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智者千慮有一失
字數:3685 加入書籤
姬溪不得不承認:孫堅確實是個有膽識,且善於抓住機會的梟雄。自己的本意不過是想請他裝模作樣的出個兵,給自己創造一個攜糧出逃的機會,根本未想其他。可孫堅呢,人家從這裏麵看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早就對洛陽,對董卓虎視眈眈,可孤木難支,總找不到機會進攻。呂布到了南召之後,孫堅更不敢動,因為隻要動了,便隨時會麵臨腹背受敵的窘境。而現在呢?呂布好大喜功,全軍出征宛城,南召空虛,這看似無用的孤城,在孫堅的眼裏卻是個絕佳的跳板,直擊洛陽的跳板。更妙的是,這次的突襲純粹是臨時起意,董卓絕不會有任何的防備,以有備破無備,以雷霆擊朽木,大有可為。
姬溪無奈的很,這個天大的機會說白了是自己送給孫堅的,而且想反悔是不可能了,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且還隻能壓在心裏,不能對任何人提及。
所幸的是,呂春察覺的早,這便給了姬溪亡羊補牢的機會,雖於大局不會有什麽作用,但最起碼能在董卓麵前賺個情分。
這般想來,姬溪瞬間變收拾了心境,繼續忽悠起已經六神無主的田複,隻聽他分寸全無的喊道:“田將軍,還愣著幹什麽?快些布防啊。”
田複被姬溪的趕腳嚇的一個激靈,本能的答應,片刻後卻又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說:“布防?怎麽布防啊,城內是有五千兵馬,可有戰力的不過看守糧倉的數百人,就憑這幾百人,怎麽可能守得住?”
姬溪嚷著:“那怎麽辦?派人去向呂將軍求援?”
田複再次本能的答應,可隨後又是搖頭,苦澀的說:“來不及了,隻怕孫堅最多兩個時辰就會兵臨城下,這麽短的時間,怎麽可能來得及呢?”
姬溪嚷的更大聲了:“那怎麽辦?難不成什麽都不做,幹等著不成?”
麵對姬溪的驚慌失策,田複無言以對。
姬溪見狀,心裏暗笑,麵上卻倜然的道:“不能等死,決不能等死。”
這兩句不能等死,似乎給了田複希望,在田複殷切的目光下,姬溪狠狠的一咬牙,說:“投降?絕對不行。那麽便隻剩下一條路了,棄城,逃。反正隻要呂將軍順利的將袁術消滅,南召縣唾手可得,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城內的糧草,決不能將這些糧草留給孫堅。”
聽了姬溪的話,田複竟有了絕處逢生的喜悅,他附和道:“對,就是燒了也不能留給孫堅。”
姬溪擺擺手,說:“還沒到那個地步,我們還有時間,田將軍,以我之見,我等必須立刻集結所有人馬,押送全部糧草火速出城。”
田複又猶豫了,而他的猶豫卻正是姬溪所需要的,他說:“可我們帶著這麽多的糧草,能逃過孫堅的追擊嗎?”
姬溪終於有機會說出自己最終的目的:“所以,我們不往南去奔呂將軍,我們往北去投洛陽,相信孫堅絕不敢向北追擊,相國的西涼鐵騎名震天下,我就不相信孫堅敢隻帶這他的三萬兵馬就敢北上觸相國的胡須。”
姬溪這話的聰明之處在於他說的有理有據,且全是事實,但他可以的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董卓的西涼鐵騎卻是厲害非常,但現如今,大部分西涼鐵騎已經跟著呂布去南召了,而洛陽現在的防禦,可說是最薄弱的時候。
這個事實,被姬溪可以的忽略,而因為方寸已亂且燈下黑的緣故,田複沒有一點定的察覺,而且,姬溪又放出了一句帶給田複希望的話:“我們見到了相國,便可如實將此地的情況向相國反應,介時,相國必定派兵前來收付,而我等,既有護糧之功,又有報信之勞,想來以相國的寬宏,縱使不賞賜我們,也不會追究這失城之責吧。若是到時候,呂將軍已經攻克了袁術,那麽我等更可以高枕無憂。”
這話說的,姬溪自己都差點信了,更別說本來就沒有什麽韜略的田複,他自然無有不允,隨後也不待姬溪催促,便火急火燎的全盤依照姬溪的指示去做事。
看著田複遠去,姬溪心中的自豪感劇烈的升騰,給了姬淵一個得意的眼神,換來的是姬淵無語的白眼。
姬溪的一言一行,姬淵從始至終都瞧在眼裏,這整個事情的始末,姬淵也很清楚,可他不清楚的是,大哥和呂先生的腦袋到底是怎麽長的,怎麽就能這麽隨意的將白的變成黑的,隨意的幾句話,就將人騙的替自己數錢呢?
