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一章 猛將兄跟了我吧

字數:3300   加入書籤

A+A-




    更神奇的發現是,勸進漢中王的11人大名單裏居然沒有安漢將軍糜竺,糜竺代表著徐州幫,且他的排名一直緊隨諸葛之後,“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見《糜竺傳》。

    另外還有一個元老也沒有出現在這個11人大名單中,即在劉備被陶謙表為豫州刺史時加入集團的豫州人劉琰(豫州名士陳群將劉備始亂終棄),此人在諸葛時代成為車騎將軍,高掛縣侯爵位。

    因此可見,糜竺和劉琰的弱化,在諸葛的眼中代表著豫州幫和徐州幫必須排在涿郡幫和南陽幫之後。

    再則,劉封和南陽係武將都是謹小慎微的諸葛心中的噩夢。劉表時代,南陽幫甘寧的表演讓大家目瞪口呆;魏延在進軍成都的路上表現怎麽樣,史料不明,但霸氣外露是肯定的。

    鋒芒畢露的小字輩劉封敢欺負大氣側露的東州幫武將孟達(魏文帝善孟達之姿才容觀《劉封傳》),盡管劉封還不是南陽幫的。

    諸葛出山以後,蜀漢集團內部派係之間的矛盾就逐漸體現出來了。魏延的耿直,劉封的剛猛尤為諸葛所不喜。

    因此諸葛覺得很有必要先打壓南陽幫武將們的上升勢頭,諸葛遂建議劉備先行抑製南陽幫武將黃忠,但說出來的話卻走調了,一向喜歡豪爽武人的劉備不以為然。

    或許陳壽也覺得諸葛此舉不爽,遂決定將趙雲提升,與四大上將五人並傳,成為演義中五虎上將的理論來源。

    回說黃忠見義勇為,幫助李陵打發走此方一霸方圃之後,李陵與黃忠相談甚歡,這時他已經猜到十有八九是黃忠給兒子治病到處求醫才來到長沙,但他為了引出此時,明知故問黃忠。

    黃忠一聽這話整個人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歎了一口氣這才說道:

    “不瞞公子,犬子得了重症,咳嗽連連,有時連血都咳了出來,黃某這才在荊州四處求醫,隻是尋遍了名醫,皆曰:此症無法治。可黃某半生就這一子,為了他,家裏已經快徒見四壁了。”

    李陵一聽,暗道果然如此,同時心下也因此已經有了收服黃忠的計策。

    “哦?我給你引見一人,醫術之高,世所罕見,令郎之病治愈有望。”李陵如此說道。

    黃忠一聽大喜,並且非常上道地忙彎腰作揖打拱道:

    “如若能治好小兒之病,黃忠這一身倒有幾分蠻力,倒可賣於公子家,奉公子為主!”

    李陵一聽,臉上都笑出了玫瑰花,謙虛道:“不急不急,先治好令郎為要。”

    李陵向黃忠要介紹的這位名醫,確實名不虛傳而且更是流傳千古。東漢末年有三位名醫大家,他便是其一。

    東漢末年,人才輩出,如果天上掉下來一塊隕石,能拍死一大片謀士、武將,這且不說,在醫學領域裏,也誕生的三位傑出醫學家,對後世影響深遠,史稱“建安三神醫”。

    第一,首推醫仙董奉:

    “桃花漫說武陵源,誤殺劉郎不得仙。爭似蓮花峰下客,栽成紅杏上青天。”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異,侯官縣董墘村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人,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輕時,也當過幾天弼馬溫類的小吏,小官最難做,老百姓和上級都把你當狗看,董奉受不了,就辭官歸隱了,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麵練功,一麵行醫。

    董奉曾經救過交州太守士燮的命,“燮嚐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頭搖之,食頃,即開目動手,顏色漸複,半日能起坐,四日複能語,遂複常。”

    董奉因為用醫術使停屍三天的士燮起死回生,創造了醫學上的奇跡,從而獲得了“醫仙”的稱號。

    士燮留董奉在他府中居住了一段時間,後來士燮陰謀反叛朝廷,無意中被董奉得知,因為擔心董奉泄漏其密謀,便欲殺人滅口,董奉用道家氣功佐以中藥裝死,騙過士燮後逃走。

    也有說法是董奉為了婉拒士燮的挽留而裝死,士燮將他安葬。後來士燮聽說江湖上有個醫仙董奉,便挖墳掘墓,發現棺材裏不見了董奉的屍體。

    董奉又被譽為“杏林始祖”,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廬山下隱居,繼續行醫,據《神仙傳》卷十記載:

    “君異居山為人治病不取錢,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

    董奉看病不收錢,小病看好了,病人或家屬到山上董奉承包的地裏種一棵杏樹就行了,重病看好了,種五棵。

    於是十年種了十萬多棵,那得治好多少的病人!據說杏子成熟時,董奉讓人拿糧食來換取自助采摘的杏子,然後再把糧食施舍給沒飯吃的人。

    根據董奉的傳說,後世醫生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以“杏林春暖”、“杏林高手”、“譽滿杏林”等來稱頌醫家的高尚品質和精良醫術,以“杏林之家”來形容醫學世家。

    《真仙通鑒》載:“奉在人間百年,其顏色常如三十許人。”可見他掌握了道家養生的技巧,獲盡天年。

    第二便是醫聖張仲景:“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在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為長沙太守,類似今天湖南省高官)。

    官不小,事務也繁雜,但是他喜歡治病救人,一天不看病人手就癢癢。張仲景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這兩天不管理公務了,讓有病的老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望聞問切,仔細為群眾診治。

    長沙太守的衙門大堂就這樣成了醫館!當官的在衙門裏看病,張仲景大概是曆史上唯一的一個。

    “大兵之後,必有災年”。東漢末年,戰亂頻繁,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前後達5次之多,一些市鎮很快就變成了空城,其中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約占七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