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

字數:10574   加入書籤

A+A-




    奧斯曼埃迪爾內,這是一座位於君士坦丁堡西北,處於歐洲的城市。

    雖然現在奧斯曼帝國名義上的首都是布爾薩,但是因為那裏是如今的奧斯曼帝王穆罕默德一世弟弟伊薩曾經的領土。

    穆罕默德一世對那裏並無歸屬感,所以如今的實際首都,還是埃迪爾內。

    當倉皇逃到泰基爾達的薩姆鬆快馬加鞭,隻用了一日夜的時間,就跑了將近兩百公裏。把大明艦隊大破他們和拜占庭的艦隊,直接進入達達尼爾海的消息傳遞給了穆罕默德一世。

    這個消息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猶如烏雲蓋頂,整個王城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隻是塞爾柱所屬羅姆蘇丹國下屬的一個小型部族。

    他們原本所住的區域,是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地區,屬於土耳其人卡伊部落,在當時為花剌子模王朝的臣屬。

    自古以來就從事遊牧,逐水草而居。兩個世紀之前,蒙元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土克曼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帝國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

    部落酋長埃爾托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繼位,繼承其父擔任部落首領。

    1299年,土耳其趁塞爾柱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布獨立,稱號“加齊”,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

    他們在立國之初,就對東方有著天然的恐懼,因為東方的蒙元是所有遊牧民族的噩夢與恐懼之源。

    雖然他們敢跟看起來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爭奪土地,但是他絕不敢向東方邁進一步。這種對東方的恐懼,是過去幾百年間,數次差點滅族留下的陰影。

    他們的宗主國羅姆國,不過是蒙元帝國的一個分支塞爾柱人的一個分支,對他們來說,東方的帝國是無法戰勝的龐大勢力。

    十五年前,他那征服了整個巴爾幹半島,將塞爾維亞都收入麾下的不可一世的父王,巴耶塞特一世。麵對蒙元的一個分支帖木兒國,竟然被對方生擒,受盡折磨而死。

    這更是讓逐漸膨脹起來的驕傲的奧斯曼人又重新認清了自己。

    巴耶塞特一世在而立之年,就率領民眾,擊敗了以前的宗主國羅姆蘇丹國,隨後征服了巴爾幹,再然後將神聖羅馬帝國的聯軍又擊敗,被歐洲各國稱之為戰神之錘。

    但是這個一生未嚐一敗的帝王,在麵對東方的帖木兒國的時候,唯一的一次失敗,就導致了他的死亡。

    奧斯曼帝國因為四分五裂,穆罕默德一世耗費了十年的時間,才又重新把奧斯曼帝國統一。

    對於東方,他們有著天然的恐懼感。

    大明的到來,讓他們一開始就驚恐無比,這些歐洲人不知道大明,但是他卻很清楚,這個大明可是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國,重新統一了東方那片富饒土地的龐大帝國。

    那裏雖然有著精美的瓷器,有著柔軟的絲綢,有著無數的茶葉,有著如山的香料,但是奧斯曼人也絕不敢去挑戰大明的威勢。

    他們隻能通過商人,從那裏得到一些貨物,然後高價賣給歐洲人。

    但是現在,這個大明竟然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跑到了遙遠的歐洲,竟然還從西方來到了奧斯曼帝國。

    他很想去跟大明貿易,卻又恐懼對方的勢力,在他還在猶豫不決之際,大明竟然動手了。

    更讓他恐懼的是,大明僅僅用四十條船,就打敗了他們和羅馬人的艦隊,而根據他得到的消息,大明這次來了超過六百條船。

    在陸地上,奧斯曼人就對東方人有著天然的恐懼,在大海上,整個歐洲也隻有威尼斯人的水上力量超過奧斯曼人。

    但是現在,又多了一個大明。

    他緊急召開了宮廷會議,想要做出應對的措施。他不相信大明遠赴幾萬裏,隻是為了征伐他們,相反,應該隻是為了貿易。

    如果在貿易方麵滿足了大明的需要,那麽戰爭很可能就能避免。

    看到大殿內聚集起來的大臣,他忍不住歎了口氣。當初他的封地在埃迪爾內,所以雖然奧斯曼帝國仍然以布爾薩為首都,但是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埃迪爾內。

    但是埃迪爾內距離他們奧斯曼的人的大本營太遠了,能夠聚集在這個大殿內的,隻有附近的一些部落長老。

    他心裏已經決定了下來,大明的出現,不能讓他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西方。他應該將國都重新遷回布爾薩,這樣才能控製整個帝國。或者幹脆就一鼓作氣,拿下君士坦丁堡。

