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章 同心協力度時艱

字數:6428   加入書籤

A+A-




    這樣的感覺,來的快,去的也快,百官們也沒有那個心情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去分析姬溪到底是個什麽人,是以草草的吃過飯後,便繼續投入了緊張的工作。

    黃昏時,呂春報說,張氏四兄弟領兵抵達,且已經投入了救援。

    入夜時,呂春再報,郿鄔的物資和藍田的物資都已經抵達,徐啟,華佗,姬月,姬蔓,呂淺,蔡琰等人也跟著來了。現正由徐啟安排發散物資,而姬月四女卻在華佗的帶領下開始籌備傷員大營。

    直到此時,姬溪才親口下了一道命令:“傳我令,城中一切事物,以華佗為先,餘者盡皆讓道,違令者立斬。”

    呂春知道姬溪在擔心什麽,而姬溪的擔心也正是呂春的擔心,他們的擔心在於瘟疫。

    其實,天災並不可怕,因為它隻是一時,真正可怕的是天災帶來的瘟疫,特別在這個時代,一場瘟疫如果爆發開來,死的人將是難以想象的。

    這瘟疫,盤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人人在心中祈禱著,瘟疫不要爆發,但是,天地不仁,五日後,瘟疫還是爆發了,且來勢之凶猛,令華佗這個神醫都有些措手不及。

    華佗找到姬溪的時候,二人具皆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徹骨的疲憊。

    姬溪揉著腦袋,說:“我最怕你這個老家夥來找我,可你還是來了。”

    華佗皺著眉頭,咬牙對姬溪說:“這場瘟疫很古怪,感染者不會快速死去,卻會逐漸的發覺四肢無力,頭腦昏沉,漸漸的沒有任何行動能力,隻能癱瘓在床,而且我估計,便是癱瘓在床,隻要有足夠的飲食供應,也不會死。”

    聞言,姬溪鬆了口氣,說:“這倒是個好消息,隻要不死,總會有辦法的嘛?”

    沒想到,華佗的神色越發的凝重,他深吸口氣,說:“不然,這場瘟疫不能拖,因為它的傳播太快,前日晚間方才發現了一例,而這不過兩日的功夫,已經多達上千例了,由此可見,若真是遷延日久,恐怕結局難以預料。”

    姬溪謔的站起身來,汗如雨下:“這麽嚴重?有什麽預防措施嗎?”

    華佗苦澀的說:“老夫來跟你說這些,便是讓你去做防範措施,而老夫的職責,乃是竭盡所能的找到破解之法,若不成功,老夫不會走出長安城的。”

    看著華佗急匆匆的離去,姬溪黯然的坐下。

    華佗雖然沒有明說,但他話中的意思姬溪卻明白,這次的瘟疫很嚴重,嚴重到華佗也沒有甚多的把握,所以,防範措施必須做,且要盡快做,做的滴水不漏。

    姬溪將呂春,高順,徐榮,張氏四兄弟全部叫了過來,將華佗的擔憂如實相告。

    姬溪詢問呂春的意見,呂春歎了口氣,疲憊的說:“此乃主公所長,春行事太過拖拉,當不得此任。”

    姬溪嘟囔了一句:“這個時候想起來我的長處啦?”接著卻略過了呂春問向徐榮:“徐將軍,有何高見?”

    其實事情已經明擺著了,又能有什麽高見呢,所以徐榮咽了口唾沫,說:“隻有封城一途可行。”

    姬溪再看向高順,高順沒有說話,隻是神色凝重的點頭。

    姬溪深吸口氣,張口道:“徐榮聽令,令你著本部人馬日夜不停的巡查長安,一但發現疫情,立刻送往華佗處隔離;高順,著你將本部兵馬分作四隊,分別駐守在城內四門,不許讓任何一個人出城,記住,是任何一個人;張福,張壽,張安,張康,著你四人出城把守各處,但見出城者,殺無赦,我要讓這長安,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而若爾等部下有任何一人叛逃,爾等提頭來見。”

