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水泊梁山
字數:3433 加入書籤
按照龍嬌的說法,這一次的百萬彗星期爭霸賽,首先要進行預選賽。
地點就在梁山泊。
周浪也不是特別清楚為什麽,地點會選擇在這裏,不過,既然是這裏也就如此了吧。
梁山泊,文獻中也作梁山濼,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占地麵積3.5平方公裏。
梁山泊(讀作pō一聲),據有關資料記載,從五代到北宋末,滔滔的黃河曾經有三次大的決口,滾滾河水傾瀉到梁山腳下,並與古巨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號稱“八百裏梁山泊”,即《水滸傳》中所描繪的“港汊縱橫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裏”的梁山泊。
當年梁山好漢正是憑水泊天險“嘯聚山林、築營紮寨、抗暴安良、殺富濟貧、替天行道”,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俠義故事,一部《水滸傳》名揚天下,水滸英雄舉世聞名。
唐宋時黃河多次潰決,形成港汊縱橫,山水交錯的八百裏水泊,梁山成為湖中的孤山。《水滸傳》第十回、第十一回這樣描述梁山水泊:
“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縱橫河港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裏……山排巨浪,水接遙天……阻當官軍,有無限斷頭港陌。遮攔盜賊,是許多絕徑林巒。鵝卵石迭迭如山,苦竹槍森森如雨,深港水汊,蘆葦蕩蕩……斷金亭上愁氣起,聚義廳前殺氣生……”
如今,地質變遷,孤山梁山的景色又再一次出現。
周浪算是來的早的,與龍嬌在遠處,看著水中的孤山。
“此地竟然不能飛行?”周浪有些驚訝,他試著飛,卻根本就飛不起來。
龍嬌道:“這裏有大能者布置下了禁空領域,我們自然是無法飛行了。”
梁山在山東西南部,本名良山。
因漢文帝之子梁孝王在此圍獵,死後葬於山麓,故名梁山。
梁山由四主峰七支脈組成,主峰海拔200米。
曆史上與梁山為鄰的黃河多次決潰,水匯山麓,圍成大澤,水麵遼闊,形成“八百裏水泊梁山”。
北宋末年,宋江廣結英雄豪傑,憑借水泊天險,劫富濟貧,聲震天下。待《水滸傳》一書問世,梁山遂名聞天下。
這和寒山寺因唐詩《楓橋夜泊》而名揚宇內一樣。
梁山西臨黃河,東連京杭大運河,北瀕東平湖,南近牡丹水鄉的菏澤,湖河相通,水源充足,山水交錯,氣勢龐大。
龍嬌道:“此刻,距離約定的日期,還有些日子,我們現在附近逛一逛吧。”
周浪點頭,道:“好,不過,我看附近竟然也沒有什麽變異獸,這是怎麽回事?”
龍嬌道:“這裏附近,已經算是聖人專門圈起來的了,在這裏,平時沒有什麽變異獸,等到了日期開始的時候,便會出現一大群等待我們宰割了,到時候會有另外的規定的。”
周浪點頭,便與龍嬌一起觀察周圍的景色。
梁山範圍內文物古跡眾多,如水滸寨、杏花村、演武場等起義軍遺址,星羅棋布。
曆史滄桑,峰巒間好漢的蹤跡仍曆曆在目,宋江寨、忠義堂、斷金亭、黑風亭、石碣亭建築,花榮射雁、雙雄鎮關、林衝雪夜上梁山等塑像及範曾先生《水泊梁山記》、試刀石、練武場、宋江馬道等幾十處遺跡、遺址無不喚起遊人悠悠的思古之情,帝子遺碑,梁山疊翠,法興夕照,蓮台春色,石井甘泉,堪稱五大勝景,其古跡尚存,典雅壯麗。
這裏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由最初是幾千人,迅速增加到了數萬人,這些都是彗星期武者,一下子出現這麽多,確實讓周浪震驚不已。
“還真是華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啊。”周浪咋舌不已。
兩人現在在摩崖石刻觀看,梁山北麓登山處旁邊的懸崖峭壁上有眾多摩崖石刻,集中了當代書法大家的上乘之作,如舒同先生的“水泊梁山”,費新我的“草莽名山”,範曾先生的“水泊梁山記”,成為上梁山的重要景觀,其右側有一座魯智深、武鬆石雕,稱“雙雄鎮關”,把守著入關山隘。
一關二關
梁山有三關六寨之說,梁山一關為木質結構,柵欄形式,有濃鬱的山寨特點,也是進入梁山的第一道屏障,根據《水滸傳》第七十回描寫,第一關由解珍、解寶兩頭領駐守在此。壁壘森嚴,雄渾壯觀。
當走進這條雜草陳槐,曲折逶迤的古寨道,就會從這荒野的氣息中,領略出當年好漢嘯聚山林,八方共域,異姓一家,豪放不羈,快活灑脫的綠林生活情景。
落在山勢險峻,穀深崖陡、植被茂密的雄偉攔穀建築就是“二關”,當年由魯智深、武鬆兩位頭領把守,該建築為邊關哨卡式建築,寨牆和大門為全石結構,因為受環境、條件限製,當年義軍用幹碴砌壘,占地麵積200多平方米,長40餘米,高8米,寬3.5米,該建築卡穀而立森嚴壁壘,旗掩霸寨,當年由插翅虎雷橫把守。
兩人來到這裏,發現這裏有發生了衝突的武者們,他們打鬥起來,竟然也是跟外界有些區別。
到了彗星期,隨便一招,都可能改變地貌,令山河崩塌,而在這裏,受到了禁製的阻攔,也隻是造成了普通的環境破壞。
“還真是神奇的禁製啊。”周浪感慨一聲。
龍嬌隻是點頭,沒有說話,他們現在並沒有什麽戰鬥的想法,畢竟,現在還沒有正式開始,是一個不錯的熟悉環境的機會。
等正式開始之後,想要熟悉環境,都會變得比較麻煩了。
兩人來到了斷金亭下,斷金亭在梁山支脈狗頭山,西臨懸崖巨壑。
是當年林衝為納晁蓋等七好漢入夥,火並白衣秀士王倫的地方。
斷金亭名取《易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之意。
現已修複斷金亭,並在亭下修建108級登山石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