煉製更是艱難,鐵價昂貴。隻有大貴族們才能耗費巨資,舍得用幾百斤的鐵來打造一口鐵鍋。

    貴族的子女繼承遺產的時候,為了一口這笨重的鐵鼎,都能把腦漿打出來。

    他們的百姓沒有鐵鍋怎麽做飯呢?除了用陶罐,就是用石頭。沒錯,就是用石頭。

    他們除了直接燒烤,還會在石頭上麵烤製麵餅。所以整個西方,不是不吃米飯,他們根本沒有吃米飯的條件。

    根據通事們的介紹,如今的歐洲各國,他們差不多一個鎮,才舍得用鐵打造一個烤箱,然後用這個鐵箱,為全鎮的人烤麵包。

    東方在一千年以前就會下麵條,蒸包子,但是因為西方沒有鍋,他們不會燒熱水,不會蒸包子,隻會烤麵包。

    這種麵包跟後世那種發酵過還加入白糖奶油的鬆軟麵包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近似於壓縮餅幹的一種無酵餅,又幹又硬又磕牙。

    精品黑麵包,一般是用小麥粉混雜大量的麩皮烤製而成,而普通黑麵包,會加入木屑,因為加入木屑更耐餓。

    黑麵包的天下聞名之處,就是在於可以當武器使用。中世紀的編年史上,多次記錄了沒出息的笨盜賊潛入窮苦農民家裏盜竊,但卻不幸殞命於家庭主婦的黑麵包之下的囧事。

    而當中世紀的家庭矛盾生時,更有無數男子漢死於悍婦的黑麵包攻擊,這在歐洲的曆史書裏麵發生的不是一起兩起,而是一種社會現象啊!

    所以這東西的味道,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除了剛烤出來的時候,能直接下肚,其他的時候,想吃這種麵包,要放進瓦罐裏麵用水煮,才能咽的下去。

    但是一個小鎮才一個烤箱,所以大部分人就隻能吃幹麵包。

    洗澡也是同樣的道理,大明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口鍋,可以燒熱水來洗澡。

    他們卻因為沒有鐵鍋,想要燒水非常艱難,所以幹脆都不洗澡。

    這就是作為近代文明發源地的歐洲的現狀,文藝複興才剛開始,他們的人民還如同生活在原始社會之中啊!

    朱瞻基不無得意地想:既然你們依舊如此落後,就來沐浴我大明文明的榮光吧!

    奧斯曼三世一直在見到大明艦隊後的第九天,也就是談判結束後的第三天,腦子才變得平靜下來。

    大明給了他太多的驚奇,驚奇太多,讓他連續多日都不能冷靜麵對眼前的一切。

    大明的好東西太多了,他們根本沒有物資跟對方交換那些好東西。別的不說,被他視若珍寶的薄鐵鍋,大明就裝了半船。

    他們一個士兵的享受,似乎都要比他這個國王更奢侈。

    最少,他喝的茶葉,都是波斯人種植的高山苦茶,即便是劣茶,對他來說都是奢侈品,一天隻敢喝一杯。

    而一個大明士兵,都能盡情享受那香濃的好茶,這對他來說,是以前根本不能想象的。

    他舍不得穿的絲綢,許多士兵身上也穿的有,這一件絲綢衣裳,在馬林都能換一個美麗的處女。

    接觸越多,他越是能感受到大明的底蘊,這是一個非常強大,並且富裕,文明的國家。

    跟他們相比,不管是哪個國家,似乎都落後的不堪一提。

    雖然不知道對方的戰鬥力如何,但是對方能夠製造出能容納一千多人的大船,他絕對不敢去試探對方的武力值。

    讓他驚喜的是,對方竟然主動提出,可以幫他們趕走葡萄牙人。

    這的確是個驚喜,因為葡萄牙人不僅已經占領了休達,還對丹吉爾虎視眈眈,他很懷疑,等葡萄牙人在休達站穩了腳跟,就會對丹吉爾動手。

    但是跟葡萄牙打過幾仗,他很清楚,自己不是葡萄牙人的對手。

    現在大明承諾,不僅會幫他們趕走葡萄牙人,還會幫他們守護家園。哪怕他們要休達作為基地,奧斯曼三世也是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而且休達他們也不是白要,還願意拿十袋昂貴的香料,十匹柔軟的絲綢,一百斤清香撲鼻的綠茶,一百斤茶磚來換取這塊不毛之地。

