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八百秦川做棋盤
字數:6268 加入書籤
劉備表現出來的無欲無求,讓姬溪總覺得其人深藏不漏,這帶給姬溪很大的困擾和壓力,相比之下,趙謙、淳於嘉的那個小團夥反對的聲音就顯得有些不那麽麻煩了。
當百官們陸續到齊後,姬溪先是向他們介紹了一下第七師,讓他們感受一下這第七師的兵戈鐵馬,而後,便在這高台上,兵甲圍繞間設宴,看著那些噤若寒蟬的官員,姬溪的心中暗笑,看來,有時候展展手腕,還是有作用的嘛。
然而,姬溪這手腕也隻不過能嚇住少部分人罷了,有膽氣的還是大有人在的。這不,當姬溪提出想做弘農王劉民的老師時,立刻有不怕死的站了出來,雖然說話還算客氣,但反對的意思很明顯。
趙謙緊接著也站了起來,而他說出的話就不那麽中聽了,他直言道:“自古為王師者,無不是名揚天下、學富五車、胸襟開闊、智深似海的大儒,你姬溪何德何能,能當此重任?”
姬溪也不惱,說:“豈不聞,達者為先?”
淳於嘉站出,說:“既如此,願與姬大人坐而論道,請教高論。”
姬溪一滯,看著淳於嘉自信的表情,深知自己在學識上絕對幹不過這些皓首窮經的大儒,於是,他立刻偷換了概念,說:“我以為,當今天下大亂,光有學識是遠遠不夠的,故而我要傳授的是軍陣之道。”
趙謙嘲諷道:“哦?這麽說,你對自己的軍陣之道很有信心嘍。老朽不才,願與姬大人對上一陣,不知可否?”
姬溪知道,這趙謙早年間也是一個出色的統帥,剿滅黃巾時,也可謂是戰功赫赫,否則也不會在董卓時就做上了太尉之職。但是,若論軍陣之道,姬溪到現在為止還沒怕過誰呢,而姬溪之所以扯到了這軍陣上,目的就是給趙謙下套,讓他自己鑽進來。
趙謙無所顧忌的鑽進來了,姬溪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於是立刻同意,並馬上著人去搬沙盤。
“沙盤”這稱呼,對百官們來說是非常陌生的,當他們看到實物時,百官們愕然了,因為他們看到,在這方圓七尺平台上,山峰河流,道路關隘,村落城池,竟全部標注的清清楚楚,且因為他們是立體的,所以比地圖上看的更加的隻管和清晰。
熟悉地勢的趙謙立刻察覺,這,儼然是整個關中的縮小版,他更是敏銳的發覺,這座沙盤,竟比現存的關中地圖要詳盡準確的多。
趙謙詫異的看了姬溪一眼,疑惑的問:“這是你做的?”
姬溪傲然答道:“當然,這隻不過是我這一年來順帶做的事情而已。”
一見姬溪這副高傲的樣子,趙謙就討厭,於是,他說:“還不錯,既然如此,來吧,姬大人想要如何對陣呢?”
姬溪想了想,而後笑說:“既然要玩,那就玩的大一些,這樣吧,諸公願意參加的都可以參加,可以各選城池為基地,各分兵五萬,以這八百裏秦川為棋盤,我等群弈一局如何?”
不少人蠢蠢欲動,最終,姬溪選擇了最西邊的金城為營,趙謙選擇了長安為營,劉備猶豫了一番,也他踏上前來,選擇了北邊的上郡為營,而後,呂春上前,選了安定,與姬溪成掎角之勢,廷尉張溫上前,選了高陵,拱衛長安,趙雲在姬溪的指使下選了鹹陽,兵鋒直指長安,最後,大鴻臚楊彪上前,選擇了天水郡城,跑到了姬溪的金城旁邊。
七人,各自為營,各自領兵五萬,由公認的蔡邕做裁決,而後,大戰開始。
沒有人說話,七人各自將自己的布局動作寫出來,而後遞給蔡邕,由蔡邕決定是否要將各人的決策說出來,說給誰聽。
比如,趙謙首先派出三萬兵馬進攻趙雲的鹹陽,這麽大的動作,當然是瞞不過任何人的,所以蔡邕要將趙謙的計劃說出來,再比如,廷尉張溫領兵一萬偷偷渡河,兵發呂春的安定,這邊不能說出來的,而呂春在其行軍過半時設伏,也是不能說的。
這這場七人之間的戰役中,姬溪、呂春、趙雲三人配合無間,由趙雲堅守,呂春為輔,姬溪神出鬼沒,將陰險狡詐發揮至了極點,一個時辰後,先滅了楊彪,後平了高陵,而趙雲也在趙謙等人的逼迫下山窮水盡,接近崩潰的邊緣。
關鍵時刻,劉備出了奇兵,先占馮翎郡,帶給趙謙很大的壓力,不得不回兵,給了趙雲喘息之機,而姬溪和呂春的軍隊到達鹹陽時,準備一鼓作氣幹掉長安是,劉備的軍隊卻突兀的出現在了北地,截斷了姬溪和呂春的後路和糧道。
眼看著,姬溪和呂春已經山窮水盡,蔡邕卻公布了結果,他說:“此戰,姬溪和呂春勝。”
趙謙氣急,怒問:“為何?”
