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前途無量!
字數:4849 加入書籤
“這麽黑。”
“李均你到底是得了什麽病啊,要不要緊?”趙濤湧關心地問候道。
接著李三海也是說道“是啊,李均你之前可是一副小白臉的模樣,到底生了什麽病,你臉都變黑了。”
李均這一個月投機倒把,風吹日曬雨淋的,皮膚黑了,精神也是嚴重地透支了。
他現在看上去就是一副憔悴的模樣。
難怪同學會這樣問。
同學們眼裏的自己黑了,李均覺得真沒什麽。
為了掙錢曬黑自己,隻是曬黑自己而已,他現在可是掙到了第一桶金,是百萬富翁,還是一個高中生的百萬富翁,這輩子他就可以更早地起步做事情了。
未來可是屬於一個有錢人的時代,越有錢的人他們賺錢的機會越多,人真正困難的賺錢,就是這從零開始的原始積累,大多數會把一生耗在哪裏,而有極少的幸運兒能在發展的初期就有如神助,運氣極佳。機會把握住,然後也有能力,三五年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有時候有錢人,最核心的因素可能並不是有錢人本身所宣稱的勇氣、能力、堅持那些玩意兒。事實上這些東西兼而有之的人在華夏仍是大把,但有錢人永遠是少數。
假如說把勇氣、能力、堅持比喻成成功的“原料”的話,絕大多數人之所以沒錢,是因為缺少了“時機”這個催化劑。
任何時代,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黃金致富機會。但這種機會是非常稀缺的,隻有最早察覺到時機的人,以及最強悍拔尖的人才足以牢牢抓住。
比如華夏改革三十年,華夏就經曆過四次那樣的盛大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以農村和城市邊緣人創業為主題,造成這樣一個八十時代的景觀,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第二次浪潮就是九十年代初,九二年算起,以知識分子和公務員下海創業為代表,當然還有不可忽略的早期抄底的金融市場;
第三次浪潮,無疑是以互聯網精英為先鋒,那是1999年,華夏互聯網時代拉開序幕,風起雲湧,造就了未來阿裏,騰訊,百度,京東……無數互聯網巨頭公司;
第四次浪潮,則就是各種華夏資源的爭奪,地皮,煤礦,房子,比如這最簡單的買房子就是最簡單粗暴的致富方法,滬海也好,首都也好,當時幾千塊一平的房子爆增到三萬,四萬,七萬,十幾萬一平米,十幾年的時間,大城市這樣誇張的漲,那個華夏任何時代沒有過的時代現象。
……
現在李均經曆的是第一波浪潮的尾巴。
所以,哪怕他是重生人士,也要努力付出才能抓住自己的第一桶金。
上輩子的刺痛,驚醒了他。
無論付出怎樣的艱辛努力,他要都去努力,去冒險,去經曆。
雖然這國庫券的抄底付出了危險,算計,旅途的枯燥和折磨,還幾天幾夜都不能睡覺,他都一直扛著,在焦急著,爭分奪秒的努力著,因為他知道一個時代錯過就是錯過,而且那些所謂的金光閃閃的牛逼,更都是需要用陰冷的,疼痛的,不那麽體麵苦逼去換的,如同溫洲人現在投機倒把做生意,擺攤,四處闖蕩,這些在這個時代,其實都是被歧視的,不那麽體麵的。
但是溫洲人地方窮,那裏的一群人明白這樣的道理,美好事物的誕生,都是建立在某種犧牲之上,投機倒把就投機倒把,被罵資產階級就被罵……
回到此刻的教師裏。
李均淡淡地說道“謝謝同學們的關心,我的身體真沒什麽啦,過段時間就好了,到時候我再來跟大家一塊上課。”
“好吧,哥們,你可是我們的學霸,不能因為生病而耽擱了咯。”
趙濤湧排了拍李均。
那一拍,手感感覺很不一樣。
“哥們,你雖然黑了,但是你身體我感覺結實了,你這胳膊的肌肉都變硬得狠。
他心裏還在想著,自己的鐵杆李均他不是生病在家,他似乎像是在外奔波的生意人一樣,他好像更加精明睿智。
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許多那種感覺。
李均回到教室,幾個鐵杆的擁護,開始在教師裏鬧出了動靜。
但是這時候上課鈴聲響起了。
教室裏安靜了下來。
偌大的校園仿佛由剛才的拉風箱關閘了,教室裏的聲音也是嘎然而至。
“那個班主任,居然還沒有把自己的課桌往後拉,還留在哪裏?”這讓李均有一絲絲的感動。
施班主任待他不薄的感覺。
在班級裏受到所有男生喜愛的鍾靈旁邊,李均再次坐了下來。
老師,還沒有進教室。
同桌小聲音地說道:“你回來啦,你生病還好嗎?”