對姬淵來說,姬溪和呂春所作的事情遠比自己縱橫沙場要困難的多,是以不自覺的想起了姬溪經常說的一句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老子不會跟元狀比腦子,更不會跟雲虎比力氣。”
更記得姬昀問姬溪跟他們兩個比什麽的時候,姬溪那自傲的話語:“老子會跟你小子比功夫,跟雲虎比腦子。”
當時的姬淵覺得,大哥是在給自己找麵子,可經過眼下的這件事情,姬淵忽然間明白,大哥在身體力行的將這“揚長避短”的道理表現的淋漓盡致。
總而言之,田複順利的姬溪忽悠住了,不知不覺間將姬溪的話當成了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是以緊緊地抓住,那執行力更是迅速,竟隻用了一個時辰,就已經將全程的五千兵馬集結,並且將十八萬石糧草裝好了車。
姬溪見狀心安,果斷的揮手下令:“出發。”
又一個時辰後,天已經暗了下來,孫堅率領著三萬兵馬疾馳而至,不過,他注看到的是一座如同鬼蜮的空城。
對此,孫堅早有預料,隻是當哨探來報說姬溪並沒有南行去奔呂布,而是向北而去的時候,孫堅喟然長歎:“可氣,可歎,本以為我等的計劃萬難琢磨,誰知人家的心裏跟明鏡似的,姬溪啊姬溪,你到底還有多大的本事啊。”
聽了這話,身邊的孫策重重的哼了一聲,嘲諷說:“他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今日的事情,純屬他自作自受,總妄想著將所有人玩弄於鼓掌,終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吧,平白的送給了我們這樣一樁天大的機會,料其現在更加的氣憤交加吧。”
孫堅知道兒子說的對,形勢發展到這個地步,姬溪已經無力回天,而且這次的機會,確實是姬溪的自作聰明所造成的,可他從兒子的話中聽出了對姬溪的不屑,這是要不得的,便訓誡道:“伯符,萬不可輕看姬溪,此人乃是毒蛇,雖無堂皇大氣,在大局上無甚建樹,但若論短兵相接,臨機決斷,天下無人能出其右,若遇之,必須加上萬千小心。”
孫策畢竟年輕,對孫堅的話不以為然,說:“父親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依我看,姬溪乃純碎一小人,所依仗的,也無外乎一些市井技巧,此等宵小,宛若秋後的螞蚱,能蹦躂幾天?”
孫堅雙眼一眯,說:“市井?宵小?秋後的螞蚱?說的好啊,我兒好氣魄啊,好見識啊。”
許是名震天下近在眼前的緣故,孫策竟未聽出孫堅話中的不悅,尚還得意且謙卑的笑。
孫堅見狀,怒氣再也按捺不住,喝罵道:“無知,愚蠢,姬溪其人,白手起家,短短一年餘,便將藍田經營成鐵桶一片,境內百姓更是難得的齊心協力,欣欣向榮,此等韜略,當世英雄幾人能及?市井宵小?誰給你這麽大的膽氣,輕視如此英雄?可恨,我孫堅英雄一世,竟生出你這麽個誌大才疏的蠢材。”(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