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降文和辯群雄
字數:3723 加入書籤
被姬溪所阻,董卓明顯的不悅,可心裏又非常的喜歡這個新收的義子,因為喜歡,故而多了些許的容忍。
是以聽到姬溪的喊聲後,董卓停住了手,轉身問姬溪:“桓德因何阻我?”
姬溪諂笑著起身,走到董卓的身邊,卻沒有回答董卓的話,反而對淳於嘉厲聲喝道:“說,你是不是刺客同黨?”
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淳於嘉卻似乎更加的鎮定了,是以聽了姬溪的喝問後,不疾不徐的搖了搖頭,隻不過說的卻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聞言,董卓大怒,而姬溪亦是大怒,隻不過姬溪的反應快,是以在董卓將欲動手之前已經飛起一腳踹了過去,淳於嘉應聲而倒,複起身時已經血流滿麵,看起來淒慘無比,實則姬溪知道,他根本就沒受什麽大傷,充其量擦破了皮罷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淳於嘉大怒,可還未及大罵,姬溪已經竄到了他的身前,將之一把提起,厲聲喝曰:“儒生何故如此狂妄?你說我等欲蓋擬彰,那你可能自證清白?”
淳於嘉大聲道:“吾生而清白,磊落堂皇,何須自證?”
姬溪冷笑道:“汝不食肉,豈非做賊心虛。”
淳於嘉:“吾一生精研聖人之道,安能行此禽獸之事?”
姬溪放開他,退後一步,繼而冷笑嘲諷:“窮酸腐儒,安敢妄言天地大道?”
淳於嘉針鋒相對:“黃口孺子,豈知人倫綱常?”
姬溪:“先祖茹毛飲血,吞天納地,何況人乎。故,食人有何不可?與綱常何幹?”
淳於嘉:“燧人氏引天火,教導眾生,後造化皆起於此,三皇五帝感之德,方有人之淨土,汝何故數典忘宗?”
姬溪:“世有萬法,然以性命為大,汝何故執著於此小道,而至身後之事於不顧?”
淳於嘉:“聖人之道,方為天地大道,仁智禮儀信,缺一不可,吾自不才,然必堅守,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接下來,二人你來我往,就性命為首還是綱常為尊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在董卓和百官們的瞠目結舌中,喋喋不休,不分勝負。
繼而,有錚錚鐵骨者挺身而出,相助淳於嘉,而姬溪獨占諸公,漸漸力有不逮,忽的,一人出列,卻是站在了姬溪的這一邊,且此人的才思辯才,竟是高出姬溪一籌,二人齊心協力,總算撐了個旗鼓相當。
姬溪大喜,細看此人,四十餘歲,身材中等,精瘦幹練,對方道出了此人的名號,姓賈,名詡,字文和。
當知道此人乃是賈詡時,饒是姬溪正處於激烈的爭辯之中,都禁不住的大為震驚。賈詡何人,後世稱之為“毒士”,其一生用計,皆妙到巔峰,無往而不利,乃是三國史中名列前茅的謀士,此人,乃是當之無愧的奇才。
不過此時的他,應該尚未顯露出風采,他應該還隻是李傕手下一個小小的參謀主事,不過姬溪卻並沒有因此而小覷他,因為在這滿堂諸公中,隻有此人洞悉了自己的用心,且當機立斷的選擇了幫助姬溪。
姬溪在做什麽呢?他在告訴董卓,你可以殺些人出氣,但有些人是絕對不能殺的,比如這淳於嘉,他是當世大儒,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你殺了他,必然引起天下士族的反抗之心,雖說你早已經失去了,但隻要你養著淳於嘉這些人,事態就在可控製的範圍內,可你要是殺了,天下文人的口誅筆伐可不是那麽好受的。
這話,不能明說,否則以董卓的性子,必然不會聽勸,且還會表示自己不怕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從而殺更多的人,所以,隻能讓董卓自己去認識到這一點。
怎麽讓他自己醒悟過來呢?姬溪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讓董卓知道,什麽才是文人,所以,姬溪有心的發起了這場辯論,辯論的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讓董卓知道,文人,是可以為了自己的理念付出一切的,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惹怒了天下文人,能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嗎?
