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愁上心頭

字數:5062   加入書籤

A+A-


    翌日,風和日麗,偌大的紫禁城中卻到處彌漫著愁悶的氣息,生生的蓋過了禦花園的鳥語花香。

    全國各地各種噩耗如同雪花一般飄進了文華殿,按下了葫蘆又浮起瓢,不是民變就是天災,批閱奏折的崇禎帝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早朝的時候,崇禎帝原本打算不顧群臣反對力排眾議,通過無黨派楊嗣昌提出的練餉,誰知道他苦苦準備一夜的說辭根本就沒有派上用場。

    那些一貫跟他唱反調的東林黨大佬們紛紛當庭表態支持,群臣口徑更是空前統一,破天荒的全員支持崇禎帝開征練餉的舉措。

    因為開征練餉根本就沒有動東林黨等當權派的利益,動的是農民的利益,就是再翻一倍他們也沒有意見。

    開征練餉最高興的就是東林黨,隻要朝廷開征餉銀就得用他們的人,這是一道崇禎帝和楊嗣昌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坎兒。

    一眾東林黨人紛紛摩拳擦掌,雁過拔毛的他們豈會放過這發財的大好時機,哪裏還顧得上這是不是國難財。

    自打崇禎帝當政以後東林黨人簡直爽爆了,好日子就跟爐膛裏的旺火一樣,嗖嗖的往上直竄,越拔越高。

    先是反攻倒算弄讓死對頭閹黨萬劫不複,緊接著開啟忽悠模式,忽悠崇禎帝免去了各種商業稅收。

    東林黨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一邊利用手中的權利給自己量身定做各種福利待遇,一邊卻一毛不拔,變著法的給自己減免稅負,把負擔轉嫁到農民身上,激化社會矛盾,根本就不管他們是否能承受的了。

    占據大量社會財富的東林黨在楊嗣昌的眼中就是逃稅黨,盡管有崇禎帝的支持,可他一個孤家寡人哪能幹的過一個凶惡的團夥。

    崇禎帝也煩透了朝堂上拉幫結派一家獨大的東林黨,他有意識的提拔楊嗣昌這樣的無黨派人士,可這連亡羊補牢也算不上。

    一來是東林黨已經做大做強無孔不入,二來是楊嗣昌這種無黨派人士在各派黨爭之中本來就被消滅的差不多了,能堪大任的更是鳳毛麟角,短時間內根本就形不成氣候,更遑論幹掉東林黨了。

    崇禎帝當了十多年的皇帝咂摸出滋味兒來了,他隱約的覺得自己被東林黨給綁架了。

    可說出去誰會信,堂堂一國之君怎麽會被臣子綁架,何其荒謬。

    崇禎帝覺得自打登基以來,除了開始以一己之力扳倒閹黨的酣暢淋漓之外,似乎就再也沒有過好消息,反倒是罪己詔跟不要錢似得下了不少,日子過得亂七八糟各種不順。

    更可氣的是以道德君子自居的東林黨還各種變著花樣的給他添堵,他說往西這幫煩人的家夥偏說往東,根本就不問緣由,不管是否對國家有利,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更讓崇禎帝火冒三丈的是,當你讓他們提出解決辦法的時候,他們卻引經據典各種聖人之言滿天飛說了半天卻沒有一點兒幹貨,最後把皮球替給崇禎帝,得出的結論是他的德行有問題惹才怒了上天,讓他自己反思,然後眼觀鼻鼻觀心。

    崇禎帝卻隻能自在龍椅之上強顏歡笑,他真想不明白大明養了幾百年的士,怎麽就養出了這幫玩意兒。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被文臣傷透心的崇禎帝躺在鋪滿錦被的龍榻數度暗自流淚。

    他越來越相信以前自己討厭的閹黨,甚至有些懷念魏忠賢在的日子,他後悔沒有聽哥哥朱由校的遺言——重用魏忠賢,做個好弟弟了。

    事到如今,他才體會到朱由校的深意,讓他用閹黨平衡文臣勢力,避免出現文臣一家獨大而失去控製。

    可自打他決定扳倒閹黨的時候就落了下乘,皇帝應該是超然世外的,世上哪有賣後悔藥的。

    天亮收拾龍榻時,崇禎帝的貼身太監王承恩曾經見過錦被上淡淡的斑斑淚痕,隔著厚厚的黃帳,他都能感受到主子爺的哀傷。

    盡管是春天,可崇禎帝的心中滿是不可言說的夏日才應該有的苦悶,他就跟吃了黃連的啞巴一樣有苦說不出。

    批閱完奏折和擢升熊楮墨、賀人龍的走著後,在王承恩的再三勸說下,勤政的崇禎帝乘坐龍攆來到了紫禁城後麵的煤山。

    這是崇禎帝少有的離開紫禁城,內心滿是苦悶的他根本無心賞玩那些精心準備的奇花異草。

    在明媚的刺眼的眼光下,他垂首思索著國事,信步在園子裏逛著,不知不覺間來到了煤山之下,抬頭猛然間發現了一排十六棵鬱鬱蔥蔥的槐樹。

    尤其是最後那跟棵歪脖樹格外的引人注目,彎曲的主幹不高不低,恰好跟崇禎帝一般高。

    他伸手摩挲著粗糙冰涼的樹身,心中思緒萬千,倏忽間感覺自己就是這棵歪脖樹。

    崇禎帝的眼角滑過一滴不易察覺的淚水,觸景生情的他滿是傷感的問道:“王承恩,你說這棵樹以後有人砍嗎?”