    簡簡單單的三條軍令,明晃晃的親疏有別,姬溪這是在擺明了高順諸人,在這個檔口,姬溪隻相信自己的子弟兵,所以,他讓自己的子弟兵去組成最後一條防線,卻將徐榮和高順的兵馬留在城內,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對此,高順和徐榮的心裏或多或少的有些不舒服,特別是高順,他覺得姬溪不信任他,但他們二人也知道,就眼下的局勢來看,姬溪的做法無疑是最保險的,所以,二人沒有任何的疑慮,利索的領命而去。

    諸將離去,呂春留了下來,與姬溪對視一眼,具皆看出了對方眼中深深的擔憂。

    次日,他們擔憂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短短幾日間,長安城中已經爆發瘟疫的傳言便人盡皆知,人啊,終歸是怕死的,特別是經過了一次死裏逃生後,他們更會深覺生命的寶貴,所以,盡快的逃離長安城便成了人之常情。

    起初時,百姓們或單獨,或三五成群,想要離開長安城,但都被高順的人攔了回去,可這終究不是辦法,隨著城內感染瘟疫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便越來越恐慌,於是,他們自發的組織在一起,他們沿著長安大街直直的向清明門走去,待到近前時,人數已經達到了上千。

    姬溪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小皇帝和百官們都在,姬溪真心的希望百官們有誰給給他一個中肯的建議,然而,他失望了,百官們具皆低著頭,仿佛一瞬間失去了語言能力似的不言不語。

    姬溪也想低下頭,也想不言不語,可該做的事情,總歸是需要有人做的。

    於是,姬溪在小皇帝和百官們複雜的目光中走出了議事的茅屋,接過手下遞過來的湛盧劍,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姬溪趕到清明門的時候,場麵已經有些失控,高順滿頭大汗的頂在最前麵大聲的呼喊,卻對前麵的那數十個老叟無可奈何,能怎麽辦了,這些人都老了,你不能打,也不能罵,他們在倚老賣老,高順似乎便隻能逆來順受。

    這些老家夥們,他們確實老了,他們也知道自己其實沒必要逃出去,因為就算逃出去了他們也活不了幾天了,可是,他們都是有子女的,有孫子的,為了自己的後輩,他們這麽做當然是心甘情願,且心安理得,這普天之下,也沒有人能說他們做錯了。

    他們的目光麻木,他們的身體也很麻木,他們一點點的向前挪動,而他們對麵的那些強壯的士兵們,卻隻能被他們這些老家夥逼迫的一點點往後退。

    眼見著,退無可退了,這個時候,姬溪來了。

    姬溪眯著眼睛,抿著嘴唇,惡狠狠的盯著那些老家夥,然而,老家夥們對他視而不見,姬溪告訴自己,你們看不起我,你們在侮辱我,所以,老子殺你們也能殺的心安理得。

    多麽可笑的自圓其說啊,可當時的姬溪卻隻能給子找到這個可笑的理由,且偏執的將這合格理由無限的放大,終於,達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姬溪的眼睛猛的瞪圓,他的聲音撕破了喉嚨,從而發出了野獸般的吼叫:“殺,給老子殺光這幫混賬,老子要把他們剁碎了去喂狗。”

    吼罷,他在高順等人的目瞪口呆,肝膽欲裂中衝進了人群,開始了慘無人寰的殺戮。

    這些百姓,手無寸鐵,他們是羊,而姬溪是狼,且是隻滅絕人性的狼。

    劈著,砍著,殺著,百姓在惶恐著逃命,那一張張恐懼的臉無時無刻不在衝擊著姬溪的神經,他的心中不斷的有一個聲音在吼叫:“他們該死,他們該死,他們該死……”

    漸漸的,姬溪發自內心的覺得這些百姓令人生厭,他們確實該死,然後,他徹底的失去了理智,他本能的想將眼前所有人全部殺光。

    他的手臂應該很痛了,但是他已經感覺不到,他的身上遍布著血汙,卻更加的激發了他的凶性,此時的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魔鬼。

    百姓們早就被他殺散了,可他還在殺,追著百姓殺,高順心驚膽膻,率兵去阻止姬溪,可不成想,瘋魔之後的,戰力陡增,高順等人竟是絲毫奈何不了他,反而被他傷了幾個逃出包圍,繼續殺。

