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航天飛機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A+A-




    從各組抽調了三個原來參與過二代飛艇設計與改進型螺旋槳設計的工程師,來幫忙設計航天飛機發射與回收專用飛艇。

    專用飛艇首先是外形的變化,頂部采用過頂整體機翼,產生一塊平坦區搭載航天飛機。為了保障空氣動力,尾翼的變化很大,在一定高度橫向展開後形成雙垂尾。

    然後是動力的變化。

    航天飛機從飛艇上出去時,要求飛艇處於爬升階段,這需要非常強的動力,如果再加上發射點越高越好的要求,現在的動力機構就根本用不了。

    不提動力,單純一個進氣量,現有的人工煤氣能量係統,都隻有個初級進氣風扇,是半被動進氣,而且進氣道有彎曲,很難通過改進讓它們飛到兩萬米以上。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是做渦輪噴氣發動機。

    恰好沈文劍上輩子所在的機構,有開發過巡航導彈,知識正好能用上。

    渦輪噴氣發動機,說難也的確有些技術秘訣與材料瓶頸,說不難,隻要不去要求什麽經濟適用性,要做出個能用兩三百小時的,鐵匠都能打出來。

    ……鐵匠能打出來可能誇張了點,但科研部的玄學技術和材料技術儲備,做出能斷斷續續用三百小時的發動機,還是可以做到的,畢竟他們能用法術來消除使用過程中在材料內積累的應力。

    3009年年底,第一台玄學增壓的人工煤氣渦輪噴氣發動機,在科研部飛石東南角開始試機。

    3010年年初的年假隻有五天。

    蜘蛛姐妹們商量後,決定讓紫羅再拖一年。

    紫羅進入煉魂期接近兩年,現在根本不怎麽痛了,要進入輪回夢看樣子夠嗆。

    吉雲仍然沒有第九條尾巴如何展開的情報,估計要等到降臨日之後了。

    一月初九,搭載著九枚新型近地情報衛星的天仙一號上天,開始為科研部搜集高分辨率衛星地圖。

    新一代的近地情報衛星和測試機已經完全不是同一種東西。

    它不再追求拍攝畫麵的範圍,全力提高清晰度,一張標準圖隻涉及一百千米出頭的方形區域。

    此外,它的通訊體係也是配合同步衛星的,並不會向地麵發射信號。

    近地情報衛星以玉劍山為中心,形成角度不同的交叉軌道,一圈圈搜集著世界的詳細情報。

    由於天基武器平台的設計方案受到航天飛機項目影響,還需要改進,發射計劃作出調整,下一顆先發同步軌道衛星三號。

    航天飛機組,渦輪噴氣發動機開始測試後,沈文劍把其他部分的工作交給組裏的人,自己回到項目組,開始做重量估算和外形氣動實驗。

    中途找來幾個計算機組的,幫忙進行內部遙控係統的設計。

    ……是的,沒有載人能力。

    在沈文劍眼裏,載人航天貢獻最大的領域,是醫學領域!

    或許有人要說氣密、材料技術等等,但仔細想想,隻要是跟載人相關的技術,都可以應用到醫學中,哪怕是便便的處理,也一樣能應用到高傳染風險的領域中。

    而科研部根本沒有煉丹技術部門,更別提整個醫學領域了。

    遠程控製反而是科研部做的最好的部分,自第一台小蜜蜂開始,科研部所有的技術發展幾乎都圍繞著無線數據展開,一眨眼已經十多年了。

    所以跑去搞載人航天,肯定不是優先選項。

    四月,天基武器平台所有的設計全部完成,開始上馬。借此機會,沈文劍從衛星組刮到四個人進入航天飛機組。

    留下兩個人,跟衛星情報組並到一起,這樣衛星情報組含非技術人員在內就有二十六人,有六個工程師。

    衛星情報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新來的玉劍山弟子承擔,情報組工程師現在隻負責教學指導工作。他們的腦力也不要浪費了,在沈文劍的要求下,降臨日之前的這段時間裏,他們會根據實際使用衛星體係的狀況,提出一些改進需求和相應的解決方案,當然如果太麻煩的問題,可以暫時跳過解決方案。

    航天飛機組有了這四位的加入,計算機組的工作效率也上來了,他們本來的體係就是相互配合的。

    六月,航天飛機專用的火箭發動機,真空級初始型,進入實測。

    相比已經運用在天仙級運載火箭上的雲頂級係列,真空級的推力就小的多了,初始型一台發動機是兩個噴口共用一個燃燒室,隻能提供地麵五十噸,外層空間六十噸的推力。

    真空級追求最大程度的連續工作能力與安全係數,推力反而是次要的。

    之所以開辟個全新的火箭發動機係列,沒有繼續用戊、己等雲頂級後續型號,不單純因為它服務的對象不同,該係列首次應用了基於超級導靈合金的熱回收散熱係統,而雲頂級的熱回收基本就是個擺設,並不能實際控製發動機工作部的溫度。

    六月底,第三顆同步衛星發射到半路,二子級火箭發生故障。

    真火陣法失能,燃料消耗超過預期值,原本應該把三子級送到八百千米高度的二級火箭,在六百五十千米就熄火。

    三子級和衛星入軌助推器,最終隻把衛星送到兩萬二千米高度。

    如此一來,衛星隻能一邊繞行大地,一邊儲備能量,再加上自身的靈石儲備,一點點的往上挪,並平衡航速。

    因為同步軌道衛星的速度比近地軌道衛星慢很多,越接近同步,繞一周需要的時間越長,長達一個月也是可能的,預期整個過程要拖到明年年底。

    得虧設計時就是為了長期駐紮的,不然還真不夠慢慢爬上去的。

    八月,最終版本模型通過高速風洞測試。

    這台航天飛機的長相與另一個世界不太一樣,浮空陣法的存在,讓它的降落難度與安全度與正常航天器不是一個水平線上,可以大膽的根據需求進行一定調整。

    大體上仍然是鈍頭銳角三角形,它在機翼尖端有個特別的鼓包,這兩個鼓包其實是兩個反向安裝的真空級乙型單體發動機,與機身水平線有一定角度差,在完成任務回歸大氣層前,拋棄前蓋,即可利用這兩個發動機,為航天飛機的回歸減速,避免外壁過熱造成妨礙遙控的等離子區。

    通過高速風洞後,航天飛機也該有自己的名字了。

    經過組內投票,叫鳳凰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