    垂手而立的王承恩連忙抬起頭,打量著眼前水桶粗細的槐樹,捂著嘴笑道:“主子爺說笑了,這樹彎彎曲曲當不了大梁做不了家具,還硬的跟石頭一樣,誰閑來沒事兒砍棵歪脖樹啊!”

    崇禎帝心頭一顫,出神的望著眼前的歪脖樹,歎了口氣,小聲說道:“總會有用的……”

    王承恩見崇禎帝心情低落,有意逗他開心,抖機靈道:“有什麽用,除非上吊,這枝幹粗的能吊倆奴才這樣的,哈哈……”

    說著他踮著腳尖抱住了那彎彎的枝幹,雙腳離地做了個吐舌頭的鬼臉。

    崇禎帝眼圈一紅,摩挲了一把眼前的歪脖樹,近似無聲的呢喃道:“祖宗保佑,但願沒有哪一天!”

    傷感到極點的崇禎帝從神武門回到紫禁城後,直接去了坤寧宮找與他患難與共的皇後周嫣去了。

    皇後周嫣的那溫暖的胸膛能撫慰他滿是創傷的心靈,也隻有在乾清宮他才能體會到家的溫暖,暫時忘卻諸般煩惱。

    周嫣符合一個國母的各種苛刻要求,端莊賢淑她總是有使不盡的法子,在崇禎帝沮喪的時候讓他重拾信心。

    翌日,離開乾清宮,崇禎帝又成了那個剛登基時信心滿滿的皇帝。

    盡管大明帝國已經出現了大廈將傾的苗頭,可崇禎帝的心中依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周皇後替他掃盡心中的陰霾,他再次固執的覺得隻要自己勤政愛民就會力挽狂瀾於既倒,一切事情就會向著好的方向改變,天就會受感動。

    崇禎帝給自己定位是成為大明的中興之主,他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幹的,當一天和尚還撞一天鍾,更何況是皇帝。

    這個大明最可憐的人不知道他做的越多,大明滅亡的便越快。

    當明媚的朝陽射入文華殿,批閱完的奏折堆成了一座小山,他咬著筆頭望著窗外嘰嘰喳喳才起的小鳥兒微微一笑,有了百世不祧之廟的太祖、成祖,他的心裏再度幻想起那個神往已久的世祖廟號來。

    甘肅鎮,洪水城中熊楮墨的心情卻糟糕到了極點。

    先是被打殘了的豪格變了心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學起了孫承宗在遼東用的那一套,在甘州城和嘉峪關閉城不出高掛免戰牌,擺出了一副跟大明耗到死的樣子。

    接著是賀人龍不知道給李棲鳳的叛軍灌了什麽迷魂湯,竟然招降了一萬多叛軍,加上先前的舊部他的實力不減反增,反而壯大到了兩萬多人。

    昨日的叛軍搖身一變,竟然又成了吃皇糧的官軍,道不出的諷刺。

    邊軍的戰鬥力不是民賊可比的,賀人龍這支拚湊起來的部隊像極了草原上的鬣狗群,隻要逮著就會惡狠狠地給熊楮墨這隻獅子一口。

    又一次甚至跟甘州城裏的清軍裏應外合,差點把前去攻城的熊楮墨率領的部隊給包了餃子。

    賀人龍用一次又一次的襲擊,成功攪亂了熊楮墨趁豪格未站穩腳跟消滅敵人的策略,徹底讓他費盡心機精心製定的諸般策略胎死腹中。

    洪水城,守備府中。

    熊楮墨的拳頭重重的錘在了桌子上,他恨不得生吞活剝了襲擾的賀文龍,怒道:“我要是遊擊將軍就好了,那樣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擴編,手裏有了充足的兵員,哪裏還用受這鳥氣。”

    王叔遠歎了口氣,愁腸百轉的說道:“兵工廠連軸轉,三個月已經生產了八千支魯密銃了,隨時可以成軍。

    哎,可惜咱們還沒有強大到單挑一個帝國的地步。驅除韃虜是好事兒,可當今聖上鐵定不會領咱們這份兒情,更不會給咱們擴編的機會。”

    王破瓢五內俱焚,他憤怒的說道:“賀人龍這個狗日的,他也不攻城了,一味地襲擾出城的部隊,像隻拍不死的蚊子左一口右一口的煩死老子了。

    麻辣隔壁的,別讓太爺我逮到他!”

    一直一言不發的盧象升托著下巴似乎想到了什麽,他咳嗽一聲說道:“這梁子算是結下了,不過我倒是覺得賀人龍在等著什麽,我隱約的覺得他搬了救兵,你們難道沒發現他的膽子越來越壯了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