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未平
字數:4506 加入書籤
立誌做個中興之主崇禎帝奮發圖強,每日批改各地奏折到淩晨1~2點是很常見的,每日早朝必到,比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還要勤政。
自打崇禎帝登基後文臣們的心情是越來越的複雜,他們甚至一度懷念起駕鶴西遊的天啟帝來。
文臣們表麵上希望皇帝能夠勤政,定期召見群臣,但遇上崇禎帝這種滿足他們要求,對政務真正感興趣的皇帝,並且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下來的皇帝,他們的心中反倒產生了極大的抵抗情緒。
因為皇帝一旦親政,勢必會把多年來劃分給朝臣的那一部分君主權利收回。
遇上了勤奮的崇禎帝,原先為了貫徹“君逸臣勞”的原則,形成的由內閣擬旨和由司禮監批朱這一套位皇帝代勞的製度隨時麵臨著土崩瓦解的習慣。
自打有內閣起,內閣的票擬雖然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建議,但是深受朝廷的尊重,除了極個別的情況,大明朝的曆任皇帝基本上連看都不看就照批。
但,崇禎帝不走尋常路,不但仔細閱讀一切本章和票擬,還時不時的對票擬提出修改意見,駁回內閣重擬。
這讓當慣了大爺的文臣們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他們覺得崇禎帝的手伸得太長了。
崇禎帝這哪裏還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分明是真把他們當孫子了啊。
卯時初刻(5點),午門上的鼓聲準時響起,坐在禦座上的崇禎帝趁著朝臣未至偷偷地打了個哈欠。
本應該是早朝的時間,文華殿外往日熙熙攘攘的金水橋卻是空空如也。
皇帝來了,文武百官卻沒來,鴻臚寺唱禮的鳴讚官手作無措的站在文華殿前,焦急的望著午門,年輕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突發狀況。
崇禎帝的自尊心受到了強烈的刺激,他冷笑一聲,“罷朝,給朕的下馬威嗎?”
自打熊楮墨逃跑後的第七天,禮部尚書姚明恭就在暗中鼓動群臣聯名上奏,上躥下跳的要求崇禎帝重新點選狀元。
王承恩眉頭緊皺,義憤填膺的說道:“主子爺,他們這就純屬小題大做,奴婢看點狀元是假趁機發難是真!”
崇禎帝的嘴角一陣抽搐,他極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朕,讓你暗中調查這件事情,可有眉目了?”
王承恩不敢怠慢,連忙躬身說道:“回稟主子爺,有眉目了,隻是奴婢的調查結果同錦衣衛和東廠的有些出入,不知……”
崇禎帝見王承恩麵露難色,揮了揮衣袖不悅道:“但說無妨,朕赦你無罪。”
王承恩得了應允連忙走到崇禎帝的身邊,附在他的耳邊悄聲說道:“主子爺,東廠說文臣要趁機發難不假,禮部尚書姚明恭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當左右急先鋒,首輔薛國觀坐鎮指揮也不假,但是,據奴婢調查,陳新甲暗中去過東廠。”
那聲音細若蚊吟,周圍垂手而立的小太監們雖然暗中豎起了耳朵,可根本就聽不見二人的交談。
崇禎帝最厭惡的就是官員黨同伐異,這讓他無時無刻不麵臨被架空的危險,外臣私交內臣更是犯了他的大忌。
王承恩雖然沒有明說,崇禎帝也知道陳新甲去東廠見得是東廠掌印太監王德化。
“有意思,一環套一環,你覺得他們如此費盡心機,為的是什麽?”
王承恩看了看左右,四周的太監和宮女們立刻垂下了頭,他再次附在崇禎帝的耳邊悄聲說道:“奴婢覺得薛國觀圖的是名和利,要的是文官的支持。另一方所圖,請主子爺恕奴婢愚昧。”
崇禎帝想起了剛從信王府入主紫禁城的那個夜晚,麵色鐵青的悄聲說道:“暗中給朕查清楚!”