    但是沒有等到他們做出決議來,第二批報信的人就已經抵達了埃迪爾內,帶來了大明在六個小時內,就毀滅了克裏巴哈爾堡壘的消息。

    當穆罕默德一世聽說,因為凱拉茲並沒有攻擊大明艦隊,大明艦隊抵達了恰納卡萊,卻沒有攻占恰納卡萊的時候,他真正地下定了決心。

    “立即傳令,令各部落籌集金銀,我已決定,與大明進行一場巨大的交易。”

    而在君士坦丁堡,得到克裏巴哈爾堡壘在六個小時就被毀滅,兩千多士兵隻能向奧斯曼人投降的消息,已經五十八歲的曼努埃爾二世,連火都發不出來,滿心倉皇。

    十六年前,君士坦丁堡就差點被占領,因為帖木兒國的西進,抓走了巴耶塞特一世,才給隻剩下幾座城堡的羅馬帝國(不帶神聖就指的是拜占庭帝國,他們一直自稱羅馬帝國,但是跟神聖羅馬帝國不是一回事。)留下了喘息之機。

    但是曼努埃爾很清楚,已經占領了巴爾幹半島,包括希臘大部分領土的奧斯曼帝國,已經不是隻剩幾座城堡,還有摩裏亞半島的羅馬帝國能夠抵擋的了。

    這十幾年,他一直加強摩裏亞半島的防禦,同時聯絡海上霸主威尼斯,如果君士坦丁堡真的撐不下去,就隻能退到摩裏亞半島上去。

    大明帝國的突然出現,帶給其他國家的是驚喜,因為這代表著歐洲與東方的商路已經打通。

    但是對羅馬帝國來說,這仿佛就是滅頂之災,因為大明的出現,必將會激發奧斯曼人的政策變化。不管他們是想向東還是向西,必將先解決位於腹地的君士坦丁堡。

    他不明白,為什麽大明對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不聞不問,卻非要把矛頭對準已經搖搖欲墜的羅馬帝國。

    如果說真的是因為克裏巴哈爾堡壘的士兵向他們開炮的原因,曼努埃爾是不相信的。

    但是不管他信不信,他現在就必須要麵對大明艦隊的炮火了。在君士坦丁堡城外,大明艦隊已經虎視眈眈。

    雖然他們隻有四十條船,但是這每一艘船都比他們的船要大,而且他們的船上還有火炮,這不是他們沒有火炮的船隻能夠抵擋的。

    他們的船上有希臘火,可是希臘火的射程太近,在根本無法靠近大明船隊的時候,根本拿大明艦隊無可奈何。

    而這個時候,大明的使者帶來了書信,看到這份由大明皇太孫親自撰寫的國書,曼努埃爾忍不住吐血了。

    大明真的就是來貿易的,如果早知道這樣,他又何必冒險阻擊,現在損失了幾十條船,丟了一座堅固的堡壘,還損失了幾千士兵啊!

    君士坦丁堡扼守亞歐大陸門戶,位置的確非常重要。

    要是按照這個時代人的認識,這裏肯定是兵家必爭之地。

    但是朱瞻基很清楚,這裏雖然位置重要,卻是一個火藥桶。

    朱瞻基需要做的是對歐洲進行遏製,而不是參與進來。這個火藥桶還是留給他們去爭,自己看熱鬧就好了。

    與其要這個火藥桶,大明還不如跟威尼斯人在克裏特島上購買一塊地方,作為貿易中心。

    希臘的克裏特島位於亞洲,歐洲,非洲的中心位置,這裏如今是威尼斯人的地盤。

    但是威尼斯人如今也隻是控製了一部分區域,這座麵積八千多平方公裏的島嶼,最開始被拜占庭帝國覬覦,拜占庭衰落之後,又麵臨奧斯曼的窺探。

    在奧斯曼占領君士坦丁堡之後,大批的希臘人逃到了島上,與威尼斯人共同管理這座島,抵禦阿拉伯人的攻擊。

    但是到了十七世紀,經過二十多年的戰爭,奧斯曼終於搶下了這座島,後來允許這座島自治。

    一直到了十九世紀,這座島與希臘聯合,成為了希臘的一部分。

    朱瞻基對歐洲的土地沒有興趣,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的地方等著大明去占領。

    但是對土地沒有興趣不代表大明不想設立軍事基地,貿易中心。

    地中海是三大洲的商業中心,在西部朱瞻基想要占領休達和直布羅陀,在那裏設立軍事基地和貿易中心。

    但是在東部,再也沒有比克裏特島這個化外之地更適合充當貿易中心的地方了。

    這裏可以輻射整個阿拉伯人,奧斯曼人,西亞,東歐,北非的大部分區域,不過與哪裏貿易的距離,都在三百公裏以內。

    也因為這個原因,負責率領與威尼斯接觸的使團,是艦隊的副總兵王景弘。

    王景弘在九月中旬,就抵達了威尼斯這個歐洲的商業中心,他帶來了大批的樣品和貿易的願望,也受到了威尼斯人的熱烈歡迎。

    雖然在地中海,威尼斯人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但是他們的陸地力量並不強,不說其他公候之國,一個倫巴第公國的陸上勢力,就遠遠超過了威尼斯。