蔡邕歎道:“因為姬溪和呂春的救援鹹陽的兵馬,盡為老弱殘兵,且虛張聲勢,看似有五萬兵馬,實則隻有二萬,而起二人剩下的六萬兵馬,兩萬埋伏於劉備歸路,令四萬已經將劉備的三萬兵馬包圍。所以,劉備的出局已是必然,介時,姬溪和呂春的兵馬相加將是十餘萬,趙太尉卻隻剩下了兩萬兵馬,焉能得勝?”
聞言,劉備歎了口氣,卻沒有任何的焦躁,隻是抱拳道:“姬將軍用兵如神,備心服口服。”而後,便古井無波的退了下來。
趙謙的臉憋的通紅,可終究還是無奈的認輸。
姬溪大笑,對趙謙道:“趙太尉,如何?溪可有資格教導弘農王軍陣之道。”
趙謙不說話,算是默認了,於是乎,姬溪成為王師的事情便這麽順利的定了下來,順利的有些超乎姬溪的預料,這讓姬溪不由自主的想:我是不是想多了,事情既然這麽順利,那是不是說明百官中並沒有想要借劉民生事的人呢?他娘的,先不管了,反正將劉民放在自己的身邊沒什麽壞處。
事情定了下來,接下來隻需要請天子下旨即可,憑著姬溪和小皇帝的關係,這當然不會有什麽問題,於是,姬溪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覺得很輕鬆。
而後,姬溪熱情的招待百官們飲了晚宴,當夜留宿軍中,第二日一早方才派兵護送劉備及百官們回長安。
姬溪讓姬淵和呂春先回去,自己卻又在第七師待了兩日,他有些不想回去,因為姬月那複雜悲傷的眼誰不時的在姬溪的腦中劃過,這讓他有些心亂如麻,他又實在想不起自己大年三十醉酒之後說了什麽,到底帶給了姬月怎樣的傷害,所以,姬溪向靜靜,向仔細的梳理一下。
然而,經過兩日的梳理,姬溪還是沒有任何的頭緒,可也不能總不回家啊,於是,初四的時候,姬溪跨上了馬,帶著親兵奔回了長安。
抵達長安後,姬溪先去了長樂宮,在臨華殿見了小皇帝,跟小皇帝聊了聊。
姬溪問劉協:“這幾日可有去向太後請安?”
劉協點頭說:“每日晨起便去。”
姬溪:“與太後相處怎樣?”
劉協下意識的往左右掃了掃,見隻有芙兒在側,便放鬆的說:“我不大喜歡她,總覺得她看我的眼誰有些古怪。”
姬溪歎了口氣,暗想:怎麽能不古怪呢。你的生母王美人據說便是死於她手,雖然沒有實質的證據,可也八九不離十,後來,在靈帝死後,她又與董太後爭權數年,而你又是自小被董太後養大的,後來又因為董太後的從中作梗,董卓派李儒前去鴆殺她,要不是姬溪意外的穿越,隻怕她早死了。你與她這麽多的糾葛,她看你的目光不古怪才怪了。
可這些話,姬溪又不能對劉協說,免得他承受不了,於是,姬溪說:“你是皇帝,你有著無限大的權利,但相應的,你又承擔著全天下的責任,亦是全天下的表率,所以,切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然封了她做太後,你便應該敬她,不可有絲毫逾矩,知道嗎?”
劉協鄭重的點了點頭,姬溪又問:“你的皇嫂唐姬呢?”
