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海魔刀!

字數:3361   加入書籤

A+A-




    “年輕夫婦?孩子?能否說得詳細一些麽?”

    一道充滿磁性的悅耳嗓音悠然響起,但見昏暗的密林中,踱出了一個韶華芳齡,五官輪廓清晰,容貌美豔絕倫的女子,這女子雙眸湛藍,須發碧綠,玉肌雪白,非是中土人士,微微上揚的下巴,配合驕姿傲態,神韻獨具。

    薛西仁像是第一次得見西域人士,怔了一怔,隨即望了血衣男子一眼,見其沒有任何異議,連忙答道:“我記得這對夫婦似與主持熟識,當時正留住寺內作客,事發之時,他們沒有一人在場,倘若燭龍舍利沒有被那夥人奪去,極有可能落在了這對年輕夫婦的手中。”

    血衣男子沉吟少頃,問道:“你可知道這對年輕夫婦的來曆,以及相貌特征。”

    視線下垂,瞧了瞧頸前血光流轉的刃鋒,薛西仁澀聲道:“已經七年過去了,我也記不太清他們的容貌,隻記得男子姓花......哦對了,昔年我負責清掃廂房,常見此人於院中練劍,他的劍法很美,飄逸靈動,就像蝴蝶嬉戲花叢一般。”

    “而且,他的口音當是蜀中南部一帶的,我有一個師弟恰巧是蜀中人士,絕不會錯,女子則是我荊楚一地的口音。”

    西域女子黛眉一蹙:“隻有這些?”

    薛西仁嘴角一扯,露出一個幹澀僵硬的笑容,朝著血衣男子急切開口:“我已將所知的一切悉數告知,你說過的,會饒我一命。”

    血衣男子沉默了一會兒,眼中血光跳躍閃動,終是撤離了刀鋒,閃爍著猩紅血光的棺材輕輕一顫,棺蓋向著一側滑移了些許,露出內中緩緩蕩漾的粘稠鮮血,血刀入棺,“哐當”一下悶響,棺蓋重新闔上。

    “孽在屠戮,罪為在人,殺僇而不止,於亡而不悟,血海魔刀之下,罕有生還者,不想今日我便見著了一個,你真該感謝傅大哥刀下留情,實誠守諾呢。”

    西域女子美眸波光瀲灩,斜斜瞥了一眼薛西仁,嬌聲輕歎。

    薛西仁聞言,神色驚愕,忍不住長籲口氣,內心生出一種劫餘後生之感,昔年他還是浮屠寺弟子的時候,便曾聽傳功長老提起過“血海魔刀”之名。

    傳聞這“血海魔刀”乃是由一代凶魔所創,這凶魔原是佛門子弟,不知因何故叛出佛門,忤逆佛家禪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認為“俗世苦海茫茫,人生而有罪,以殺止罪,斬孽斬人。”,故執起屠刀,殺戮蒼生,連滅數城,掀起滔天血海,最終又銷聲匿跡,不知所蹤。

    這血衣男子既會“血海魔刀”,不是得了凶魔的傳承,便是凶魔的門人子弟,總而言之,他能於血海魔刀下逃得一命,實為僥天之幸。

    好運不長,西域女子接下來的言語,再次讓薛西仁的心肝兒提到了嗓子眼兒。

    “不殺你,不代表放過你,你能將這些告訴我們,假如落在了別人手裏,亦能告訴別人,唉,我隻能讓你沒法兒告訴別人了。”

    薛西仁聞言,剛要騰空飛遁,忽見一隻纖白柔荑在他肩上輕輕拍了一下,便再也動不了了。

    血衣男子沒有阻止,任由西域女子施為,冷漠的轉過身去,抬頭望向了高處。

    一個黑衣青年安安靜靜的坐在樹幹上,一手端著漆黑石硯,一手持著粗壯毛筆,筆尖沾墨,縱筆如飛,專注的於膝前空白畫卷上勾勒著什麽。

    黑衣青年的麵貌十分奇怪,就像是一幅會自然演變的畫兒,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讓人難以分辨記清,雨水落至他周身三尺時,悄無聲息的自旁側滑落,顯露出一身高妙修為。

    “鬼龍生,可有什麽眉目?”

    鬼龍生揮毫不停,頭也不抬的淡淡說道:“花姓,蝶戀花劍法,可以確定是蜀中花雨城花家的人,諸如這等世家,子弟外出必有記錄案冊,年輕夫婦,一個孩子,目標很明顯,不難找出。”

    “因而,眼下當務之急,便是前往蜀中,找到他們,拿回......燭龍舍利!”

    ......

    燭龍舍利......

    蘇玉樓握著燭龍舍利,細細端詳著,他的身前還放著兩件事物,一個刻滿了詭異文字的骨片,一張畫著山川地形圖案的獸皮卷軸。

    這兩件事物俱是得自於“百鬼”組織聞人秋澤的手中,初時他還和小和尚暗歎得了兩件沒用的“廢物”,不料今日便又得了件與之關係甚深的東西。

    燭龍舍利!

    精神異力不斷探查之下,蘇玉樓能夠明顯的感受到,燭龍舍利,骨片,獸皮卷軸,三者之間存在著最本質的聯係,或者說......這三件事物出自一體。

    古妖?荒獸?還是燭龍?

    古老相傳,燭龍乃鍾山之神,人麵蛇身,睜眼為白晝,閉眼為夜晚,吹起為冬天,呼氣為夏天,能呼風喚雨,神通廣大,為上古魔神之一,至今流傳甚廣。

    上古魔神秉承天地之氣而生,生而具備大神通,然大多生性凶殘,奴役天地生靈,恣意妄為,故遭億萬生靈聯合反抗,一一隕落。

    自此以後,神州陷入了連綿數萬年的黑暗動亂,直至諸仙群聖肅清寰宇,統禦六合,立人族為天地正統,例如荒獸,古妖,諸般異族皆消失於曆史長河之中,難以得見。

    常言道:盛極必衰,群仙諸聖於最輝煌時,突然銷聲匿跡,不見蹤影,至今仍是未解之謎,隨後便又迎來了宗門割據,王朝更迭的時代,延續至今。

    史書向來是由勝利者書寫,對於這些淵源曆史,蘇玉樓隻信一半,至於燭龍是否存在,他未曾親自得見,同樣也隻信一半。

    不過,經由蘇玉樓精神一番探查,這燭龍舍利似被人設下了禁製,讓人難以窺探其真正奧秘......

    至於內中禁製,殘缺不堪,不知是年歲久遠所致,還是設下禁製之人出了什麽意外,總之,蘇玉樓足有七八分把握能夠破開禁製,一窺奧秘。

    蘇玉樓沒有莽撞的立即行動,而是深深思量著,因為破開禁製,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尚且不得而知。(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