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擊必中殺手鐧

字數:3033   加入書籤

A+A-




    事實證明,這些信奉儒家君子之道的高官們陰起人來,絕對是高深莫測,一擊必中。

    小皇帝和何後登壇祈雨的第五日,太陽高照的時候,一場大雨忽如其來席卷了整個長安地區,整整持續了一炷香的時間,是的,一炷香的時間,之後,便什麽都沒有了,太陽還是高高的掛在那裏,仿若剛才的那一場雨隻是夢幻。

    這場雨,讓整個長安開始沸騰,然而這沸騰才剛剛開始,就隨之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絕望。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雨終究實在七日內出現了,於是,第二日的朝堂上,何後理所當然的出現了。皇帝的寶座旁邊,不知何時多了一道珠簾,那珠簾後,隱隱約約的做了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

    百官們參拜完皇帝,後參拜何後。

    何後,乃是姬溪眼下這副身體的生母,不過,不管是之前的劉辯,還是現在的姬溪,都不甚喜歡這個女人,所以,姬溪參拜的很是敷衍。

    何後垂簾聽政已成定局,這相當於趙謙等反對姬溪的陣營從此之後便可以在朝堂上站住腳,他們的政見會得到何後的支持,而一旦何後出言相助,在禮儀上來說,小皇帝是不能明麵上反對的,這無疑將是姬溪的一大掣肘,而解決這個掣肘其實也很簡單。

    在姬溪的眼誰示意下,華歆上前呈上奏表,並隨之說:“今天下戰亂,關中疲敝,成因人心喪亂,綱常不複,天子孝母,乃為天下道,自得蒼生仰瞻,然,孝乃天下表,禮為蒼生本,故請陛下封太傅,借以示天下綱常之本。茲衛尉姬溪,戰功卓著,文章通達,示君以忠,待民以仁,誠乃國之柱石,更乃太傅之不二之選,故請陛下以姬溪為師,封太傅。”

    沒錯,姬溪抑製趙謙一方做大的手段便是他做太傅,太傅乃皇帝之師,在皇帝為行管理之前,有輔證之勸,與何後的垂簾聽政又異曲同工之妙,在實際權利上,太傅與何後是對等的,這便能輕巧的將何後垂簾聽政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趙謙、淳於嘉等人當然不會聽認姬溪做上這個位置,於是,在他們的示意下,馬前卒章奉再次出列,揚言道:“姬將軍戰功確實卓著,但若論文章禮儀綱常,萬難令天下百姓誠服,故請陛下斟酌,莫聽信小人讒言。”

    章奉說的沒錯,姬溪的文章禮儀確實不足稱道,也絕對不能讓天下誠服,趙謙等人認為隻要抓住這一點,姬溪一定不能得償所願。但是他們忘了,姬溪的手中有他們的把柄,他隨時可以殺了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

    這個把柄便是幫助劉備逃出關中,從而引發了西川的無功而返。這麽多日子以來,姬溪明麵上對這件事情閉口不談,但又如何能夠放任不管,他派出了大量的心腹去暗中查探,如今早已將和劉備同謀的所有人查了個底掉,人證物證具在,由不得他們反駁。

    姬溪雖是可以殺他們,但姬溪卻不能,因為與劉備合謀的人實在太多了,若是全部殺掉,朝綱必然瞬間癱瘓,所以,姬溪隻能忍氣吞聲的由著他們繼續苟活。但是,不能全部殺掉,可殺一個兩個還是無傷大雅的。

    於是,姬溪抿著嘴再次向一人使了個眼色,其人乃長安城門校尉,名為錢航。

    錢航出列,怒指章奉,喝道:“大膽反賊,安敢朝堂上再惹是非。”

    小皇帝劉協適時的問了一句:“反賊之說,從何而來?”

    在章奉的膽戰心驚中,錢航將此人和劉備勾結的證據一一列出,人證物證具在,由不得章奉爭辯,後,錢航說道:“此人勾結反賊劉備證據確鑿,乃西川之戰無功而返的罪魁禍首,請陛下誅其九族,以告慰陣亡西川上萬將士的在天之靈。”

    此時的章奉,已經麵色慘白,趙謙大急,想要出列求情卻被淳於嘉急切的勸阻住,趙謙也不是笨人,他雖然剛正,可也知道回旋,眼下的局勢,姬溪明擺著是必須要做太傅,誰敢擋他,誰就得死,因為這是姬溪的底線。

    於是,趙謙不敢說話,何後也不便阻止,最終,皇帝下令,誅章奉九族,幾日執行,不得遲緩。大多數的時候,人在麵對死亡的時候會驚慌失措,他奉行一生的準則往往會在片刻間瓦解,比如這章奉,當他看到趙謙等人並不想提自己求情的時候,他崩潰了,他怒氣衝衝的指向了趙謙,在趙謙等人忐忑的目光下想要說些什麽。

    趙謙等人焦急著,卻不能說什麽,關鍵時刻,卻是呂春站了出來,輕巧的一句話化解了趙謙等人的危機,他說:“賊子莫不是還想離間君臣?來呀,讓他閉嘴。”

    宮廷中的護衛都是姬溪派來的精兵良將,且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聽從呂春的命令,於是,呂春話音剛落,抓住章奉的一個護衛便將連鞘鋼刀橫拍在章奉的嘴上,隻一擊,其人便再也開不了口了,隻能支支吾吾的被強行拖了出去。

    趙謙,淳於嘉等人鬆了口氣的同時將意味難明的目光投向了姬溪和呂春,而後認命似的低下了高貴的頭顱,默認了姬溪成為太傅這件事情。

    一錘定音,姬溪成為了太傅,在政權地位上能夠和何後平起平坐。達成了這個目的的姬溪心頭也鬆了口氣,而後,姬溪親自出列,呈上了成為太傅以後的第一封奏表,其內容,便是大修水利,將整個關中全部調動起來抗災。

    實際上,自姬溪一統關中以來,水利工程便是關中政務上的重中之重,由呂春主抓,這一年多來,呂春片刻不敢懈怠,但終歸時間太短,這工程又實在太過宏大,是故隻是初見成效而已。

    誰能想到,今年的旱災竟然來的這麽猛,這麽的突然,如此一來,先前按部就班的策略就不合時宜了,早在一個多月前,當旱災初見端倪的時候,呂春就以絕大的魄力將這項水利工程擺在了國家頭等大事這個位置上,所有的政務都要為水利工程讓步。

    呂春的膽魄為關中贏得了一點先機,姬溪相信,如果自己再添一把火,將軍隊投入到水利工程當中去,必能再次點燃百姓修建水利的信心,萬眾齊心之下,今年的旱災,還是很有可能渡過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