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弄巧成拙遺千古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這夜宴,便是這般荒唐的度過了,自始至終,沒有人理會過姬溪,當姬溪暈乎乎的走出董卓暫居的府邸,看到門外等候的姬淵時,姬溪的心中才重又獲得了溫暖。

    笑著對姬淵說:“雲虎,今晚上為兄看了出好戲啊,可惜你沒有看到。”

    姬淵問是什麽事情的時候,姬溪又不說了,隻推說自己累了,改日再聊。

    姬溪確實累了,不隻是身累,心更累,這累,讓他急切的需要睡覺,這這累,也詭異的讓他睡不著覺。

    這一夜,便在這輾轉難念中熬了過去,早上姬淵見姬溪滿麵憔悴,不由擔憂的問:“大哥,你怎麽了?身體不舒服嗎?”

    姬溪笑著擺了擺手,不願意給姬淵太多的壓力,便說:“沒什麽,隻是沒有睡好而已,不用擔心。”

    二人吃了早飯,無所事事了兩個時辰,便有軍士來報,說相國傳眾將前去議事。

    姬溪表麵上恭敬應是,實則心中腹誹:還他娘的議事,你他娘的能議什麽事?

    不管心裏再怎麽罵,該做的事情還是馬虎不得的,姬溪整理行裝,穿盔戴甲,又狠狠的洗了一把臉,方精神抖索的雖傳令者前去。

    還是昨日的那間正堂,不過今日倒有了些許的行軍氣,隻見堂中盔甲林立,董卓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滿堂肅立。

    軍士傳報,姬溪入堂,跪而報曰:“末將姬溪,參見丞相。”

    董卓讓姬溪起身,並道:“桓德不必多禮,昨日虧得你及時相救,否則咱家就回不來了,還是那句話,待回了長安,咱家定有重賞。”

    姬溪連說不敢,退立一旁,低頭肅立,靜默不語。

    接著,一將站出,口述昨日的戰況,傷亡幾何,損失幾何,等等,董卓聽了幾句,便不耐煩了,驅退此人,轉而說:“咱家不想聽這些,誰能告訴咱家,孫堅是怎麽打到洛陽的,呂布現在何方?”

    聞言,姬溪心裏一個咯噔,暗道自己的危機開始了,必須要小心應對。可等了半響,竟發現無人答話,姬溪先是一愣,繼而開始鄙夷堂上諸公盡皆酒囊飯袋,這他娘的都過了一日夜了,你們竟然連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都還沒有搞清楚,不是酒囊飯袋是什麽?

    不過,這對自己來說倒是個機會,很多的時候,先說話的人便能占了先入為主的便宜,姬溪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便宜,於是深吸口氣,邁步而出,頓首道:“末將大體知曉,且容末將細說。”

    董卓說:“桓德速速說來。”

    姬溪便說:“末將自二月初接到丞相軍令,片刻不敢耽誤,厲兵秣馬五千餘眾,突襲南陽,三日而奪涅陽,後伏擊袁術援軍,斬橋蕤於草莽,設計於安眾以誘孫堅,不料孫堅狡詐,將我之計,使我大敗,死裏逃生之後,念及丞相重托,又期呂將軍之默契,故引孫堅袁術共數萬兵馬臨嶢關城下相持,得丞相庇佑,僥幸活捉孫堅,又不幸被其逃脫,其時,溪已周旋七日有餘。”

    這些話,姬溪說的全是事實,而且姬溪相信胡軫已經將這些話傳給董卓了,董卓必定已經知曉,果不其然,姬溪話語一頓,董卓便說:“如此種種,胡軫已盡報於某,桓德縱橫南陽,功不可沒,吾心甚慰,可呂布到底再幹什麽?為何不與你會和,共圖大計?”

