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一語道破是玄機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這一晚,姬溪睡的挺好的,卻有人因為他的緣故,睡的相當不好,比如說宛城之內,郡府內的這幫人。
宛城,郡府,正堂內,十幾人依次而坐。
上首者一身華服,年紀四十幾許,身材幹瘦,相貌平平,唯有那雙小眼睛,從裏到外的透著精明。可此時,那雙精明的小眼睛內,卻藏著滔天的怒火和殺機,連帶著他那尖酸的聲音更是刻薄,他說:“好嘛,呂布五萬大軍現已在南召縣駐紮,隨時準備兵臨城下,諸公沒有退敵之策也就罷了,可那姬溪小賊,不過區區兩千人馬,爾等兩萬人竟阻不住他,更讓他殺到了家門口,諸公真是好本事啊,好本事啊。”
這堂中坐著的,都可算是豪傑之流,如閻象、李豐、袁胤、袁渙、紀靈、張勳、楊奉等人,更是名揚當世,有著不小的知名度,這些人,沒一個拿出去都能夠獨當一麵,可今日,卻對一個初出茅廬的姬溪束手無策,是以麵對袁術的冷嘲熱諷,具皆麵色羞愧,不敢多言。
而張勳和紀靈,更是因為新敗於姬溪之手,是以羞愧的連頭都抬不起來。
袁術見狀,更是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喝道:“怎麽,諸公為何不說話,莫不是怕了那呂布和姬溪,既如此,不若開城投降,換諸公一個太平康樂可好?”
這話一說,再沒人說話就不合適了,是以一人站起,對袁術抱拳施禮,袁術一看,此人乃是賬下主簿閻象,便問:“閻主簿,有何高見?”
閻象略一沉吟,鎮定自若的說:“主公不必過於憂慮,今日的局勢,歸根結底乃是因那姬溪趁虛而入所致,是以我方雖有些損傷,但無傷大雅。”
袁術點頭,說:“這我知道,也並沒有責怪諸公的意思,我想問的是,當下的宛城,腹背受敵,我等當如何自處?”
閻象道:“主公無憂,愚以為,我等隻需堅守宛城,不出一月,敵軍必撤。”
袁術眉毛一挑,沒有說話,顯然是在等著閻象繼續說,而閻象也是識趣,直言道:“當今之天下,可謂是錯綜複雜,天子西遷長安,董卓挾十數萬雍涼兵馬駐紮洛陽,袁術、王匡、張揚三人駐守河內,張邈、劉岱、橋瑁、曹操等人駐紮酸棗,孔伷屯兵潁川,而主公駐紮宛城,此為三麵合圍之局,主公可想過,那董卓為何對近在咫尺的袁紹等人置若罔聞,反而分出兵馬,要來強取南陽?”
袁術道:“這也是本將軍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還請閻主簿解惑。”
閻象說:“愚以為,董卓自知奇書將近,是以開始給自己準備後路了,而董卓的後路,便是退居關中,依雄關而自稱王。”
這麽一說,袁術更不明白了,便問:“董卓若想入關,大可經函穀關,潼關直接進長安,何故舍近而求遠,繞道南陽?”
閻象笑道:“愚以為,董卓此舉,不外乎兩個用意,其一,乃是將各路諸侯的目光牽向他處,以便為自己的撤兵做準備,其二,乃是為了清除嶢關和武關之前的障礙,為關中再添一道屏障,又或者,此二者兼而有之。”
聞言,袁術細思片刻,拍手道:“定然是如此了。”隨後卻又問:“可這於我等當下的危局有何益處呢?”
閻象說:“先前已經說過,此時的董卓,看似依然強盛,但身處合圍,已然是強弩之末,是以再也經不起任何的摔打。而從呂布的徐徐進軍便可知道,呂布也知道了這一點,是以我敢斷言,呂布必不敢妄動刀兵,隻會枕戈以待,尋覓良機,打通嶢關和武關之前的障礙。而我等要做的,便是不給呂布這個機會,將他牢牢的困在南召縣,隻待他發現事不可為,自然會退兵洛陽,再經函穀關退至關中。”
袁術點頭,大覺有理,又問:“那閻主簿又是如何斷言,一月之內,呂布就會撤兵呢?”
閻象笑道:“主公莫要忘了,董卓最大的威脅不在我宛城,而是在河內,呂布大軍出征,洛陽必定空虛,短時間內袁紹不敢動手,但若是遷延日久,那就不好說了。”
此話一說,袁術明顯的鬆了口氣,回味片刻,更是徹底的放下了心,笑道:“閻主簿的遠見卓識,實在令人欽佩。”
閻象笑說:“主公謬讚了,屬下愧不敢當。”
按照袁術的想法,如閻象所說的固地自守最好,但手下的將領卻有人不願意,閻象坐下後,一暴眼環腮的將領立刻站起,袁術一看,乃是自己的從弟袁胤,其人說:“難道我等便定要做這縮頭烏龜不成。”
聞言,袁術眉頭一皺,顯然不喜,可還是耐著性子的問:“你有何高見啊?”
