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初上朝堂顯猙獰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吃過早飯,姬溪想讓護衛們在家中休息一天,但眾人打死都不同意,亦步亦趨的跟在姬溪的身後,防備著任何意圖接近姬溪的人。一路無驚無險的到達西安門,發在高順已經率領著三千兵馬在城牆一側列隊站好,看樣子已經等了許久。
高順確實有一套,一夜之間,昨日那戰敗後多少有些喪氣的軍隊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抖擻,而這,也正是姬溪所需要的。
走到高順的身邊,姬溪笑說:“高校尉辛苦了。”
高順連說不敢,態度方得很端正。姬溪笑了笑,不再寒暄,領軍直向城內出發。
城門的守衛自然不敢有丁點的阻攔,但到了未央宮的南門後,卻被一個名叫王傾的屯騎校尉攔住了。
其橫刀立馬,喝道:“來者何人?”
見他這副模樣,姬溪拍了拍腦袋,又遇到一個蠢貨,聖旨昨日就下了,你他娘的還問老子是誰,你這不是自己找難看嗎、。
姬溪實在是不想再和這種蠢材廢話了,於是乎直接對高順說:“拿下他,擅動者斬。”
高順詫異的看了姬溪一眼,隨後也不知是想到了些什麽,竟是咧嘴一笑,腰間鋼刀瞬間出鞘,直接就架在了這王傾的脖子上,厲聲喝道:“羽林中郎將奉命接掌宮廷防衛,爾等竟敢阻攔,想造反嗎?”
王傾怒急,隨身的士兵見自家將軍被人家拿刀架在了脖子上,立刻怒目而視,蠢蠢欲動,高順見狀喝道:“擅動者斬。”
一聲暴喝,身後三千人齊聲一喝,昂然前跨半步,刀出鞘,做出了進攻的架勢。
這王傾,說白了不過是一個自許忠義的書生,連戰場都沒上過,如何敵得過這三千老兵的氣勢,是以被眾人這麽一喝,竟是瞬間膽寒,身子啷當著跌退一步,摔落在地。
姬溪厭惡的瞧了他一眼,隨後便不理不睬,徑自從他身前走過。
三千多人徑過承明殿、高門殿、白虎殿、玉堂殿,到達前殿廣場,姬溪手一揮,三千人魚貫而跪,姬溪前走幾丈,在階前跪下,高聲報名:“臣,雲林中郎將姬溪,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片刻,石階的盡頭傳來回話:“宣,羽林中郎將姬溪覲見。”
姬溪起身,挽起官袍,快步拾階而上,不多時,已近殿前,三步一跪,直至跪到殿中,整個過程,中規中矩,沒有絲毫的逾越。
帶天子免跪,姬溪方才起身,環眼四顧,堂上百官皆在,而董卓和呂布卻不在。
姬溪起身之後,便垂手站到了一邊,朝堂議事是有順序的,現在還沒輪到說他的事情呢。
天子年不過十歲,無法擔當大任乃是事實,於是乎,平日裏如果董卓不上朝,那便是太尉,司空,司徒聯合議事,當然,議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大事雖然也議,但不論議出了什麽結果,都沒用,還是得董卓做主。
比如現在他們所議的,乃是長安的物價以及經濟問題,百官們各抒己見,在姬溪聽來,很多還是很有作用的,但說來說去,還是繞不過物資匱乏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堂上百官卻沒有一個能解決的了的。
姬溪了然,他們當然解決不了,因為他們手上沒兵權,沒有兵就不能進行掠奪,沒有兵還得被別人掠奪,此消彼長之下,能有物資才怪了。
而姬溪也知道,要說關中沒有物資也是不準確的,比如說自己的藍田縣,現在基本上已經步入了正軌,甚至還能拿出點錢糧來補關中的漏洞,可姬溪不會這麽幹,因為就算他這麽幹了,對整個關中來說也是杯水車薪,說白了,姬溪救不了關中。
能救關中的人不是姬溪,不是天子,更不是百官,而是董卓。
眾人皆知,董卓在郿鄔裏麵存了數以百萬石的糧草,隻要他肯拿出來一半,關中之危頃刻可解。可問題是,董卓會願意拿出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再瞧瞧百官,可有一個敢去笑董卓要錢糧的嗎?答案還是沒有。
而且這些人的還在心裏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大丈夫豈能為五鬥米折腰。
對此,姬溪非常的鄙視,你們自詡大丈夫,卻對董卓的淫威敢怒不敢言,美其名曰仿韓信忍胯下之辱,實則不過是苟延殘喘,珍惜自己的小命罷了。
姬溪越來越覺得,這個時代的文人太矛盾了,他們受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以為是的行著君子的規矩,但是,他們沒辦法將儒家的神髓與自身的欲望或者說劣根性融合在一起,說白了,他們宛若行屍走肉般的遵循這聖人之道,但是卻沒有自己的思想,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內心,或者因為厭惡內心的醜陋而堂而皇之的用聖人之道將自己包裝起來。
存在這這樣的矛盾,又怎麽可能解決了關中的經濟問題呢,於是乎,此事最後被大而化小,小而化無,議了跟沒議一樣。
這件事情完了,百官又議了些無關痛癢的問題,最後才宣姬溪出列,商討交接宮廷護衛的事情。
姬溪覺得之所以把自己排在最後,絕對是王允和這宣自己出列的太尉趙謙故意的,無非是想給自己點難看,從而在自己的身上找點平衡罷了。
對此,姬溪根本就懶得和他們計較,聽到趙謙讓自己說說對換防有什麽想法的時候,姬溪一句廢話都沒有,張口就說:“義父的意思是,將未央宮,長樂宮,桂宮,北宮及明光宮的守衛全部換掉,由下官率兵全盤接管。”
聞言,趙謙頓時怒目而視,本能的想要嗬斥,卻不知道從何罵起,最好隻是硬生生的擠出一句話,說:”姬將軍年齡不大,本事卻不小,口氣更是大得很,五宮之地何其寬闊,隻憑你三千兵馬,就能守衛的住。”
姬溪冷淡的說:“下官必殫精竭力,若有差池,唯死而已。卻不勞趙太尉費心。”
趙謙冷哼一聲,說:“你既然誇下海口,本官倒落得輕鬆。自明日起,逐步換防。”
聞言,姬溪暗笑,心說你們這幫人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啊,都到這個當口了,你們還想著拖延時間,便是真的讓你們拖個十天半個月的,又能有什麽用,純粹是給大家找不痛快罷了。
姬溪本就對這幫窮酸腐儒沒有半點的好感,再加上他們看似光鮮,實則手上沒兵沒將。在這亂世中,手上沒兵沒將從某一方麵說就是沒權沒勢,姬溪忌諱董卓現有的權勢,所以對他搖尾乞憐,可對這些人,姬溪實在是覺得沒那個必要,不當麵對其冷嘲熱諷就已經很不錯了,想要對他們阿諛奉承,門都沒有。
於是乎,姬溪強硬的說:“五宮之地,乃國之重地,逐步換防的話耗時良久,萬一被賊人尋到漏洞,借之對陛下不利,我等皆成千古罪人也。故,下官以為,此事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諸公以為然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