    高順又不敢真個的傷了姬溪,於是乎,隻能竭盡所能的阻止姬溪的屠戮,並大聲的呼喊,希望能夠喚回姬溪的理智。

    然而,一切都無濟於事。

    直到,姬溪的身前出現了一個泫然欲泣的女人,在姬溪的劍將要在她的身上透身而過的那一瞬間,姬溪的劍猛然頓住,而後,大吼一聲,仰麵栽倒。

    姬溪昏迷期間,被姬溪殘忍殺戮的數字被統計了出來,四百七十三人。看起來似乎不多,但要知道,這些人,全是姬溪一人所殺,這與戰爭中的死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呂春要封鎖消息,盡可能將這件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然而這時候,芙兒站了出來,提出了與呂春截然相反的意見,且最終,芙兒說服了呂春。

    於是,在刻意的渲染下,姬溪成為了長安城內所有人的噩夢,那四道城門上懸掛的數百顆頭顱,更是坐實了姬溪是個魔鬼這個事實。

    而有了這個事實的存在,有了姬溪這個噩夢的存在,喧鬧的長安城安靜了下來,再也沒有人敢逃跑,因為姬溪所帶來的壓抑充斥在每個人的心裏,硬生生的壓製住了他們求生的本能,於是,長安城迎來了詭異的秩序,甚至比地震之前還有秩序。

    而這,也是芙兒能夠說服呂春的原因。

    姬溪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五日之後,而醒來後的姬溪,看起來與先前沒有什麽兩樣,他沒有任何悔過的意思,他甚至對芙兒的做法大為讚賞,他甚至麵對所有人的懼怕時,表現出了由衷的自得。

    隻有姬月知道,表麵上若無其事的姬溪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壓力,這壓力,足以摧毀任何一個人的神經,而姬溪,卻硬生生的承受了下來。

    皇天不負,姬溪的堅持終於迎來了轉機,當城內的疫情已經增加到了五千多例的時候,華佗終於研究出了藥方,又一個月後,長安城的封鎖解除。

    而此時,新的危機再次出現,長安城需要重建,百姓需要生活,而這一切,都需要錢糧。雪上加霜的是,便在這個時候,董卓再次來到長安,而他,當然不是送錢糧來的,而是要錢糧來的。

    在新建好的未央宮正殿中,董卓堂而皇之的對天子和百官說,救災的錢糧是他借給國家的,但國家不能賴賬,而這個時節正是秋收,所以,董卓要求盡快的將賦稅收上來,然後按照三分的利息還給他。

    百官們諾諾不敢言,少數幾個據理力爭的也在董卓的威脅下偃旗息鼓,於是,今年的賦稅便這麽草率的定了下來,十五稅六,曆朝曆代一來,從沒有過這般的高額的賦稅,簡直達到了荒唐的地步。

    自始至終,姬溪一直緘口不言,直至和董卓單獨相處時,姬溪才向董卓提出了一個建議:以關中大災,天子蒙難為名,讓各路諸侯進獻錢糧。

    董卓認為各路諸侯不會進獻點滴錢糧,姬溪的建議純碎是自取其辱。

    而姬溪告訴他,此時的各路諸侯各自為政,早已麵合神離,而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此時的他們不會再去琢磨著什麽忠心報國,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如此一來,你作為當今天下最大的一方勢力,想要巴結你的諸侯決不再少數,絕對會有人給你送錢送糧的。

    並且,錢糧的獲取隻在其次,你可以借此得到一些人的依附,而後對這些人大加封賞,讓他們去攻打那些不願意依附的反賊,此為驅狼吞虎之計。

    聽了姬溪的一番分析,董卓大喜過望,立刻將全部的熱情投入了這項偉大的計劃中,而將收稅這樣的小事情甩手就交給了姬溪。

    姬溪的動作很快,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將稅給收完了,不過,整個關中,雍涼兩州,姬溪隻給董卓收到了一百五十萬石錢糧,當然,是按照十五稅一收取的,而這一百五十萬石,姬溪隻給了董卓五十萬石,他自己留了三十萬石,而後的七十萬石才上交國庫,用於長安城的建築。

    這一切,身在郿鄔之中的董卓都知道,甚至有心腹之人來董卓麵前告姬溪的狀,說姬溪貪汙枉法,不尊董卓的號令還占董卓的便宜。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麵對他們的告發,麵對姬溪的種種罪行,董卓具都哈哈一笑,一點追究的意思都沒有,甚至連一句責怪的話都沒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