劉協道:“皇嫂倒是個溫婉大氣的人兒,膝下的皇侄雖年僅三歲,但卻被她教導的甚是乖巧可愛,我挺喜歡他們的。”
姬溪欣慰的點頭,而後,他對小皇帝說:“我要收弘農王劉民做我的學生,你覺得怎麽樣?”
劉協楞了一下,小臉頓時垮了下來,有些委屈的道:“大哥這麽喜歡那個孩子嗎?”
姬溪莞爾一笑,看來小皇帝是吃醋了,於是,他愛憐的摸了摸小皇帝的頭,溫和的說:“大哥先前考慮不周,沒有阻止你讓那孩子繼承王位,所幸,大哥醒悟過來了,這不急著補救嗎?我收那孩子做學生,是在替你看著他,知道嗎?”
劉協想了想,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關鍵,而後瞬間恢複了小臉,拉起姬溪的手說:“我知道了,多謝大哥的良苦用心。”
又與小皇帝聊了會別的,姬溪便讓小皇帝去做功課了,而他自己,則施施然的出了宮,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此番進宮,沒有見到那個朝思暮想的人兒,姬溪有些遺憾,這遺憾伴隨了他一路,在臨近家門時,被姬溪強行驅散出腦外。
家裏挺熱鬧,因為蔡琰來了,這個女人,有才學,有胸襟,能言善辯,見多識廣,又頗有些男子的大氣,是以她一旦到府,姬月等女便會歡喜的圍著她,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姬溪一處暖閣中找到了他們,湊近一聽,卻發現他們在談論著長安城內的青年才俊。說這家的公子風流倜儻,那誰的孫子學識淵博。
姬溪聽了一會,“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而後,故作高深的插口:“你們有譜沒譜,你們說的這麽家夥,是青年沒錯,可哪個能跟才俊沾上邊,依我看,都是些哇瓜裂棗,爛泥扶不上牆的東西。”
蔡琰似乎早料到姬溪會這麽說,於是順著姬溪的話頭問:“那麽兄長覺得,什麽人才能稱之為青年才俊呢。”
姬溪微微揚起了腦袋,說:“依我看,天下雖大,能當的起青年才俊的,唯一人爾。”
蔡琰佯裝驚愕的問:“是誰啊?”
姬溪的腦袋揚的更高:“遠在天邊,盡在眼前。”
蔡琰的話音拖得老長:“是你?”
姬溪大言不慚的回:“當然,你兄長我今年不過二十三歲,如何不是個青年,再說才俊,你兄長的才能世人都是看在眼裏的,短短三年,便白手起家,百戰百勝,成就了今日的關中,舉世誰人能及?至於那個俊嘛,這就不必我多說了吧,你們見過比我長得好的人嗎。”
姬溪這話呢,還真沒什麽毛病,可到了蔡琰的嘴裏,就完全的變了味:“嗯,對,兄長確實當的上是青年才俊,隻不過若說是當世第一嘛,恕小妹不敢苟同。”
姬溪瞪著眼睛問:“難道還有誰能比老子好?”
蔡琰笑道:“兄長別急嘛,小妹隻是有些耳聞而已,是不是真的也拿不準。”
姬溪說:“你且說說。”
蔡琰便說:“兄長白手起家是不假,但說真的,兄長又出了多少力呢,要不是有雲虎哥的武力和眾多兄弟的扶持,兄長能有今日嗎?再說百戰百勝,那不是玩笑嗎?兄長你自己說說,多少次被人家追的落荒而逃了?安眾算一次吧?南陽算一次吧?河西又算一次吧?哦,還有那個俊字,難道兄長你覺得,你比貂蟬姐姐還美不成嗎?”
參演說一句,姬溪的臉就抖一下,到最後,當蔡琰讓姬溪和貂蟬比美時,姬溪的臉已經長成了豬肝色,他大吼道:“這是誰家的娘們,嘴巴怎麽這麽毒,你等著,老子這就讓呂春休了你。”
目的達到了,蔡琰便對姬溪的怒吼充耳不聞,嗬嗬笑著不出聲,因為她知道,接下來有人會替她說話,果不其然,姬溪的話音未落,姬月的罵聲就響起來了:“還好意思說人家文姬妹妹,哪來的臉?我們幾個女人家在一起聊天,你個大男子有事沒事的就往裏麵鑽,說你是娘娘腔都是輕的,你幹脆穿個羅裙和我們做姐妹得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