    姬溪暗笑,瞧瞧,這就是先入為主的便宜,董卓的心思已經不知不覺間偏到自己這邊了,既如此,那就好辦了,姬溪便繼續說:“呂將軍全掌大局,末將不敢妄測,卻思於丞相提拔之恩,不敢稍有怠慢,便於孫堅張勳退兵之後,挾疲憊之師,隨後掩殺,想著雖萬死也要盡心竭力。幸而天佑大漢,天佑丞相,末將尺寸之力,竟能再奪涅陽。本想與呂將軍南北相望,夾擊宛城。卻不料袁術駐兵內鄉,兵鋒所指,乃為嶢關,末將恐其洞開關中門戶,有負丞相重托,便進攻內鄉,至兒郎傷亡殆盡,然終退袁胤等輩。”

    這一番話,姬溪說的是慷慨激昂,聽之波瀾壯闊,最後,竟是硬生生的擠出了兩行老淚,把自己都感動壞了,而他所期待的效果也顯現了出來,滿堂諸公盡皆悲切,同情的目光具皆落在了姬溪的身上,便是薄情寡恩的董卓,也由衷的寬慰說:“桓德嘔心泣血,乃當世之楷模,某知你苦楚,但戰場之上,勝敗乃兵家常事,桓德不必掛懷。”

    姬溪心中暗笑,麵上兀自悲切,繼而說:“其時,末將萬念俱灰,思及死去的數千兒郎,更是五內俱焚,便與我弟雲虎相攜至宛城樓下,隻想著痛罵反賊,殺他一二,縱使粉身碎骨,亦無怨無悔。”

    董卓大驚曰:“哎呀,桓德何故萌生死誌,幸而此番無恙,否則我大漢,無異於失一柱石,咱家也會痛失一臂啊。”

    瞧瞧,什麽才叫能說會道,姬溪當為楷模,就這幾句話的功夫,人家在董卓心中的地位不斷的攀升,從忠肝義膽,到眾將楷模,而後竟至護國柱石了。

    打鐵要趁熱,姬溪繼續說:“末將沒想到的是,袁術老賊的氣量竟如此狹小,被末將羞辱一番,竟至於率兵兩萬,出城追殺,末將本想與之同歸於盡,但忽的靈光一閃,福至心靈,暗想袁術龜縮城內,應為呂將軍按兵不動之症結,此番氣盛而出兵,豈不是天賜良機。故,折而直奔南召,與呂將軍會和。呂將軍當機立斷,舉全城之兵,掩殺而去,直襲南陽。”

    說罷,不給董卓任何反應的時間,鏗鏘一跪,悲呼道:“請丞相治罪,末將實在是沒有想到孫堅老賊會趁南召空虛,趁機突襲洛陽啊。溪思慮不周,本想為丞相徹底的解決南陽袁術之憂,卻不料禍引東水,置丞相於險境,溪百死莫贖,甘願領罪。”

    瞧瞧人家這罪認的,那可真叫個絕了,滿口實話,卻隻說自己沒想到孫堅會進攻洛陽,卻絕口不提是自己建議呂布舉全軍之力進攻宛城,且就算呂布事後提及此事,也不會有人鳥他,你是主帥,人家的建議你不會自己權衡嗎,現在出事了,你就想把責任推到手下人身上,你是蠢材嗎?就算你是蠢材,難道我們要跟著你一起當蠢材嗎?

    可以說,今日姬溪的這一番對答,意義深遠。

    其一,將呂布有可能帶來的指摘徹底堵死。

    其二,贏得了董卓發自內心的賞識,且因為昨日存心相救的基礎,姬溪在董卓心中的地位直線上升,這一點,從董卓親自起身將姬溪扶起便可見一般。

    董卓長歎曰:“桓德何罪之有,不但無罪,還有大功,想這一月有餘,桓德數次死裏逃生,忠肝義膽,可昭日月,某銘感五內,若滿堂諸公皆如桓德,何愁那十八路宵小之患。”

    姬溪哽咽道:“丞相大恩,若再生父母,溪萬死難報萬一。”

    這句“再生父母”,把董卓感動壞了,他說:“桓德,切勿如此說,咱家見你甚是親切,這樣吧,便收你做義子如何?”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鄙夷者有之,仇恨者有之,羨慕者更有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而姬溪呢,心裏麵第一時間大罵:誰他娘的跟你親切,老子死也不答應。這般心中大罵的姬溪,身體卻截然相反的跪下,磕頭便拜,口中曰:“兒姬溪,參見義父,祝義父洪福齊天,廓清寰宇。”

    董卓大笑曰:“甚好,甚好,得子如此,夫複何求。”(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