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零章 金丹、食氣與胎息

字數:3292   加入書籤

A+A-




    因此在世人的印象中,真氣以及仙道長生,還都是虛無縹緲的啊,不如早期求仙理論——金丹派:

    求仙開始就是兩種辦法:一是吃藥,就是秦皇漢所用的辦法。

    第二種,是自我修煉。《莊子》說,有所謂“壽考之士”“吹呴呼吸”“熊經鳥伸”,以求長壽。也就是前些年現代流行的所謂“氣功”的老祖宗,這種方法,可以稱之為“內修術”。

    那麽,他們為什麽認為這些辦法能讓人長生不死、成為神仙呢?古人到底是怎麽想的呢?

    事實上求仙藥的理論,最初當是醫學理論的延續。迄今為止,人們的正常死亡,幾乎都是得病,得病需要吃藥,吃藥可以治病,於是有人就想,假如有一種藥,能夠讓人永不得病,自然也就不會死亡。

    這樣的藥,最初主要是中草藥。但是後來,人們發現,這些藥不行。因為它們本身就不能長生,被認為是漢代出現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說:

    “草木藥,埋之即朽,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焉能生人。”

    於是人們找到了黃金,還有玉等等,黃金不會敗朽,不用多說。至於玉,《淮南子·俶真訓》說:“鍾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徳天地之精也。”

    連帶被發現的此類藥物,還有雲母、石英等等,也都被後來的《神農本草》列為求仙的上品。

    然而黃金、美玉都非常昂貴,不易得到,於是有人就想到用其他藥物煉“金”,這便是煉金術的由來,金指黃金或同樣性質的一類東西。

    這些藥物中,最重要的,是鉛和汞。鉛和汞在燒煉中,會生成表麵上類似黃金的東西,而且它們還會變化:

    汞,也就是水銀,燒煉可以變成丹砂,丹砂燒煉可以變成水銀。

    鉛也一樣,燒煉中,會變成表麵類似丹砂或者黃金一類的東西。

    由於這兩種物質還會變化,於是也成為服藥者的服食對象,甚至是首選的對象。

    他們的基本理論是:吃什麽就等於把被吃的東西的性質轉移到了自己身上。也就是說:“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

    服食丹砂呢,就是把丹砂會變化的性質轉移到自己身上。我們看文藝作品中的神仙,都是不僅不死,而且會變化的角色。

    這種用鉛和汞煉成還丹、煉成黃金的方法,被稱為煉丹術和煉金術,主張服食仙藥、後來演變為服食金玉丹砂而求長生不死的,也被稱為“金丹派”。

    早期金丹派非常自信自己的做法和理論,他們幾乎是根本不理睬醫學的那些說法。

    早期的求仙理論,不知金丹派,還有內修派,與金丹派並行的。

    內修派的理論,見於《大戴禮記》《淮南子》《孔子家語》等書,它們都記載著:“……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穀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食草者”,就是牛羊等等;食葉者,蠶、粘蟲之類;食肉者,虎狼之類;食穀者,當然有人類,“智慧而夭”,很可憐;“不食者”和“食氣者”,指的都是烏龜。

    古人相信烏龜有特異功能,能預測前途,就是根據它的“不食者”或“食氣者”身份,他們認為烏龜不吃東西,隻是吞嚥空氣,於是他們就效仿它,企圖長壽,甚至長生不死。

    內修的辦法很多,效仿烏龜食氣,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種,這也是仙俠小說中練氣納氣士的根腳,此外還有所謂“辟穀”,房中術等等。

    這些通過自我身體鍛煉企求長生不死的方法,統稱為“內修術”。

    綜上,無論金丹派還是內修派,可想而知他們的長生術的結果:

    如果從戰國時代算起,幾百年過去了,內修的方法,“自謂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也就是說,本是想求長生,結果卻短命而死。

    那麽,金丹派又怎麽樣呢?

    秦皇漢武求仙藥的運動,是徹底失敗了。漢朝末年,社會上流傳著兩句話,叫做“金不可成,世不可度”。就是說,黃金是煉不成的,想長生不死是不可能的。這兩句話能夠成為諺語,足見煉丹或煉金術失敗程度之深。

    不過,實踐中的失敗,首先使內修派的方法和理論有了重大改變,由食氣到食元氣。

    魏晉時期,以“食氣”為代表的內修術,在方法和理論上發生了重大改變。最重要的改變,是把大口大口的呼吸,變為所謂像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稱為“胎息”。

    理論上,他們認為,以前的呼吸外氣,是弄錯了,食氣,應該是呼吸“內氣”,呼吸元氣。這種呼吸方法,要求修煉者盡量控製自己的呼吸,使之非常微細,微細到鵝絨放在鼻子前麵也感覺不到氣息的出入,認為長期這樣修煉,就可以使人長生不死。

    那麽,內氣為什麽就能使人長生呢?新的理論認為,這是因為像胎兒那樣,呼吸的是“元氣”,所以可以長生不死。

    那麽,什麽是元氣呢?元氣概念有人認為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天地未形……宇宙生氣……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天地生成論或宇宙生成論。其“宇宙生氣”,《太平禦覽》引為“宇宙生元氣”,所以有人認為這是元氣概念的最早出處。也有人認為元氣概念最早出現於《鶡冠子》的“天地成於元氣”,其意義都是指宇宙或天地開始的氣。

    由於元氣僅是開始的氣,所以和其他的氣相比,也沒有特別之處。劉歆造《三統曆》,說“太極元氣,函三為一”。

    王充作《論衡》,認為人從元氣出生,死後又複歸元氣。真到漢末王符作《潛夫論》,說“上古之世,太素之時。元氣窈冥,未有形兆。”

    《潛夫論》也都是指開始的氣,這算是樸素而粗陋的認知學說。(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