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沈嶽的建議

字數:6978   加入書籤

A+A-


    這是要剛到底的節奏?

    沈嶽嘴角浮現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我就喜歡這種正麵剛的選手。

    場上氣氛驟然凝固,包括馬君衡在內的所有人都低下了頭,時不時有人抬頭偷偷瞄一眼,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無一人發話。

    王、謝兩家,是官場上勢力最強的兩個家族,王憑之在王家的家族內部地位也很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王家在司徒府內的代表,哪怕是謝安在處理他時,也是顧忌頗多。

    司徒府內的絕大多數官吏,如馬君衡,都是官場老油子,按照他們的思維,眼下還是和稀泥的可能多一些。

    沈嶽麵色淡漠,沒有觀察謝安,更沒有看一眼王憑之,隻是靜靜盯著玉屏風上的雕龍畫鳳。

    他相信謝安針對這事,不管是用怎樣的方式,最終肯定會作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王舍人若是真的身體有恙,”謝安打開茶杯蓋,輕輕啜了一口,“那就先回家修養一段時間吧,順便靜下心來,好好修身養性。”

    “另外,通事舍人的差事,確實繁重了些,王舍人看樣子精力有些難以跟上。我過段日子就表奏陛下,給你另擇個清閑些的差使。”

    謝安最後的這句話不亞於一記驚雷,轟在所有人頭頂。

    這……這說白了,不就是要把王憑之從司徒府給轟走麽?

    所有人都一臉震驚:

    “請問諸位,我可以繼續解釋錢糧的問題嗎?”

    剛剛取得重大勝利的沈嶽就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向眾人問道。

    眾人齊齊點頭。

    “國庫中存糧,按一個士卒一日消耗三斤糧食計算,諸位可知足夠支用多久?”

    三斤糧食大小官吏們都能理解:士兵們運動量大,而且缺少其他種類的食物,一天吃三斤糧食不算誇張。

    所有人一齊埋頭苦算。

    “不用算了,夠十萬士卒吃將近十六個月。”

    沈嶽說到這,下麵正念念有詞計算的官吏齊齊舒了一口氣: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存糧還是挺樂觀的嘛。

    “不過,這隻是理論上的最好結果。”

    “真的和胡虜打起來,糧食千裏迢迢運到前線,中途豈能沒有損耗?負責運輸糧食的民夫就不用吃飯?況且這些糧食也不可能全部供應軍隊,朝廷在其他方麵豈能沒有糧食支出?”

    沈嶽一番列舉,最後給出了一個讓大小官吏嘩然的數字:把小麥以及各種雜糧全部算上,國庫裏的糧食,也隻能供前線軍隊用七個月!

    “此外,我這是把多年積壓的陳糧也算上了,實際上這些陳糧,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供應前線。”

    也就是說,實際上糧食連七個月都支持不了!

    “如此情勢,司徒如何不擔憂!”

    沈嶽向眾人問道。

    所有人都愣住了,腦海中出現了一幅幅恐怖的圖景:前線戰事正酣,國庫卻已空空如也。

    早已斷糧許久的己方將士個個麵黃肌瘦,防線陸續被敵軍突破……

    謝安也一臉凝重,顯然這番話說到了

    “要不……向百姓增稅?”

    馬君衡撚了半天胡須,試著提議。

    “路過集市田野,百姓皆麵有菜色,如何能再增稅?”

    沈嶽毫不留情駁回。

    “那糧食不夠該如何是好?你現在反對,難道能拿出更妙的方案?”

    馬君衡急眼了:眼下除了增稅,還有別的辦法?

    “很簡單,世家大族,帶頭捐糧,若有不從,捉拿問罪!”

    沈嶽一字一頓,擲地有聲。

    “哈……?”

    場下一片嘩然,人人都懷疑是不是耳朵出了毛病。

    在場大小官吏大多出身世家大族,簡直不敢想象有人會說出這樣的話:大晉王朝就是靠著世家大族建國的,何曾朝他們動過刀子?

    反對否決聲,登時響成一片。

    沈嶽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審視著眾人的反應,另有一番想法。

    明朝將亡時,崇禎帝曾讓官員貴戚出資充作軍費,結果響應者寥寥。

    結果李自成攻破北京,當初不肯出軍費的權貴們個個被抄了家,一個子兒都沒剩下。

    眼下的圖景,何其相似。

    “梁郎之策……”

    一直沒說話的謝安開口了,場麵頓時安靜。

    “甚好!”

    兩個字,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這……這不合理啊。

    要知道謝家就是頂尖的士族,如果真的這麽辦,豈不是司徒自己家就得狠狠出一次血?

    不過謝安接下來的話,簡直讓他們更跌破眼鏡了:“我們謝家,帶頭捐納十五萬石!”

    “嘩……”

    所有人同時驚呼:這……這尼瑪可是十五萬石啊。

    饒是

    這是要剛到底的節奏?