    一切都按照他們說的,在簽訂了正式的國書之後,雖然休達還沒有打下來,但是對方已經把這些東西給他送過來了。

    這一切所作所為,真的是個文明大國才有的氣勢的。

    在奧斯曼三世看來,這才是個真正的文明之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之相比。跟大明相比,所有的國家都是野蠻人。

    現在,他就等著大明的艦隊跟部落長老們交易完了出發。

    他已經準備好了,大明艦隊一走,他也立即前往丹吉爾,然後看看大明如何進攻休達。

    從他們的戰鬥,能夠看出他們的戰鬥力。如果他們的戰鬥力不強,就別怪他以後撕毀合約,畢竟艦隊攜帶的貨物,是多麽的誘惑人心啊!

    但是如果大明的戰鬥力很強,他肯定會認真執行協議,不讓對方抓住他們任何一點把柄。

    艦隊在安法停留整整十五天,整個貿易依舊沒有結束,但是朱瞻基決定不再等下去了。

    留了一群負責貿易的內監官員在這裏進行洽談,他們將記下所有人的需求,跟對方談妥交換的條件,等艦隊回返的時候,直接按照清單交易就好了。

    除了他們,還留下兩個負責閹割的內侍,他們都是給人去勢的高手,負責教會這裏的人給那些黑人閹割。

    閹割其實比較簡單,關鍵是閹割後的消毒與治療,如果不能處理好傷口感染問題,死亡率非常高。

    受醫學發展限製,大明的閹割還隻是割掉**。等到清朝的時候,特別是清朝中後期,那個時候能直接割掉那東西,人也不會死。

    為了多活一點人,朱瞻基考慮了一番,專門讓幾百隨行醫師配了五萬份傷藥。

    這些傷藥按照比例配好了以後,全部碾碎,用紙包起來,一人一份。至於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他們自己的命好不好了。

    朱瞻基當然不是什麽人都要,男女比例嚴格要求十比一,大於十二歲,小於三十歲的青壯年最好。

    至於女人,最多要幾千個,總有些胃口重的士兵不會嫌棄她們黑醜,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而這些女人,也不會帶回大明,會被安排在各處的基地,替將士們洗衣,清掃,暖床。她們一個個身強力壯,要打仗的時候,也能幫一把手。

    至於她們要是生下後代,這個問題朱瞻基還沒有考慮好。

    那些能找得到爹的自然有人管,不知道親爹是誰的,以後撫養問題比較複雜啊!

    不過這些問題,在相對於整個國家快速擴張期間,並不是大問題。隻要他們心向大明,以後盡量給他們一個平等的發展環境。

    馬林比較窮,金銀並不多,所以貿易規模並不大。他們跟大明交易,更多的是依靠牲畜和奴隸來交換。

    因為大明想要籠絡他們成為以後抑製歐洲的後勤基地,所以才接受如此麻煩的貿易方式。

    這段時間,朱瞻基雖然個人傲嬌,但是讓士兵跟當地人的接觸還是比較溫和的。

    大明士兵缺肉吃,這裏的羊肉,牛頭肉,駱駝肉卻隨便吃。

    而當地人從來沒沒有吃過大米,沒有吃過炒菜,軍營與附近的百姓也進行了大量的交換,雙方都很滿意自己夥食的改變。

    過了八月十五,這次對休達戰爭的準備已經全部準備妥當,艦隊攜帶上了數百馬林的貴族,以前浩浩蕩蕩出發。

    目標,直布羅陀南側休達角!

    大明要通過一次不觸及歐洲敏感神經的戰爭,正式宣告自己的到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