王德化如此煞費心機是在為周延儒的複出鋪路,他和周延儒把崇禎帝當成了劍,覺得時機成熟的他們要接著狀元郎熊楮墨出逃的風波,趁機除掉薛國觀這隻複出之路上的攔路虎。
一個蘿卜一個坑兒,隻有除掉內閣首輔薛國觀,周延儒這個前任首輔才能鼓動朝廷舉薦自己,趁勢複出。
前去勸說群臣早朝的小李子無功而返,急匆匆的趕了回來,跪在地上焦急的說道:“主子爺,群臣跪在午門外死活不肯早朝,禮部尚書姚明恭說您要是不肯答應重點狀元,他們就跪死在午門外!”
崇禎帝從龍椅上緩緩起身,伸了個懶腰,“他們願意跪就讓他們跪好了,回乾清宮!”
以薛國觀為首的朝臣抱著必勝的決心同崇禎帝較上了勁,他們洋洋自得的以為全體朝臣跪在午門外用不了多久就會逼迫崇禎帝做出妥協。
國本之爭這個成功的光輝案例在前,朝臣們樂觀的以為崇禎帝再擰也擰不過他爺爺萬曆帝。
畢竟崇禎帝就是三頭六臂一個人也管理不了偌大的帝國,執行起來終究還得靠他們文人。
然而,到了正午時刻崇禎帝也沒有鳥他們,直接把他們給晾在了一邊,既不跟他們談,也不給他們台階下。
高低立判你,崇禎帝一個冷處理就重新奪回了話語權。
饑腸轆轆的文武百官這才發現低估了崇禎帝的自尊心,這尼瑪工程量也太大了,他們早晨沒吃飯呐。
騎虎難下的文臣們叫苦不迭,這根預想中在午門外象征性一跪就拿下崇禎帝的劇本差了十萬八千裏啊。
文臣們騎虎難下,他們的心情就像吃咖喱吃著吃著發現摻了屎一樣。
沒辦法,自己拉的屎哭著也要吃下去,隻能幹跪到紫禁城打烊。
翌日,文臣們慫了,午門早朝的鼓聲一響,他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忙不迭的魚貫而入。
君臣心照不宣,提都沒提昨天的事情。
就在崇禎帝以為熊楮墨的事情翻篇的時候,他發現壓根兒不是那麽回事,這幫狗日的改變了鬥爭策略。
兵部尚書陳新甲站出來舊事重提,率先開炮,逼著崇禎帝重新點選狀元。
禮部尚書姚明恭連忙跟上補刀,引經據典吧啦吧啦一大堆,搬出二百九十九個貢士來壓崇禎帝。
朝臣們按照預定好的劇本開始了他們的表演,氣的崇禎帝的臉都青了。
首輔薛國觀最後站出來做總結,用天下的讀書人來給崇禎帝施壓。
滿朝文武配合的天衣無縫,簡直不要太六。
崇禎帝咬緊牙關不鬆口,死活不同意重選狀元。
朝臣們據理力爭,死活不管遼東戰亂。
雙方都不肯作出讓步,君臣之間的關係再次空前緊張起來。
下了早朝,光時亨氣勢洶洶的領著五成兵馬司的官軍殺向了永定門外老秦爺的粥廠,昨日在午門外幹跪了一天崇禎帝也沒給說法。
他要出一出心中的惡氣,誰讓秦商同熊楮墨有關係呢,曾經有關係也是罪,活該他們倒黴。
秦商的粥廠已經在永定門外擺了半個月,聚集在北京城外的數萬災民幾乎都來吃了一個遍。
正在施粥的老秦爺看見光時亨心裏冷笑一聲,“熊公子預料的沒錯,等了你一個多月,你個狗日的終於來了。”
他放下粥勺,淨了淨手,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光大人您來了,小老兒有失遠迎,敬請諒解!”
“滾開,你算是個什麽物件兒!”
光時亨一把推開老秦爺,大步流星走到粥棚桌前一把就撅折了兩雙筷子。
老秦爺連忙擋在粥棚前,滿臉通紅的說道:“光大人,施粥是惠民工程啊,搗亂會讓世人唾罵的。”
排隊領粥的災民們看見城中突然來了數百官軍不由得一陣騷動,紛紛向後退去,生怕惹上官司。(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