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滿堂英傑論真偽
字數:2834 加入書籤
其實,劉璋在求救之初,並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阻攔,在一些有見識看來,張鬆這條計策並算不上高明,但也確實沒什麽危害,這條計策最起碼能牽製住張魯的一些兵馬。
而且,當時張魯已經摧毀了斜穀道,姬溪能夠攻進漢中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他們認可的張鬆了這條計策,但並無有太多的在意。
可是,當姬溪奇跡般的出現在漢中,並在短短一天的時間內攻占了萁穀大營的時候,這些有見識的人慌了。
一個名叫董和的謀士站了出來,直言張鬆之計暗藏鬼胎,有通敵之嫌。
當時的劉璋,正沉浸在即將擊敗張魯,自己又可以高枕無憂的幻想中,是以聽了董和的話後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隨後,主簿黃權,功曹李恢站出來,對劉璋說:“張魯之患,乃小疾耳,而姬溪實乃虎狼,如今,小疾未除,而虎狼已經近前,西川危也,此具為張鬆之過。”
天見猶憐,張鬆真的冤的慌,他也沒想到姬溪竟能率軍自子午穀進入漢中啊,可是,事已至此,他絕對不能認罪,他的高傲也不語序他服軟,所以,他明知道姬溪的危害遠大於張魯,卻偏偏絕口不提姬溪的危害,反而偷換了概念,盡說些姬溪有益於西川的話,他說:“汝等末以小人之心奪君子之腹,我西川求救在前,姬將軍應邀而來,此為大義,又豈會向爾等所言的那般不堪。主公切莫聽信小人挑唆,為今之計,當盡快全力進攻,有姬將軍之助,鏟除叛賊張魯,舉手之勞耳。”
黃權等人和張鬆的辯論,劉璋分不清誰對誰錯,但卻從中聽出了一條隱患,那就是:若是張魯除了,而姬溪卻不退兵,反而來攻打自己,那自己還真就危險了。
劉璋也不怪張鬆,因為他明白,自己不是張魯的對手,若是姬溪不來,隻怕自己還是得敗。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麵,他本就是個沒有決斷的人,麵對這般的生死抉擇,更是不敢輕易取舍。於是,他沒有處罰張鬆,也沒有聽信黃權等人的建議,反而將這件事情擱淺了下來,選擇了靜觀其變。
直到幾日後,姬溪的書信送來,劉璋慎重的升帳議事,將自己手下排的上號的謀士武將全部叫了過來,做足了一種今日便會下決斷的樣子。
當日,謀士王累、張鬆、董和、秦宓、費詩、李恢、黃權、李嚴,武將趙韙、婁發、甘寧、龐羲、吳懿、嚴顏、冷皰、鄧賢、吳蘭、雷同、孟達等。
如果姬溪在這裏的話,他一定會由衷的感歎,他娘的,在場的大部分都是貪生怕死,趨利避害之徒,無他,在後世的史書中,這些人全他娘的降了劉備了。於此可見,劉璋確實是個蠢材,有這麽多的人才可用,可他偏偏一個都沒有用好,到最後,祖上艱苦累積的身家,全給他人做了嫁衣。
不過,這樣的悲催,因為姬溪的參與,劉璋注定是體會不到了,因為劉備現今還被姬溪牢牢的控製在掌心中。
拋開如此種種不談,今時今地,諸人對劉璋的忠心還是可表日月的,畢竟劉璋在位時間還不長,諸人對劉璋還沒有徹底的失去信心。
劉璋將姬溪的書信讓諸人傳閱一遍,而後,神色鄭重的問計:“姬溪降我索要娘草,諸公認為我允是不允,允又如何?不允又如何?”
此時的張鬆,已經被架在了火上烤,他退無可退,於是,他當即站出來說:“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姬溪索要糧草,恰恰證明其所來別無他念,否則,必然會攜帶足夠的糧草已備他用。故而屬下認為,主公當即刻將糧草送與姬溪,並與他約定時間,雙方盡快圍剿張魯。”
話音未落,黃權站了出來,朗聲說:“萬萬不可,張別架所言,無異於小兒妄想,想那姬溪自子午穀奇兵出擊,糧草不濟乃是理所當然,他索要糧草,必是為了渡過眼前的難關,待其斜穀道打通之時,便是其亮出獠牙之時,故,臣以為,我軍當先與張魯講和,而後以雷霆之力擊潰姬溪,再徐圖張魯,此為完全之計。”
黃權的話,得到了多數人的讚同,張鬆卻據理力爭:“此計確實乃是完全之策,若依此計行事,姬溪必死無疑,但是,在行事之前,請主公先殺張鬆,鬆寧可一死,也不願去做那背信棄義的小人。”
劉璋道:“子喬何故如此?”
張鬆義憤填膺:“若果依黃主簿所言,那麽姬溪必死無疑,但是,張某不才,卻想問問黃主簿,姬溪若有異心,又怎會想不到黃主簿口中的完全之策,又怎麽親身深入險境,他為什麽不派遣一將替他涉險?姬溪親臨漢中,所傳達的,是多麽大的誠意啊,但諸公卻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猜測,便欲謀害此等忠義之士,鬆雖位卑才淺,卻不怨與爾等為伍,故請主公在發兵之前,先斬某之頭顱。”
這話說的極重,也確實說道了點子上,因為歸根結底,姬溪道現在為止,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對劉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從明麵上看,姬溪確實沒有異心。黃權等人的懷疑,也確實是無中生有。
而聽了張鬆的這番話,先前力挺黃權的人中,有少數人動搖了,黃權見狀大急:“兵者,詭道也,安能隻看一時之利弊,而棄絕境與不顧。姬溪沒有異心當然最好,但萬一他有異心呢,那我我等麵臨的,豈不是萬劫不複之地?”
黃權這話,也確實說到了點子上,他娘的,不管你有沒有異心,我總要先做你有異心的打算,我必須先確保自己的安全,然後才能再論其他。
二人的論點都足以立足,接下來,便是雙方的辯論,經久不息,忽的,一人挺身站出。視之,乃成都令李嚴,其言:“諸公且歇,我有一計,可辯姬溪真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