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直城門前戲百官

字數:3161   加入書籤

A+A-




    正午的時候,百官都已到齊,那些被姬溪強硬的綁來的,自然對姬溪橫眉冷對,厭惡之情溢於言表。不過,這些人在姬溪的眼裏都是小蝦米,想想也是,能做出這般賭氣的舉動,連孩童都有不如,不是小蝦米又是什麽呢?

    而姬溪看重的那些人,如王允,趙謙,種拂等人,瞧瞧人家是怎麽做的,人家雖然心裏麵巴不得董卓被天打雷劈,可明麵上卻不露出一絲一毫,雖不至於阿諛奉承,但卻能表現出足夠的尊重,給董卓足夠的麵子,這一點,從人家能夠自發的放下身價便可見一斑。

    日頭已過,董卓終於姍姍來遲,當那青羅傘蓋,黃金斧鉞搖搖在目的時候,姬溪要小皇帝下了車架,走到百官的前麵,帶頭迎接,而姬溪則側身站在小皇帝身後半步,卻儼然在百官之首。

    車架近前,姬溪當先長揖及地,高聲唱道:“臣,恭迎太師。”

    身後百官,雖有不願,可大多不敢當麵給董卓難看,是故除了了了幾個蠢材,具皆做出了和姬溪一樣的舉動。

    在眾人的恭迎聲中,董卓肥胖的身軀從車架中走出,許是一眼就見到了天子,感到了極大的榮耀,所以麵上滿是喜悅。

    是故快步走到天子身邊,也不失禮,隻是佯裝關切的道:“這天氣炎熱,陛下不在宮中贍養,竟親自出宮迎接咱家,咱家怎麽生受的起啊。”

    看的出來,小皇帝還是有些懼怕董卓,但總算還能開口流利的說話,是以說:“太師功高勞苦,乃國之柱石,這區區小事,朕實屬應當。”

    聽到小皇帝僅僅有條的這句話,董卓倒是一愣,直覺小皇帝有了些改變,不過當看到小皇帝身邊的姬溪時,董卓瞬間認定,這一切,定是姬溪教導的。

    如姬溪預料的那般,董卓並沒有絲毫的生疑,反而親切的扶起姬溪,老懷大慰的說:“我兒這幾日辛苦了,為父甚是感動。”

    隻這一句話,姬溪就知道,臨華殿之事已經圓滿的解決,而一切也盡在把握之中,否則,董卓絕不可能如此和顏悅色的對自己說話,隻怕一上來就刀斧加身了。

    姬溪心裏冷笑,麵上卻再拜曰:“為義父分憂,溪萬死不辭,哪有辛苦之說?反而是義父日理萬機,此番又是長途跋涉自郿鄔趕來,更是辛苦,還請義父保重身體,切莫太過操勞啊。”

    聞言,董卓大為感動,拉起姬溪的手說個不停,卻把天子和百官晾在了一邊。

    看著二人那虛情假意,聽著二人那令人惡心的寒暄,一些蠢材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了挑釁,是故弄出了些騷動以期引起二人的注意。

    董卓看到了,是以不悅的皺起了眉頭,姬溪也察覺了,是以也不悅的皺起了眉頭,隻不過,姬溪並沒有如董卓預期的那樣去嗬斥,去逮捕,而是選擇了一個董卓沒有想到但卻更合董卓心意的方式,隻聽姬溪說:“哎呀,義父,這天氣炎熱,你我軍旅出身倒也沒什麽,可我們的有些大臣日夜操勞,怕是受不了啊。”

    董卓一愣,不過瞬間便理解了姬溪的意思,是以大笑著接口:“唉,這要是為父疏忽了,隻是沒想到竟有如此多的政務需要諸卿操勞,竟至夜以繼日,為父身為太師,羞愧難當啊。”

    姬溪借道:“義父誤會了,朝中政務雖多,但有義父總掌大局,一切盡然有序,事半功倍,哪裏需要什麽夜以繼日啊?”

    董卓的笑意更甚,佯裝不解的問:“那桓德所說的夜以繼日,是為何意呢?”

    姬溪笑道:“想必是宅邸之事吧,溪也不敢妄言。隻不過,溪見主公日益憔悴,所以大膽的向義父請賞,不知可否。”

    董卓難得的大方,道:“桓德盡管說來,為父無有不從。”

    姬溪便道:“溪為百官各請虎鞭一副,不置可否,不過,溪年輕力壯,便不需要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百官們要是再不明白,那就不是蠢,而是啥了。這狼狽為奸的父子擺明了是在嘲笑諸人某方麵不行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些人終於忍不住了,在董卓和姬溪的大小聲中豁然出列,手指哆嗦著指向二人,想要罵些什麽,卻罵不出口,更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姬溪竟然說:“哎呀,義父,是溪疏忽了,此等周公之事,怎能在如此大庭廣眾之下說呢,諸公勿氣,溪在此鄭重的向你們賠罪。要不還是請義父責罰吧。”

    董卓適時的說:“桓德如此孟浪,確實該罰,便罰你備上厚禮。挨個登門賠罪吧,不過你放心,虎鞭嘛,你要多少,為父給你多少,萬不要對諸公吝嗇。”

    姬溪打蛇隨棍上,趕緊接道:“溪領命便是,不過,虎鞭雖有效,但當下卻是沒用的,溪覺得還是應該謙讓下諸公,所以,我等還是進城吧。”

    董卓哈哈大笑,看樣子是真的高興,竟再也不理會那幾個明顯行動不軌的人,轉身便牽起天子的手,向車架走去。

    姬溪嗬嗬笑著,亦步亦趨,中途中隻是隱晦的給了站在董卓車架邊的芙兒一個眼色,而後便不管不問了。

    隻是一眼,芙兒已經明白了姬溪的意思,於是立刻對身邊的高順說:“將軍去將那生事的幾個蠢材抓起來吧,要快,最好在他們徹底爆發之前製住他們,否則他們性命不保,不過,若是真的來不及,那就當場斬殺。”

    也許高順自己都沒有察覺,隻是這短短的五六天的功夫,自己竟已經對芙兒的話言聽計從,是以,聽了付了話後,高順沒有任何的遲疑,立刻行動起來,堪堪在那幾人失去理智之前將他們製住,整個動作,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而這場殺局,也隨著高順的快速行動而宣告結束。

    這一切,都被姬溪看在了眼裏,心中對芙兒再次高看一重,此女,絕非等閑。

    而姬溪沒有察覺的是,直城門前的這一切,另還盡皆落入了一個人的眼中,他自始至終的微笑著,旁觀著,饒有興趣的作著看客,他對姬溪非常的感興趣,對那個婢女也非常的感興趣。所以,在去往未央宮的路上,他一直觀察著這兩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