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章 紂王欺騙我感情

字數:6877   加入書籤

A+A-


    舊時貧富懸殊,富庶和中等人家或可全套繼承,至於貧窮人家則用硬紙板剪個雙喜字,貼上金紙,牆上一掛,一對花燭,一頂蹩腳花轎,便拜堂成親。

    現在結婚中迷信和繁褥習俗有所改變,但仍興新娘坐花轎、結婚拜天地。新中國成立後,《婚姻法》作保障,男女婚姻自由,婚禮從簡,吃些糖果,或辦酒數席,家人親友歡聚慶賀。

    80年代,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興起迎親坐轎車,索高聘禮,大操大辦酒席,講排場、比闊氣之風重新滋長。有些農村舊式婚俗,有所抬頭。婚事新辦、婚事簡辦亟須大力提倡。

    不過,天尊李陵的婚禮想簡辦都不成啊,排場還是要有的,六禮九禮也是要有的,當然鬧洞房等一係列雜七雜八的“陋習”,李陵不需要瞪眼,一幫子皇帝與梁山眾人,誰敢撒野?

    小心李陵把他的腦袋扭下來當夜壺用!

    長話短說,新婚燕爾,夜夜笙歌,尋歡作樂,直到幾月後,李陵才開始了他又一次穿越!這次是去商周時期!

    為什麽不回去數百萬年前的原始人世界呢?李陵的華夏民族“贏在起跑線上”領先世界幾百萬年的天大計劃還沒有完成呢?

    剛剛立了神像便意外被紫雷劈回來了!實在是他手中的封神牌在那裏“興風作浪”太招搖了!至於他原本還要在那裏培育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五穀雜糧的事情,就此作罷吧……

    再說李陵這次選擇,從原始社會向奴隸製社會進發——夏商西周……

    夏朝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公認的第一個朝代,標誌著中國曆史的開始,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開端。

    當然了,還有個比夏朝更為久遠的虞朝,但根據現在的考古學來說,連夏朝的存在證據都還沒有完全的找出來,更別說虞朝了!

    李陵在穿越之前,好好讀了一把曆史,這才知道:

    大禹傳位給其兒子啟後結束了傳統的禪讓製,從而確立了世襲製,夏朝由此建立,華夏的“夏”就是由此而來。

    不過這時候的夏朝,一般認為是由多個部落所組成的聯盟,處於新石器後期青銅時期的開始。不過李陵對此一點都不熟悉,就連夏的各個首領都一點沒印象。

    比如大禹——子啟——太康——到這裏有個名人“後裔”奪取政權,但並沒有稱王,太康的弟弟中康被他推舉為王——少康,是中康的孫子,精通謀略武功,一步步的將夏朝政權重新奪回到手中,被夏朝人所擁護,被認為是夏朝除了大禹之後最為優秀的君王。

    在這期間,東夷族已逐漸和夏族通化,後來發生了“孔甲之亂”事件,導致夏朝國力急速下降,夏朝內亂不斷。

    此後經予——發——桀,夏亡。

    桀,就是曆史上那位有名的暴君,他尚武,其自身繼位健壯,不似其他帝王身體虛浮。

    桀在位時,民眾苦不聊生,後來商部落首領湯率兵大肆進攻夏,經曆多次戰爭之後,桀被殺,大夏王朝正式滅亡。

    其實夏朝在學術上是被大多數人所不承認的。

    “其實夏朝在學術上是被大多數人所不承認的?”李陵時常念道這句話,然後果斷放棄了去華夏文明的開端“夏”,並寫下“到此一遊”明晃晃經典語錄的念頭。

    當然,李陵才不會告訴別人,他是因為對夏不熟,才放棄的,不像後麵的商,那裏他比較熟悉,比如紂王啊、薑子牙、妲己啊,咳,當然,最重要的是妲己,聽說她有九條尾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陵真想穿越過去掀開她的裙子,看看她羞羞的屁屁後麵……咳,不能說不能說!

    根據李陵的了解:夏之後就是商了,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但卻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製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當時,夏朝的一個方國也就是商國,他的君主叫“商湯”,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曆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

    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帝辛,也就是周人稱呼的商紂王。

    “這個我熟悉!”李陵在心裏舉手示意道。

    一部《封神榜》讓李陵對商紂王仰慕已久啊,什麽酒池肉林,什麽狐狸精妲己?什麽三十五年方能建成的鹿台?

    就拿酒池肉林來說吧,顧名思義就是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大塊掛在樹林裏,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遊玩,一邊隨意吃喝。

    可以想象,在那個時代人民連吃飽都吃不飽,肉類是十分珍貴稀少的食物,而酒就更稀有珍貴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紂王竟然能“奢華”如斯,看了讓人倒吸一口冷氣啊!

    “嘶”這是李陵的倒吸一口的聲音,當然羨慕嫉妒恨居多。

    聽說,酒池肉林中還有許多紂王從全國收集來的美女,不穿衣服在其中嬉戲玩鬧——困了累了就喝紅牛,咳,不,是喝酒池中的酒,餓了就吃樹上掛的肉,閑了可以啪啪鼓掌……

    “就你了!”李陵決定他也來荒唐一把,當然是要附身紂王了。

    在天庭他要保持威嚴、英明的形象,到了商朝那他就可以“為所欲為”了!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穿越!”李陵發布命令說道。

    剩下的就是混沌的事情了,一站式服務,就是貼心啊!

    “轟……”

    電閃雷鳴,霞光萬道,天生異象,地湧金蓮……

    當然這些都沒有,一站式服務,李陵閉上眼再一睜開眼就到了殷商了,中間過程當然是——導演剪掉了!