    在北方,他們麵對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咄咄逼人。這個龐大的帝國雖然如今隻剩一個鬆散的聯盟,神聖羅馬皇帝也對公國,侯國沒有任何的製約力,但是他們總歸是一個聯盟。

    但是威尼斯的富裕就是原罪,他們雖然對上任何一個公候國都能占據優勢,卻無法麵對整個聯盟。

    大明在剛剛抵達休達的時候,就已經被威尼斯的商船隊發現,這個龐大的艦隊讓威尼斯人驚恐無比。

    他們生怕大明艦隊的到來,會改變整個地中海的局勢,讓他們的海上優勢化為烏有。

    但是他們的商船在試探性地與馬林人接觸之後,又接觸了大明艦隊,才知道大明來自來自遙遠的東方,來這裏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貿易。

    這種態度也最符合威尼斯人的利益,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想要壟斷大明艦隊的貨物。

    但是當他們的人看到那一船船的香料,一船船的精美瓷器,絲綢的時候,他們才知道,依靠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吃掉這些貨物。

    雖然現在大明的報價遠遠比奧斯曼人要更低,他們也買不起。

    但是跟大明建立更親近的關係,絕對符合威尼斯人的利益。

    因為這個原因,王景弘率領船隊來到威尼斯的時候,受到了威尼斯人的熱烈歡迎。

    威尼斯人一開始並不願意大明接觸太多的貿易對象,但是大明的貨物太多,他們吃不下,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想要得到最優惠待遇。

    也就是在於其他人貿易的基礎上,要給他們更多的優惠。這一點朱瞻基直接就答應了他們,畢竟現在的歐洲,能夠拿出更多金銀的國家,也就是他們了。

    不過,能給多少優惠,要看他們的貿易量來決定,總之,他們跟大明的交易越多,優惠也就越大。

    最高甚至能夠給到他們百分之十的優惠,並且可以允許他們用克裏特島的東部區域來抵貨款。

    王景弘在威尼斯待了將近十天,才摸清楚這個小國家原來並沒有皇帝與國王,雖然有總督,有執政官,但是他們也並不比其他聯合執政官的地位更高。

    這讓王景弘驚訝無比,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竟然沒有一個首領,這完全不符合現實啊。

    但是,這裏的執政官們用會議和協商,選舉,共同領導這個小國,並且發展的相當不錯,五百年來,一直是這裏最富裕的地區。

    原本王景弘對這種政治製度還非常有興趣,但是當他再把視線放在了更高的位置,發現這個製度的製約性和危險性。

    威尼斯的富裕,是建立在他掌握了商路,並且擁有勢力最大艦隊的基礎上,是建立在他們對周邊各國的商業剝削上麵。

    他們這群商人組成的聯盟以為周邊各國的內鬥不休,才有了發展的機會,而且他們還很小。

    如果大明想要這樣做,幾千萬張嘴要吃飯,就根本滿足不了。

    而且,他在威尼斯也見到了各個商人,為了與大明合作,表麵上與其他人共進共退,暗地裏卻想跟他建立各種勾當,損人利己。

    終究還是一群沒有見識的商人啊!

    粗略了解了威尼斯的經濟實力,王景弘對這個商業小國也沒有了太大的興趣,決定前往倫巴第。

    那裏是太孫殿下指定的重要國家,雖然他們不靠海,但是擁有肥沃的土地,眾多的人口,也是這次貿易的主要對象之一。

    在王景弘承諾大明不管跟誰貿易,肯定會比威尼斯的價格要高百分之十的時候,威尼斯人仍然不願意讓王景弘通過威尼斯前往倫巴第。

    但是,當克裏特島上的威尼斯人傳來了大明四十艘艦隊,就擊敗了奧斯曼人超過兩百艘船的艦隊,並且擊沉了超過五十艘船的時候,威尼斯人退讓了。

    他們雖然是地中海的霸主,但是麵對奧斯曼人,依舊處於下風。

    這是因為威尼斯的國力,人口都不如奧斯曼。可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對手,在大明的艦隊麵前不堪一擊,這讓威尼斯人恐懼了。

    相比大明艦隊在歐洲各國遇到了各種問題,前往北非和耶路撒冷一帶的使團,卻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不管是馬林東部的哈夫斯王朝,還是如今在占據了北非和西亞的馬穆魯克王朝,他們對大明的使團都給予了最熱情的歡迎。