姬溪沒料到的是,自己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口才,對付一個淳於嘉,靠自己還行,但當人數多了起來之後,姬溪立刻感覺力有不逮了,幸得關鍵時刻,賈詡站了出來,此人雄辯,技壓群臣,姬溪覺得,要不是他克製了許多,隻怕淳於嘉等人早就被其說的啞口無言,敗下陣來了。
這便讓姬溪更加的看重賈詡了,什麽是拎得清,這才是拎得清,人家清楚的知道,這場辯論要的不是勝負,要的是董卓反應過來,所以,在董卓醒悟之前,自己不能敗,也不能勝,必須把這場辯論撐下去。
董卓終歸不是笨人,他終於反應過來了,而在他的眼中,姬溪並不是在點醒他,他隻是純碎的好勝心強,想在言語上壓倒淳於嘉等人,這屬於書生意氣,繼而,他對自己能從這場辯論中看到隱藏的危機,感到由衷的優越感,人啊,一但太過自信優越,便總會對底下的螻蟻多出些同情,於是,董卓抬手阻止了這場辯論:“諸公不必多言了,此事說白了隻是理念不同罷了,我等一心為國,理念不同也能互補互助。說來倒是咱家唐突了,怎能將自己的理念強加給諸公呢。哎呀,咱家錯了,來日定請天子治罪。”
聞言,百官們明顯的鬆了口氣,姬溪心中也鬆了口氣,可表麵上卻仰起了脖子,硬生生的說:“義父不可,這些人明顯包藏禍心,義父萬不可輕言放過,孩兒請義父批準,將這些人教給孩兒審問,孩兒必將為義父揪出那些刺客的幕後主使。”
聽了姬溪的話,百官們剛剛鬆的一口氣瞬時間再次提起,具皆對姬溪怒目而視,恨不得鐵鍋正煮著的乃是姬溪,如果那樣的話,百官們覺得自己一定能大快朵頤。
賈詡詫異的看了姬溪一眼,繼而似乎明白了什麽,意味難明的笑了笑,不言不語。
姬溪說這話自然不是無的放矢,他清楚的知道,董卓既然想通了關鍵,那便不可能更改,董卓隻會覺得自己使起了性子,明麵上辯不過淳於嘉等人,便想暗地裏使壞,而董卓既然已經明確了不能殺淳於嘉,自然也就不可能將淳於嘉交給自己。
姬溪說這話真正用意是,他在董卓的心裏埋下了一粒種子,讓董卓覺得,自己的理念與董卓不謀而合,且自己忠心耿耿,那麽,以後的日子裏,董卓若是再想對朝中哪個大臣不利,第一個想到的便很可能是交給自己去辦,如此一來,自己便多了許多斡旋的機會。
瞧瞧,姬溪是個多麽複雜的人啊,他內心裏麵看不起這殿上的大多數人,但他卻能深刻的認識到,這些人能站在這裏,那麽必然有他們相應的才能,而小皇帝要治國平天下,便必然要依靠這些人的能力。所以,姬溪看不起他們,卻要救他們,而他所救下的這些人,卻沒有一個對他感恩戴德,反而全部對他恨之入骨。
某方麵來說,姬溪是很孤獨的,呂春能夠理解他的用心,但呂布不在自己的身邊,就算他在自己的身邊,以他那醇厚的性子,也決然不會同意姬溪這麽去做,萬幸,老天爺給姬溪送來了一個賈詡,當姬溪與賈詡的眼神交匯時,姬溪的孤獨減輕了許多,他知道,賈詡是一個能夠了然自己的用心,且會支持自己無所不用其極的人。
隻那一眼,姬溪竟沒來由的覺得,賈詡,注定將成為自己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