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細節與節奏
字數:3463 加入書籤
原版《傳染病》並不完美,而缺點也都差不多被李旭繼承,嗯,就是被人說得很多次的多線敘事的線索太散,既沒有《兩杆大煙槍》那種柳暗花明、意料之外,也沒有《低俗小說》那種腦洞清奇。
但是《傳染病》有一點做得很出色,那就是節奏與細節,這就決定了全盤複製過來並進行了很好本土化的,大陸版的《傳染病》能在這個時間點上受到觀眾的歡迎。
無論《兩杆大煙槍》還是《低俗小說》,整體很出彩,但開頭並不抓人,尤其是後者,如果觀眾沒點耐性,又不是因為在電影院裏走不了,很可能直接放棄。
但《傳染病》開頭隻用了十分鍾,就憑交錯的剪輯和緊張的配樂,將觀眾的目光牢牢吸引住。之後更是用各種細節將故事填補得很圓滿,讓觀眾們在觀看的時候,感覺真的就是這麽一回事。
“電影不是電視劇,電影最長也就三個小時,這種情況下,不可能有完美無缺,一點漏洞都沒有的故事。”李旭繼續說道,“所以對於電影來說,劇本隻要完整並在邏輯上自洽就足夠了。當然,能盡可能的縝密更好,我剛才說了,劇本決定了電影的下限。”
“但是細節也是屬於邏輯自洽的一部分吧?”王和誌問了個有些門外漢的問題。
“從電影整體上來說的確如此,”李旭微微一笑,“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細節都是由導演填補進去的。以《傳染病》為例,鞏麗在病房裏詢問薑聞的那一幕,劇本上可能隻寫著誰跟誰對戲,以及台詞有哪些。而病房如何擺設,畫麵如何構成,演員怎麽走位和做什麽表情,都需要導演跟道具師、攝影師、演員進行溝通。”
“所以,你認為觀眾會喜歡,是因為自己在節奏和細節上坐到了最好。”王和誌再問。
“我是這樣看的。”李旭點了點頭。
他一直都記得,前世看《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時的情況,本來是閑暇之餘想要打發時間,就在某視頻網站上點開。一般情況下都是看幾分鍾,然後去幹點的事情,過一會兒再來看上幾分鍾。
結果鬼知道怎麽回事,轉眼90分鍾就過去了,等他意猶未盡的舔了舔嘴唇才反應過來:哎,怎麽就一下看完了?
所以在給自己準備混吃等死前的代表作時候,他挑中了《傳染病》這部前世頗具名聲,但又不是特別出眾的電影。
一來投資不會特別大,但也不會特別小;二來拍攝相對容易,空無人一的街道和機場,比滿是人的街道和機場好拍多了;三來還能弄一堆腕兒給自己站台,再加上節奏明快緊湊,上好的選擇。
前世裏《傳染病》不怎麽樣,但不代表被他搬運過來的也不怎樣,畢竟非典才過去了兩年,而且同樣的電影出自好萊塢導演之手,跟出自大陸導演之手,對文藝圈的人是兩碼事,對普通觀眾那也是兩碼事。
更何況細節都盡可能的做了本土化。比如張國利跟薑聞的情與法,比如馮遠政最後對馮曉剛的那個抱拳禮,又或者陳昆那個角色一被逮捕就慫了之類的。
“換句話,你覺得讓觀眾感到好看,就是一部電影最大的成功?”王和誌記了幾筆後,有些半下套的問道。
“普通觀眾可不會在乎內涵、人文之內的,他們隻在意一件事,這部電影能不能在感情上引起自己的共鳴。”李旭那滿不在乎的表情很明顯,“當然,我並非是說人文和內涵不重要。真正的人文關懷是潤物細無聲,是觀眾們滿足後從電影院出來,在回憶劇情時有所感悟。而不是生硬的告訴你,你應該怎麽怎麽做,電影的核心是講故事,不是說教。”
“講故事就需要用節奏和細節來吸引觀眾,是這樣嗎?”王和誌當即再問。
“沒錯。”李旭點了點頭。
最明顯的例子,二哈與紅海,前者張弛有度,有放有收,就是吳景略微有些尬演,整體觀影感覺卻很舒服。
後者雖然一上來就高高吊著,全程幾乎沒有下來過,當時看的很爽,可之後呢?
二哈能記住二皮臉的謙哥,能記住臭屁的富二代,能記住撿磚塊的達康書記,能記住“我@了他們的推特”,能記住最後那麵紅旗,紅海呢?大概就是無盡的血腥了。
不過紅海的細節非常出色,即使依然有著BUG,比如煙霧彈對迫擊炮之類的。但各種戰術卻都很到位,戰爭電影的殘酷性也拍了出來,後麵那場坦克戰單獨拿出來的話,同樣非常出色——觀眾又不是個個都是軍迷。
所以這兩部電影都成了逆襲的典範,隻是,很遺憾,現象級永遠是給二哈這種張弛有度的電影準備的。
訪問到這裏就差不多了,對方其實問得都很克製,一點咄咄逼人的意思都沒有,略微敏銳的問題,對圈內老前輩的看法啦,對商業文藝之爭啦,都是點到為止。
所以等他們從約定的訪談地點,某私人會所離開後,李旭拿出電話打了出去。
“不用這樣吧,你這一上來就《人物》專訪,未免太高端了,《看電影》就可以了吧。要是覺得那什麽,還可以上《環球銀幕》嘛。”他用吊兒郎當的語氣說道。
“也是為你考慮,”大哥的聲音永遠是那麽渾厚沉穩,“如果沒有意外,你會是目前國內最年輕的2億票房導演,讓《人物》做個專訪也是可以的。”
“有什麽用,”李旭嗤之以鼻,“最多兩三年,2億票房就不再是需要仰視的記錄,而等十年後,一部電影不拿個10億都不好意思說大爆。”
原身應該這麽說話吧?
“那要我幫忙將這篇專訪撤回來嗎?”李煜在那邊問道。
“嗯……”李旭裝出一副被噎住的表情,半晌後才道:“這就不用了吧,我都已經完成專訪了。”
“一切隨你,”李煜依然是那麽雲淡風輕,“有什麽事給我電話,另外,下周回來吃飯吧,爸媽都很想你。”
“知道了。”李旭這麽回答道,也不管對方會不會因為自己如此爽快而愕然,直接掛了電話並長出了口氣。
看樣子,家裏有些忍不住了,否則大哥不會直接越過公司直接聯係《人物》給他做專訪——雖然他那個皮包影視公司也沒幾個人。
“說了回去就肯定回去……”李旭扔著手機說道。
隻是,這心中淡淡的不甘心和躍躍欲試,又是怎麽回事呢?(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