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跋山涉水!
字數:5178 加入書籤
想到馬上要見到小時候的王瑤了,李均真是說不出的激動。
“大叔,當我小時候紮者羊角辮你也不來看我。”
王瑤,是一個隨著交往越深,相處越久,就會發現她身上閃光點就越多的女孩,於是李均對她的愛戀也隨之加深,越難以自拔。
在和李均結婚之後,她像是一株美麗的紫藤,緊緊地纏繞著李均,讓他的人生煥發出了另一種春天的感覺。
李均婚後奮鬥了兩年,不僅在校園內授課,還外出代課,擔任企業發展顧問,經濟逐漸好轉,家裏湊點,嶽父家裏那時候也湊點,然後李均也咬著牙付了首付,不再租房子,他們家原來的房子在李爸父親重病的時候賣了,錢治病完了,人也沒有了,那些年一直都是租房子,在他們結婚的第二年,他有了和王瑤的第一套房子,李均的勁頭更足了,他的事業開始進入上升期,職稱評為了副教授級別。
不過。
時間在李均在結婚後的第七個年頭裏,孩子生病,房貸車貸,特別是兒子生病那年李均讓王瑤流了很多眼淚,讓她為那個家也吃了很多苦頭,所以李均他這輩子心裏暗暗發誓著不要再讓她流眼淚,不要讓她吃苦頭,因為王瑤落的淚花,就像針紮在他身上一樣的痛。
所以重生後,李均對財富執著。
也同樣對王瑤思念如洶湧的潮水。
所以他從滬海就直接來到金陵,這個生育王瑤,養育王瑤的城市。
這輩子。
要好好賺錢,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有自己的親人們,賺到足夠足夠多的錢讓王瑤,雙方的父母都過上殷實自在的生活。
王瑤的父母,李均對他們很感激。
當年把女兒嫁給自己時,他們沒有要彩禮錢,還湊錢給李均買了車。
他們家那時候做的是小本生意,但是還湊給了自己三十多萬,後麵讓自己買房。
李均後世跟妻子王瑤打趣,自己這是遇到了國民好嶽父。
所以這輩子孝順瑤爸和瑤媽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尊敬的旅客同誌們,終點站南金站到了,請所有乘客拿好自己的行李下車。”
和火車上的老伯做了一個簡單的分別,李均拿著包下了火車。
金陵南金城。
這個城市有著許多李均和王瑤的記憶。
紫金山上的纜車,中山陵園,總統府都有他和王瑤的足跡。
“老婆我來了。”
不過,李均現在是不知道王瑤的家,因為他去過的王瑤的家是後來金陵城鎮化後的家,那時候他們家因為拆遷分了一套房子,現在王瑤的家,聽王瑤說過是在金陵雨花石區的王家村。
那裏李均並沒有去過。
李均下了火車之後。
找了一個快餐店吃了點盒飯。
現在沒有手機,李均在火車站買了一份金陵地圖,密密麻麻的字,終於找到了王家村。
在金陵市現在很偏的地方。
火車站是在宣武區這邊。
李均找到的王家村在地圖上顯示也不是雨花石區,那是金陵下屬的高水縣,後來城鎮化並入了雨花石區的。
常來金陵,所以李均也了解。
在後世金陵市在城鎮化過程中全部設區,沒有縣,城鎮化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2%。
李均在吃飯的飯館找人打聽了了一下怎麽去。
飯店的老板娘說你要先坐汽車,再坐上拖拉機,最後一段路可以坐牛車,再步行了一段時間就能到那個王家村。
李均花了兩塊汽車錢到達高水縣。
在高水縣打聽了地圖上標著的江寧鄉王家村。
“那裏坐車可以到江寧鄉?”李均額頭冒著汗水在高水縣的街頭打聽著。
“你可以到那個岔路口,有下鄉的拖拉機,你攔一輛拖拉機去。”
天氣很悶,仿佛要來臨一場暴風雨一般。
李均在路上等啊等,終於有拖拉機。
攔下絡腮胡子的司機。
“師父,載我一陣,我到江寧鄉。”
“我到不了江寧鄉那邊,你等下一輛吧?”絡腮胡司機師傅說道。
“師傅,我給你錢,你送我開點路,送我去。”
“那好吧。”
到了江寧鄉郵局,拖拉機師傅找李均要了一塊錢。
“小夥子王家村那裏拖拉機開不進去,路太窄了,山道,昨天我們這下了場雨,還是泥濘,這天也快黑了,你要去王家村,你得明天找牛車下去,不然你得走到天黑。”
看看天色經過自己折騰,李均感覺真是很晚了,而且要下雨的節奏。
拖拉機的師傅已經走了,李均就在路邊準備找旅館,可是這是鄉下,鄉村裏這年代那裏有旅館,這時候天上還打了雷。
不一會兒,就是稀裏嘩啦的下起了雨。
李均躲到了一戶人家的房簷,然後敲響了門。
這個年代很多做小買賣的人在各個小山村之間倒賣商品或者山貨。
經常都是到人家借宿。
當李均敲門之後,農戶打開了門。
開門的是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見外麵那麽大雨,一個小夥子被雨淋了不少,老人很熱情地把李均請進了屋裏。
還拿來毛巾給李均擦,李均十分感激。
“小夥子,你這年輕不大就跑出來做生意嗎,怎麽沒看到你手上有貨呢?”
“老奶奶,我是準備去王家村找人的。”
“找人啊,去王家村的路不好走,這下雨的,現在也天黑了,明天你坐牛車下去。”
“老奶奶,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我到您這裏來借宿一下,我給您錢。”
“小夥子,不用給我錢,你不就是住宿一晚嗎,這有什麽的,我兒子也出去做買賣去了,你就在我兒子現成的床上睡。”
“謝謝老奶奶了。”
兩人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
“老奶奶,您兒子多大了。”
“我兒子二十三,我很大的年紀才懷上的,可惜了我的老伴,老來得子卻是一點福都沒有享,五八年為了給我娘倆找吃的,他倒是先餓死了。”
“您兒子出去了你想不?”
“想,怎麽不想呢!但是你看我們家窮啊,兒子走出去也是為了多賺點錢娶媳婦,還有那天有錢了能孝順夏我這個老母親。”
這天夜裏,老奶奶為李均做了雞蛋麵。
李均看到自己碗裏有雞蛋。
老人碗裏卻是沒有。
他一陣感動,老人估計是是自己舍不得吃,她這麽大年輕的人,賣雞蛋或許就是她平時唯一的經濟來源,所以她舍不得吃雞蛋吧。
第二天,李均要給老奶奶錢,老奶奶不要,他說我兒子在外,也肯定有好心人一樣的收留我兒子。
雖然老人那麽說,但是李均還是偷偷地放了一張鈔票在李均睡得床頭,老人去房間就能看到。
一百塊,對李均現在不算什麽,但是對於老人,這可以改善她一年的生活質量。
這年代還能借宿,李均想著後世,陌生人住宿你家,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是後世有旅館,二是後世人與人的距離拉大了,人與人有一種互不信任的感覺。
老奶奶熱情地還為李均攔了去王家村的牛車。
“哞!”
“哞!”
李均坐上了一個農村大叔驅趕的牛車。
揮手告別老奶奶。
跋山涉水去找他未來的真命天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