    沈嶽嘴角浮現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我就喜歡這種正麵剛的選手。

    場上氣氛驟然凝固,包括馬君衡在內的所有人都低下了頭,時不時有人抬頭偷偷瞄一眼,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無一人發話。

    王、謝兩家,是官場上勢力最強的兩個家族,王憑之在王家的家族內部地位也很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王家在司徒府內的代表,哪怕是謝安在處理他時,也是顧忌頗多。

    司徒府內的絕大多數官吏,如馬君衡,都是官場老油子,按照他們的思維,眼下還是和稀泥的可能多一些。

    沈嶽麵色淡漠,沒有觀察謝安,更沒有看一眼王憑之,隻是靜靜盯著玉屏風上的雕龍畫鳳。

    他相信謝安針對這事,不管是用怎樣的方式,最終肯定會作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王舍人若是真的身體有恙,”謝安打開茶杯蓋,輕輕啜了一口,“那就先回家修養一段時間吧,順便靜下心來,好好修身養性。”

    “另外,通事舍人的差事,確實繁重了些,王舍人看樣子精力有些難以跟上。我過段日子就表奏陛下,給你另擇個清閑些的差使。”

    謝安最後的這句話不亞於一記驚雷,轟在所有人頭頂。

    這……這說白了,不就是要把王憑之從司徒府給轟走麽?

    所有人都一臉震驚:

    “請問諸位,我可以繼續解釋錢糧的問題嗎?”

    剛剛取得重大勝利的沈嶽就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向眾人問道。

    眾人齊齊點頭。

    “國庫中存糧,按一個士卒一日消耗三斤糧食計算,諸位可知足夠支用多久?”

    三斤糧食大小官吏們都能理解:士兵們運動量大,而且缺少其他種類的食物,一天吃三斤糧食不算誇張。

    所有人一齊埋頭苦算。

    “不用算了,夠十萬士卒吃將近十六個月。”

    沈嶽說到這,下麵正念念有詞計算的官吏齊齊舒了一口氣: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存糧還是挺樂觀的嘛。

    “不過,這隻是理論上的最好結果。”

    “真的和胡虜打起來,糧食千裏迢迢運到前線,中途豈能沒有損耗?負責運輸糧食的民夫就不用吃飯?況且這些糧食也不可能全部供應軍隊,朝廷在其他方麵豈能沒有糧食支出?”

    沈嶽一番列舉,最後給出了一個讓大小官吏嘩然的數字:把小麥以及各種雜糧全部算上,國庫裏的糧食,也隻能供前線軍隊用七個月!

    “此外,我這是把多年積壓的陳糧也算上了,實際上這些陳糧,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供應前線。”

    也就是說,實際上糧食連七個月都支持不了!

    “如此情勢,司徒如何不擔憂!”

    沈嶽向眾人問道。

    所有人都愣住了,腦海中出現了一幅幅恐怖的圖景:前線戰事正酣,國庫卻已空空如也。

    早已斷糧許久的己方將士個個麵黃肌瘦,防線陸續被敵軍突破……

    謝安也一臉凝重,顯然這番話說到了

    “要不……向百姓增稅?”

    馬君衡撚了半天胡須,試著提議。

    “路過集市田野,百姓皆麵有菜色,如何能再增稅?”

    沈嶽毫不留情駁回。

    “那糧食不夠該如何是好?你現在反對,難道能拿出更妙的方案?”

    馬君衡急眼了:眼下除了增稅,還有別的辦法?

    “很簡單,世家大族,帶頭捐糧,若有不從,捉拿問罪!”

    沈嶽一字一頓,擲地有聲。

    “哈……?”

    場下一片嘩然,人人都懷疑是不是耳朵出了毛病。

    在場大小官吏大多出身世家大族,簡直不敢想象有人會說出這樣的話:大晉王朝就是靠著世家大族建國的,何曾朝他們動過刀子?

    反對否決聲,登時響成一片。

    沈嶽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審視著眾人的反應,另有一番想法。

    明朝將亡時,崇禎帝曾讓官員貴戚出資充作軍費,結果響應者寥寥。

    結果李自成攻破北京,當初不肯出軍費的權貴們個個被抄了家,一個子兒都沒剩下。

    眼下的圖景,何其相似。

    “梁郎之策……”

    一直沒說話的謝安開口了,場麵頓時安靜。

    “甚好!”

    兩個字,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這……這不合理啊。

    要知道謝家就是頂尖的士族,如果真的這麽辦,豈不是司徒自己家就得狠狠出一次血?

    不過謝安接下來的話,簡直讓他們更跌破眼鏡了:“我們謝家,帶頭捐納十五萬石!”

    “嘩……”

    所有人同時驚呼:這……這尼瑪可是十五萬石啊。

    饒是(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