    言歸正傳,李陵睜開雙眼一看:

    瑞靄紛紜,自己正在一處金鑾殿上,而且是端坐的君王,不是商紂王是誰?

    但見下方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左右分列文武百官。一座座金爐中放著名貴的檀香,在悠然噴吐著沁人心脾的幽香,一縷縷蘭麝氤氳繚繞四周。

    “鎮定鎮定!”李陵心中自我安慰道,這都不是第一回穿越了啊。

    第一次附身關羽還好,靜坐軍帳;第二次附身原始人,一出現差點被煮了吃,咳,有點心有餘悸;第三次,就是這一次了。

    “先接受記憶再說……”李陵緊閉雙眼開始看“電影”。

    駕輕就熟,熟能生巧,良久之後李陵輕鬆完成紂王與他的記憶交接。

    不,不,不是紂王!而是帝辛!帝辛就是李陵的現在身份。

    “原來我叫帝辛啊,真夠操丫蛋的!這都是周人搞的鬼,氣死我也!”李陵憤慨不已道,“說好的酒池肉林呢?”

    當然,或許最主要的是,這裏沒有他想“見識”的酒池肉林!至於名字的是那簡直是——當然也是忍無可忍的:

    帝辛是商族人或者說是商國的人對自己國君的叫法,因為國君的名字就叫辛。按照現已發現的甲骨和史書的資料來看,商王朝的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幹命名的。

    而商帝國的人在稱呼君主時,便是在名字前加一個帝字,如帝祖甲、帝文丁、帝太丁、帝武丁等等。

    商人之所以將自己的君主稱為帝,而不是像夏王朝一樣稱為後,這是和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關。在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後,集王權、神權於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滅夏之時,按《尚書》的說法,是打著天命的大旗的。

    天命為什麽在商湯一邊,解釋起來有些費力。因而自商湯起,經不懈努力,終將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

    商人尊自己的祖先為帝夋——據現代人考證,即帝嚳,即三皇五帝中的一帝,在《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由於祖先是天帝,主管一切神靈,而商朝國君就是天子了,因而護佑商人便順理成章。而且,曆代商王死後,都要回到祖先身旁,“在帝左右”,成為溝通人間和上帝的橋梁和紐帶。

    因此,後代會象尊敬祖先一樣,將逝去的先王亦稱為帝,既然死後為神為帝,因此在人間的稱為便是帝某。(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商王稱號》)

    商紂王,或紂王,則是周人侮辱、蔑視性的稱呼。周國沒有滅商之前,稱之為“天邑商”、“天裔商”、“大邑商”,而周滅商之後,亦稱之為“大邦商”、“大國”,而周自稱“小邦”。

    周王滅商後,因殷商人眾多,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而徹夜難眠,周武王英年早逝,除戰爭創傷外,恐怕憂心忡忡、苦悶煩躁亦是重要原因吧。

    周王稱為天子是後世的事,至少在西周尚無此類證據。周王朝自古公亶父、王季曆、文王昌、周武王發所延續下來的稱王的習慣,被其不自覺地用到了帝辛的身上,因而才出現商紂王、帝紂這些滑稽的稱謂。

    再說酒池肉林,李陵是不學無術啊,酒池肉林是夏桀的傑作啊!

    著名的桀,人家本名是癸,桀是取而代之的商人給他加上的稱號,專門是在身死後繼續惡心人用的。

    這一點紂王的稱呼,也是不冤啊!大鬼不說小鬼了!

    作為華夏族的第一王朝的末代君王,癸想玩出點新花樣破破曆史記錄還是很輕鬆的,不過他還真是很會玩。癸估計是個實誠人,從來不搞虛的,玩的都是直接露骨。

    他建立一座“夜宮”來滿足自己的夜生活和感官需求,聽聽這名字與後世那些帝王宮殿取的那些文縐縐、又故弄玄虛的名字相比是多麽的坦蕩啊,想幹嘛就直說嘛。

    癸在夜宮裏挖了一個私家泳池,裏麵灌滿了美酒,在那個任何事物都很缺乏的時代酒一般就是最好的奢侈品了,然後召集全國的美女在酒池旁大搞天體運動,又是丟手絹又是捉迷藏,便是所謂酒池肉林。

    滿眼望去全是自己的最愛,渴了有瓊漿累了有美人,能聞能遊能喝能賞能抱,所有享受的欲望同時滿足,豈不美哉?

    很可惜這位窮奢荒淫的癡漢首開階級矛盾爆發的先河,國人甚至恨不能與他同歸於盡,這樣的政權遭到外敵時自然被所向披靡,一潰千裏。

    “沒有酒池肉林就算了,我的妲己哪去了?”附身紂王的李陵臉都綠了!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紂王鼎鼎大名,還是按周人的稱呼吧。

    於是李陵氣悶的撂挑子說道:“有事早奏,無事朝散。”

    這話說的溜啊,比溜冰還溜,或許是李陵本身看皇帝的電視劇看多了,也或許是紂王本身的記憶和習慣,說起來麻溜麻溜的。

    話未說完,隻見右班中一人出班,是商朝的宰相商容,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

    “臣有奏,明日是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進香!”

    “為何要拜女媧娘娘?”李陵本身和紂王一樣,腦子裏完全蒙逼啊。

    “女媧娘娘乃上帝神女,生有聖德:那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采五色石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報之。

    “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夙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商容奏道。

    “準了準了!”李陵心不在焉的答道。

    隨後便沒什麽大事了,李陵便在宮女的帶領下,悶悶不樂地走回自己的寢宮。

    “沒有酒池肉林,沒有美人妲己,了無生趣啊!”李陵恨不得自殺跑回大宋去,那裏畢竟還有著他諸多嬌妻美妾呢,那叫一個人生若夢啊!(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