袁胤既然站起,自然早有定計,是以說:“閻主簿所言,雖老成持重,但未免故步自封,屬下有個計策,進可阻董卓呂布的退路,至不濟,也要將那姬溪小賊牢牢的控於掌中,甕中捉鱉,定叫他有來無回。”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特別是張勳和紀靈,更是神情激憤,目光灼灼的看著袁胤,等著他的下文。
在袁術的示意下,袁胤自信滿滿的說:“愚以為,既然我等已堅定據城以自守的想法,那麽,隻需要三萬兵馬便可牢牢的守住城池,而我等卻有五萬兵馬,這豈不是太浪費了。”
諸人一聽,具皆點了點頭,大覺有理,袁胤見狀,更是自信,接著說:“是以屬下以為,主公應分出兩萬兵馬駐紮內鄉縣,扼住通往關中的必經之路,一來可與宛城成掎角之勢,守望相助,二來可截斷那姬溪小賊的退路,令他無處藏身。”
聽了這條計策,袁術很是猶豫,這是一個誌大才疏,無甚決斷的人,他本能的傾向於閻象的那條保守但完全的計策,卻又對袁胤的計策很是心動,是以一時間拿捏不定。
這時,閻象複又站起,直言道:“愚以為,此計大為可行。”
接著,堂上的其他主人具皆請命,而紀靈和張勳,更是以頭杵地,哀求著袁術給他們一個雪恥的機會。
袁術見狀,終於有了決斷,卻愣是沒有理會紀靈和張勳的苦苦請命,反而對袁胤和袁渙說:“袁胤,你為主將,袁渙,你為副將,令你二人速去點兵,明日一早便領兵去內鄉縣駐紮,著你二人見機行事,但,一定要把姬溪的人頭給我帶回來。”
聞言,張勳和紀靈滿臉苦澀,袁胤和袁渙則是大喜著領命而去。
而經過這一番商討,袁術也算是安了心,便吩咐諸人退下,各自整頓兵馬,枕戈以待。
一夜無話,第二日卯時,宛城東門大開,兩萬人魚貫而出,直奔西方而去。
而此時的姬溪,也已經醒了,一夜的休息,身心的疲憊徹底散去,伸了個懶腰,疏散著筋骨,姬溪走出了房門,隨意的梳洗幾下,便直奔城樓而去。
上了城樓,太陽才剛剛升起,天地間一輪紅日,印的這四周一片遼闊。
張康走過來,對姬溪說:“大哥,這麽早就起了啊,怎麽不多睡會,這裏有我,不用擔心。”
姬溪笑著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啊,現在的我們,還遠不到享福的時候。”又問:“南召縣可有消息傳過來?”
張康搖頭說:“那呂布也不知是怎麽想的,行軍緩慢也就罷了,可到了南召縣已經三日了,卻一絲一毫的動靜都沒有,莫不是在等著袁術投降?”
姬溪歎了口氣,又問:“那宛城呢?”
張康回答:“最新的探報得知,昨夜的宛城動靜不小,應該是在點兵,隻是到底是去擊呂布,還是來攻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聽了這條探報,姬溪卻鬆了口氣,袁術去打誰,姬溪都無所謂,隻要他動起來就行,姬溪最怕的,便是袁術像個縮頭烏龜似的駐守宛城,那樣的話,自己到哪裏去找機會去。
而且,姬溪還知道,董卓在洛陽堅持不了多久了,據後世史料記載,董卓應該是在三月末退入關中,而如今,已經是二月中旬了,滿打滿算,自己也就隻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自己必須弄到二十萬石糧草,要知道,現在的藍田縣,已經開始播種小麥了,可到現在為止,加上昨日的三萬石,藍田縣也隻不過有十萬石種子,光是這種子,就差了一半,更遑論播種之後到五月芒種時節這段時間,百姓們的口糧了。
所以,糧草乃是姬溪的重中之重,為了糧食,姬溪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可可縱有千般計謀,先提條件卻是得動起來,若袁術也覺察出了董卓的虛張聲勢,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那麽,姬溪就得抓瞎,總不能帶著這兩千兵馬去強攻宛城,那純碎是找死。
所幸,照先前的探報來看,袁術還是有些血氣的。
於是乎,姬溪吩咐張康再派出哨探,要盡快的弄清楚宛城和南召縣的走向。
張康領命而去,姬溪則去到了城南的軍營,和將士們一起吃了早飯,隨後隨意的閑逛,和這個聊聊天,和那個打打屁,優哉遊哉,好不愜然。(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