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一粒金丹吞入腹 始知由吾不由天
字數:2988 加入書籤
終南玄德之事稍作偃息,卻是那天庭上使乘興而來,一見事情越鬧越大,知曉此事幹係重大,事情到了這個時候斷不是他所能插手的,事且從權君命有所不受,他卻是稍作沉吟之後繳詔不發直接回轉淩霄去了。
卻是這太白金星直入淩霄寶殿,事幹重大他不敢怠慢分毫,將下界發生的種種盡數上稟,最後俯身再拜之時直言辦事不利。
然卻是見得端坐高台的那玄穹高上帝聽得下方老太白的言語之後竟是不發一言,也不知道是在思慮些什麽,掩在一團紫氣之後的天顏顯得越發的難以捉摸,其實終南之地發生的種種他也不是沒有察覺,現在再經由這太白之口轉述一二,顯是和他所覺有些出入。
說到底於名義上他也是執掌三界quan bing的人物,而且他也修為也不是那太白能比的,以他現如今準聖之尊的修為自然看到的更為深遠一些,終南之地忽現的那道氣息他又豈能不認識,昔時他不就將其視為平生之敵嘛,現在看來人家怕是根本就不在意這區區的天帝之位罷,枉自己還對其那麽忌憚,不惜受太上原始擺布算計了他一把,看起來還是人家的境界高些,不執一物不執一物,自己便是太執著才會困頓於此罷!
不過另現出的那絲大道氣機於他而言更顯熟悉,卻正是這樣才最是讓他心驚,大道鴻鈞何其高哉,而他昔時便是紫霄宮前的記名弟子,於他而言那絲氣機又怎會不熟悉,想自老師身合天道之後便再無現世,卻是不想今日再現端倪,大道之下豈有完卵,想必這終南之事還大有內情,於此些許宣撫之事又何足掛齒,卻是見得其輕嗯一聲之後便命太白金星退了開來。
淩霄寶殿之中再是恢複了沉寂,而那玄穹高上帝引而不發另有什麽計較就不得而知了,且旁的另有一位悄然入世,根本沒有驚動任何人,有意下得界行走這一遭,至於此人的身份倒是不得不言明一二,說來此人和呂岩的那道前身大有淵源,噢,此前身非彼前身,蓋是東華上帝而非木公東王,卻是正是木公化身之東華。
彼時東華閑暇之餘行走天下先,曾化名全真王玄輔收了一弟子親傳,時常帶在身邊教誨提點,早早拜為天庭上仙,有hao正陽複姓鍾離,單名一個權字,時為漢時人傑,故也喚他做漢鍾離。
東華少陽帝君hao帝君於終南凝慢洞以道授徇釧離權,稍時帝君授鍾離權以長生真訣、金丹火侯及青龍劍法。後來,這鍾離權又遇到華陽真人傳其太乙刀圭、火符內丹、洞曉玄玄之道。
另有在崆洞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訣,道成,束雙,衣槲葉,遂成為真仙,後玉帝封了個太極左宮真人的名頭,卻是東華應劫之後他的日子也不好過,韜光養晦靜待來日,卻終是等到了這一天,至於什麽天庭的敕封也便顯得不甚在意了。
前情既以言明,至於這漢鍾離另有什麽打算,卻是不便細言,而他雖貴為天仙老祖,於這三界之地也是一方人物,可在這場漩渦之中他能做的又有幾何呢。
按下此間內情暫是不表,卻說呂岩沿著山路拾級而下,回首往昔曆曆在目,可再看如今卻已是物是人為,不不不,應該說是今非昔比才對,眼下除了父母師長一個都沒在身邊他稍敢寂寥之外,餘者倒甚是如意,而他也早就不是當初剛來這終南之地的稚童孩提了,如今的他也是堂堂的自在人仙中人了。
金丹金丹,金者,堅剛永久不壞之物;丹者,圓滿光淨無虧之物。金丹之名本來圓明真靈之性也。此性在釋則名圓覺,在道則名金丹。其名有別,其實一物。釋修之則為佛,道修之則為仙。
三教聖人皆以本來真性為成道之本也。愚人不知,或用五金八石煆煉成藥為金丹者,非也;真性在大造爐中,經火煆煉成熟,與天地同長久,與日月同光明,豈凡世有質之物能成哉?
真意發真知,靈知也自應。三家合一家,倏爾身心定。虛室卻生光,靜中又複陽。采來勤鍛煉,化就紫金霜。靈竅慧光生,性現塵情滅。朗朗夜明珠,無處不皎潔。噪性化真性,人心變道心。若非神火鍛,礦裏怎分金?
須知道家金丹謂之曰,陰陽造化機,取將坎中實,金花露一枝,慶雲開天際,祥光塞死基,歸已昏昏默,如醉亦如癡,大丹如黍米,脫殼證無為,悠遊天地廓,萬象掌中珠。人能服此藥,壽與天地齊,如若不延壽,吾言皆是非。
常有詩曰:
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
若言九載三年者,盡是遷延款日辰。
大藥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亦由天。
由此當知修行九道由得藥而達結丹之境,堪及天壤之別,自此之後天擾紛紛於他而言才算大定,長生有望可掌五百年天數,非大道劫難不可磨滅,此便是那三災九難和諸般大劫了!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須臾期。如此如此複如此,壯心死盡生鬢絲。金丹大道雖是難得,往後還有無數劫難等著他,於此他又怎敢有所懈怠,修行本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況乎時值天道大變,他就更不敢鬆懈了!
呂岩稍作收拾,亦步亦趨間將些許煩憂之事拋在了兩側花草上邊,再往他臉上看去之時,早已恢複了一派全真氣象,甚至比往昔看起來更顯卓然,卻是好一派仙家氣度!
而當他剛一退至終南山腳之時,便是見得這終南之地迅的漫起彌天大霧,將直插天際的終南山巔盡數隱沒了下去,至此之後非大劫降臨終南玄德不會現世,卻便是連呂岩也無法再入終南鶴嶺之地了。
唯見呂岩腰間懸著的那枚寶印上邊華光一閃,再是一轉之後將呂岩頭頂上邊翻滾個不休且肉眼難辨的氣運之力盡數吞了下去,唯餘一縷清氣在他頭頂三尺之地搖曳不定,卻是現在的呂岩給旁的什麽修行中人看來也就是一個人仙罷了!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東遊之呂祖純陽》,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