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湊合
字數:3671 加入書籤
盡管如此,韓海陽還是在四天後聯係到了一個職業經理人,叫陶輝建,四十出頭,最早在國企幹過,不如人意後幹脆跳槽,執掌過一家資產百萬級的公司,但很快又離職,理由是家族企業得不到發揮。
雖然履曆一般,但李旭跟他見麵後,還是定了下來。
沒辦法,他倒是想要挖葉檸這樣的大拿,問題是自己那輝煌影視目前就一皮包公司,在商論商的話,對高端人才毫無吸引力,也隻好先湊合。
而之所以選擇陶輝建,是因為李旭問他,如果自己要插手公司業務,而且做出的決定看起來很不理智,跟你的預判相反,但又強行推動的時候,他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對方沉吟了下後回答道:“我會保留自己的意見,並建檔歸檔,盈利了自然沒話說,但如果因此造成虧損,我希望董事長能事不過三。”
倒是足夠直率的,而且能提出建檔歸檔這種做法,很讓人意外,不愧是在國企幹過的。就是略微有些傲,什麽叫事不過三?過了三就要辭職走人?你還沒上任呢!
不過李旭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既然對方整體還行,那就先這麽著吧,韓海陽的眼光還是可以信賴的。
之後又過了三天,投資人也拉到了,叫尤慶,三十五六歲,雖然顯胖,卻沒有那種大腹便便的感覺,而且眼睛細長,就跟彌勒佛一樣總是笑眯眯的。
“李先生真是年輕有為,年紀輕輕就成為最賣座的導演,真是英雄出少年呐。”一見麵對方就如此恭維道。
“哪裏哪裏,認真做事加運氣而已。”李旭則笑著回應。
然後彼此就聊了起來,天南海北的聊,尤慶見識廣,李旭又經曆過信息大爆炸,再加上韓海陽作陪,聊得還算不錯。
至於最主要的內容,韓海陽大致上幫他敲定,為此還跟他抱怨:“我都快成你的掮客了。”
而具體事情,則由剛擔任總經理的陶輝建去談,人才要利用起來嘛。
不過有些東西還是需要彼此親自敲定。
“我打算注資1000萬,換取輝煌影業35%的股份,李先生覺得如何呢?”尤慶終於挑明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李旭微微一笑:“還是700萬換20%的股份吧。”
“這是為何?”尤慶有些意外。
“我已經在考慮我的下部作品,投資可能比《傳染病》還要大。”李旭這麽說道,“我初步估計了下,大約需要至少1億資金。”
尤慶當即吞了口口水,韓海陽也睜大眼睛看向李旭,李旭卻老神在在的坐在那裏,仿佛自己剛才說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我說李旭啊,”韓海陽看了一眼尤慶後開口了,“你也太誇張了吧,陳愷歌弄了3億去拍《無極》,那是他20年的積累。你這部《傳染病》雖然取得了讓人矚目的成績,但要操作1億的資金去拍電影,似乎還有點……不妥吧?”
“我已經為影視公司挑了幾個項目,有電視劇,也有電影,”李旭這麽說道,“至於我的新作品,至少也要花半年時間籌備,一年時間拍攝和製作,能在07年年底上映就已經很不錯了。到時候,我的眼光如何,自然會有驗證。”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尤慶忽然笑了出來,“那就這樣吧,李先生需要的話,可以知會我們一聲。”
這樣就算談妥了,雖然有些兒戲一樣,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上麵說了,細節那些得由陶輝建去談。
“你倒是挺快的。”從會所裏出來後,李旭這麽調侃韓海陽。
“你不是要得急嘛,”韓海陽笑了笑,“我也想知道,以前動不動怨過來怨過去的你,現在能做出什麽事情來。”
停頓了下,他才又看著他道:“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對象。”
真是敗給他了……李旭歎了口氣:“行了,你不用天天暗示,我不會將大哥和老爸牽扯進來的,我就是我,我的事情隻是我的事情。當然,我也知道我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必然的時候一定要提醒我。”
說著還拍了拍韓海陽的肩膀。
“你這家夥……”他笑著搖了搖頭,“隻要你聽得進去。”
“沒事,我肯定聽得進去。”李旭哈哈笑了起來。
說實話,能有這麽一個朋友,倒是件幸運的事情。
敲定這個之後,接下來的事情波瀾不驚,雖然已經談好了,但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陶輝建的主要工作還是搭架子。
李旭也順便接著這個機會,收集一下尤慶以及他身後那些人的信息,自己做分析。
沒辦法,要以前的話,推給大哥就行了,現在麽,家裏不給支持,那就隻能自己來。
反正資金還算充裕,在製作《傳染病》的時候,他也砸鍋賣鐵的投了500萬進去,再加上很無恥的不給自己開導演片酬,而是拿了20%的票房分成,以2.4億票房為準,扣除所有分賬,依然能有接近千萬的收入。
更何況,目前已經順利突破了2.5億票房,成功將《英雄》甩在了身後。初步估計,最終的利潤大約會在1500萬上下。
不得不感謝一下張偉品,雖然這家夥喜歡炒作,而且炒作手段很低俗,是個大嘴巴,人品也不行,但沒他努力將製作方的票房分成提到40%的話,到手的利潤隻會更少。
所以前世裏,很多電影製作人將伯納的老總於東恨之入骨,06年的時候張偉品接著滿城盡是大波波的東風,聯係幾家業內巨頭想要將製作方的分賬提高到43%。
本來就要談成了,可於東中途反水,跟幾大院線另外達成協議,導致其他人無功而返,兩個人也因此結下了梁子。
好吧,這些跟李旭無關,利潤不少但花起也快,除了還貸還要投給飛哥,啊不,飛姐——這事兒雖然是建立在,他李旭不再做電影的基礎上,但說出的話怎麽可能收回,所以該給的還是要給。
反正分賬的票房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給,截留少許下來維持運營也不是什麽問題,不成問題,更何況這部電影的利潤也不止分賬票房。
上麵說的那一千多萬的利潤,都是李旭個人的收入,影視公司雖然隻是個皮包,但也有利潤。同時還有國家的補貼,還有電影頻道的版權,以及海外版權。
據說哥倫比亞對《傳染病》很有興趣,已經通過華藝跟他接觸了下,打算買下這部電影的北美版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