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敵我難辨逐名利
字數:3338 加入書籤
麵對呂春,蔡琰潑辣的性子總會有些收斂,這不要緊,有姬月呢,隻聽她說:“我當然知道你沒有,我也不是問你要,我是要和你少府合作,少府出錢,我們出力,賺到的錢嘛,四六分,我四你六,怎麽樣,多劃算的買賣。”
呂春想拒絕,可又有些不敢,轉念一想,似乎也並無不可,於是,呂春笑道:“太貪了吧,最多給你們一成。”
姬月寒著臉說:“三七,不能再少了。”
呂春說:“二八,絕對不可能再多。”
姬月咬咬牙:“成交。老娘今天就要拿到錢。”
於是,一支由一群女人在背後操縱的商隊就這樣出現了,取名姬家商號。
如此種種,乃是後事,此時暫且不論,且說萁穀大營的姬溪。
自圓桌會議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進入了五月份。
這一個多月來,姬溪隔個三五天便給劉璋些一封信,信的內容大同小異,無非是兩件事情,其一,暗示劉璋自己已經完成他的托付,及西戎首領不會再相助張魯,其二,明言劉璋應該趁此大好機會,一舉擊潰張魯,而姬溪願意從旁協助。
姬溪發出了十封信,當然也收到了十封信,這十封信顯然是劉璋親筆寫的,怎麽說呢,字體若垂天之龍,風采似鳳舞九天,風采斐然竟至食不知味之境,可問題是,信中說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對姬溪的兩個用意置之不理,說白了就是想拖下去。
對此,姬溪在惱怒之餘也頗有些意料之中,在入川之前,姬溪千算萬算,卻怎麽也沒有算到自己的入川,竟然會給劉璋帶來這麽大的壓力,自己在西川的幾場仗,徹底把劉璋驚住了劉璋以及他的臣下,這使得他們,將大部分戒心從張魯身上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相比之下,張魯表現的卻很沉的住氣,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其中的關鍵,這關鍵在於劉璋和姬溪貌合神離,在於劉璋對姬溪的戒心早已超過了自己,如此,一個想法在張魯的心中逐漸成型,且日趨圓滿,這個想法是:結盟劉璋,先把姬溪趕出西川,而後,關起門來再談。
於是,張魯派出了手下第一謀士閻圃,攜大量的錢財珠寶,秘密進了成都,拜見劉璋。
正殿上,劉璋對閻圃說:“叛賊之臣,安敢立於足下,來啊,推出去斬?”
閻圃怡然不懼,喝道:“吾死不足惜,隻可惜堂上諸公命在旦夕卻不自知也,可悲,可歎,更是可笑啊。”
劉璋打了個眼色,黃權挺身上前喝道:“豎子匹夫,安敢口出狂言?”
閻圃借機直插主題:“姬溪狼子野心,諸公已然明了於心,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李嚴站出來,說:“你且說說,我等怎的自欺欺人了。”
閻圃笑道:“正方兄逼迫姬溪進入西戎,確實乃是奇謀,在下佩服之至。但是,想必正方兄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姬溪竟然隻用了十餘日,便憑借其花言巧語,詭詐機巧,徹底的收服了西戎各族吧。”
李嚴“哼”了一聲,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閻圃便繼續道:“如今,不算姬溪留在關中的近二十萬兵馬,僅就西川而言,便有五萬大軍,兼且其已經收服西戎,那麽便代表著西戎最少五萬大軍也會聽從姬溪調遣,試問諸公,若姬溪心有歹意,諸公將埋於何處?”
黃權怒道:“我主坐擁兵馬數十萬,何懼那姬溪,反倒是你主張魯,如今損兵折將,又有西戎背道之禍,爾等才是當真兵在旦夕。”
閻圃笑道:“諸公若果真如此認為,那便請殺我,某慷慨赴死,再無一言。”
黃權眯著眼睛看他,見他神色自若,不免的有些猶疑,便問:“難道,你主張魯想要投降姬溪嗎?”
李嚴一愣,繼而仿佛想到了什麽,接著問:“亦或是想要歸順荊州劉表?”
閻圃詫異的看了李嚴一眼,繼而覺得便是讓李嚴看透了也沒什麽,於是繼續神色自若,卻一言不發,將生死交到了劉璋及堂上諸人的手上。
劉璋掃視堂上諸人,君臣對視之後,劉璋歎了口氣,道:“賜坐。”
聽到這兩個字,閻圃知道此行索要做的事情已經成功了……
成都這邊在密謀姬溪,而此時的姬溪,又何嚐不是在密謀著他們。
姬溪已經算到,張魯在這山窮水複的窘境下,隻有三種選擇。
其一,歸順自己,如此的話,他的生死前途便相當於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想殺便殺,想留便留,由不得他張魯做主,所以,張魯不會選擇這條路。
其二,東進歸順荊州劉表,想來以劉表的寬厚仁義,最起碼也會給他一座城池駐紮,所以,張魯很有可能歸順劉表,那樣的話,便相當於把漢中送給姬溪了。
其三,結盟劉璋,二人本就有仇,自然談不上歸順,但卻可以結盟,待將姬溪趕出西川後,兩方是戰是和,再做他論,可最起碼,漢中還是會在他張魯手上。所以,張魯選擇這條路的可能性最大。
這第三條路,當然是對姬溪最不利的,但確是姬溪最想要的,他早已經和西戎各首領商議好了對策,也早已經開始布局,他相信隻要戰局一開,自己將勢如破竹的攻破劉璋和張魯,一舉占領西川。
姬溪殷切的盼望著劉璋和張魯結盟,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為了避免萬無一失,姬溪給身在長安的呂春下了令,令他火速備上厚禮,著使者自長安前往荊州麵見劉表,向他陳述利害,或寬言,或威脅,甚至可以從藍田縣出兵給與劉表威脅,總之,決不能讓劉表接納張魯。
姬溪相信,這件事情在呂春的手中不是什麽難事,他一定能做的很好。於是,姬溪自信已經阻斷了張魯的所有退路,他隻能選擇去和劉璋結盟。姬溪似乎已經嗅到了大戰將起的味道,他的血液開始興奮起來。
事實證明,姬溪針對西川所有規劃及預料都是正確的,劉璋和張魯確實結盟了,也確實來攻打自己了,更確實被自己打的節節敗退。但是,他忽略了一個不起眼的因素,而僅僅這一個忽略,卻讓姬溪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