“還好,謝謝你的關心。”
李均偏過頭,看著這個很漂亮的小姑娘同學,說實話,她長得真漂亮,成績好,也招男同學的喜歡。
不少男生給她寫情書。
無論哪個年代朝代,年輕的漂亮的姑娘總是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小男生追逐的目標。
不過很多男生一封封的情書給她扔過去,也沒見她跟那個男生好過。
所有小男生的情書就如同泥牛入海,回音都沒有一個。
有人曾經還蠱惑李均,問他要不試試?
就連好友趙濤湧也是那麽蠱惑,因為班級那麽多男生都陣亡了,說不定因為你學習好長得還可以,她對你這號感興趣。
李均覺得吧,這鍾靈咋會喜歡上自己,自己這高中時光表現的就是一個死讀書的書呆子呀,怎麽會對在自己感興趣。
不過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上輩子太……現在想來,說不定真喜歡自己這款,因為她其他款都沒看上啊,而且她對自己笑的那麽可愛,璀璨如花的樣子,還關心著自己,她穿著白襯衫的樣子真好看,那白皙修長的天鵝頸部真好看……
這時候,老何老師走進了教室。
班長喊道:“起立!”
“同學們好!”
“老師好!”
“坐下!”
然後老何開始了他這堂課的歇斯底。
“這次單元測試,你們考得奇差,最高分被別人拿去了不說,平均分你們也是年紀的末尾,我非常生氣,你們這些學生,我感覺你們浮躁,浮躁得不行,你們這樣靜不下心來念書,這是不行的”老何將試卷狠狠地摔在了講台上。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現在蠢蠢欲動,溫洲現在的大環境很不好,這也不能全部怪你們,一個個大人都想著投機倒把,不重視自己的知識,隻想著闖蕩,做生意,那些人就是掙到錢,以後也就是那樣,還想有更進一步發展,你們就要讀書,增加自己的知識結構。”
老何的話說的很對,作為後來人,研究溫洲模式的大學經濟老師,他自然知道無數溫洲人在八、九十年代風光無限,九十年代初就開大奔用大哥大,吃鮑魚吃魚翅,到了二十一世紀,企業卻是破產,負債累累,連吃粗茶淡飯都成問題,甚至還蹲進班房的“先富起來的人”比比皆是,這一些“先富起來的人”是幸運的,但由於自身知識結構所限,導致不能夠跟隨社會的發展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也成為未來時代第一批“倒黴”的人。
由於知識結構所限。
這也是溫洲群體很有錢,但是真正的商業領袖,真正的世界級排名前幾位富豪卻是沒有,世界級大公司也沒有,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是泥腿子出身。
華夏早期打江山的是泥腿子。
華夏先富裕起來的是泥腿子。
但是治理江山則是需要讀書人,文化,搞大企業,做出世界級聞名的公司,這也需要有學識的商人。
這輩子,李均有上一世的學識,現在他又放開自己膽識大幹,不是他自戀,他感覺自己一定會前途無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