    這不僅僅是因為大明艦隊帶來了他們想要的貨物,更因為大明的使節,也大部分都是回族人,大食人。

    前往馬穆魯克王朝的首領就是艦隊的通事總管馬歡,他追隨鄭和多次下西洋,對西域各國了解甚多,還寫了兩本書,得到了朱瞻基的支持出版。

    他是少數睜眼看世界的人才,對與各國的貿易,也能很好地掌握住分寸。

    沿途東行,不管在那個部落,他總是能與當地人打成一片,並且建立友好的關係。

    在抵達亞曆山大港的時候,得到了消息了馬穆魯克王朝國王法拉吉甚至派出了使團,到亞曆山大歡迎馬歡一行。

    從亞曆山大到開羅,馬歡受到了馬穆魯克王朝的熱情款待。沿著尼羅河的古運河一路逆水而行,法拉吉派出了超過五千奴隸,充當大明艦隊的纖夫,一路毫不耽擱地來到了開羅

    這種待遇讓馬歡甚至都有些心虛,認為自己一個五品教諭,承受不起如此的禮遇。

    他原本隻是一個九品通事,因為受到了朱瞻基的重用,才連升數級,成為了正七品經曆。

    這次下西洋,他因為擔任通事總管,除了負責管理通事,還承擔了管理儒生,負責安排他們對異國人進行教化的職責,所以才掛了一個五品教諭的職司。

    如今受到馬穆魯克王朝國王如此高的待遇,心中當然有些不安。

    不過,當他在開羅見到了法拉吉,並且被他旁敲側聽地詢問忽魯謨斯之戰的時候,馬歡才明白過來為什麽他會對大明艦隊如此重視。

    法拉吉說起來也是一個苦逼的國王,十三世紀的馬穆魯克王朝能夠堅強地抵抗蒙元大軍,收服失地。

    但是一百年後的馬穆魯克王朝,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從14世紀末起,馬穆魯克後期絕大多數國王或懦弱無能,或驕橫暴戾,揮霍無度,權臣及軍隊將領爭權奪利,國家陷於分裂,動亂迭起。

    法拉吉剛登基,帖木兒國就打了過來。馬穆魯克王朝的勢力大不如前,整個敘利亞,包括耶路撒冷在內,都被帖木兒洗劫一空,大馬士革變成一片廢墟。

    對法拉吉來說,帖木兒國就是他們最大的威脅。現在聽到前往東方的商人傳回來的消息,帖木兒人的的一個大型艦隊竟然被一個叫大明的國家擊敗,並且將他們來不及逃走的艦隊焚燒一空。

    在他眼裏勢不可擋的帖木兒國竟然現在市區了他們的大部分艦隊,這讓法拉吉簡直不敢相信。

    他從那以後就一直在期待大明艦隊的出現,在他想來,這個大明應該是帖木兒國東方的國家,他們有結盟的條件。

    但是大明艦隊隨後就如同消失了,半年多以後,竟然會從西方過來。

    馬穆魯克人對海洋沒有興趣,他也不想知道大明是不是掌握了海圖,他隻想能與大明結盟,幫他應付北方咄咄逼人的奧斯曼人和帖木兒人。

    知道了他的新式,馬歡對這次的任務就充滿了信心。

    馬穆魯克王朝可不是貧窮的歐洲,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地中海沿岸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在經濟方麵,還要超過奧斯曼帝國。

    除了金銀,羊毛,他們還有先進的手工藝品,銅器、玻璃、紙張、地毯的製造技術,都是領先各地的。

    特別是紙張,在朱瞻基發明了鉛筆之後,硬紙在大明的需求急劇上升,但是大明除了昂貴的精品紙張,大部分造紙技術是為毛筆服務,所以普通硬紙的製造技術還比不上馬穆魯克王朝。

    朱瞻基就曾下令,紙張和工匠是大明優先交換的貨物,如果能招聘到會生產硬紙的工匠,都會記上一功。

    馬歡不是沒有見識的人,他也有幸看到了朱瞻基那裏的地球儀和世界地圖。

    他是回族人,但是他更是大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優勢是精通阿拉伯語,突厥語,那麽他發展的機遇自然也在他的優勢最能發揮的地方。

    看到西亞地圖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聖城北方的那個海峽。

    如今的大明需要航行幾萬裏,才能抵達西洋,但是如果能在這裏開一個口子,大明艦隊就能節省半年的航程。

    這半年多以來,他就一直在暗地裏籌劃這件事,這次來馬穆魯克,也是他自己主動要求的。

    他的目的就是那些能說服馬穆魯克王,讓大明在在這個隻有不到一百裏長的海峽,挖一條運河出來。

    如果做成了這件事,他馬歡必然是立下一大功。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