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字數:3174 加入書籤
姬溪坐在飯堂裏,靜靜的等,很快,十三個團長悉數到來,這裏麵,有姬溪從各地選拔出來的,也有高順的老部下,但無一例外的,他們都對姬溪表現出了絕對的恭敬甚至是敬畏。
姬溪冷著臉掃視他們,問:“昨夜,出關馳援藍田者為誰?”
二將站出,視之,乃是苗奇和章山。
姬溪問:“誰給你們的命令?”
二人請罪:“末將擔心將軍安危,擔心藍田縣危機,故自作主張,請將軍治罪。”
姬溪說:“知罪便好,拖下去,打三十軍棍,若再犯,定斬不饒。”
苗奇和章山對視一眼,具皆有些驚訝,倒不是因為姬溪對他們的出發太重,相反,他們覺得姬溪的出發太清了,三十軍棍,對他們這些常年行伍的將領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
二人不懂猜不透姬溪是什麽心思,不過既然能夠隻挨三十軍棍,自然是好事情,於是,立刻拜謝姬溪,而後走出去接受杖邢。
外麵一陣嘈雜之後,二人被抬著回來了,三十軍棍是不重,不過總歸是搭在皮肉上的,一時之間難以正常行走乃是必然。
見狀,姬溪陰惻惻的說:“怎麽,三十軍棍就受不了了,很疼嗎?那麽,普華村被殘殺的上千百姓該有多疼呢?”
聞言,諸將神情激憤之餘具皆麵含羞愧,苗奇和章山立刻推開攙扶這他們的士兵,咬著牙直起了腰板。
姬溪沉默了一會了,而後說:“在敵情不明,主帥不在的情況,你們沒有輕舉妄動,正確的選擇了固守嶢關,以靜製動,不給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這一點很好,做的很對,我應該嘉獎你們,說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聞言,諸將的臉色齊刷刷的變了,章山領頭跪下說道:“此乃我等平生奇恥大辱,安敢言賞。請將軍下令,我等願親率兵馬入秦嶺,誅殺孫夏,以雪我等徹骨之恨。”
聽到這話,姬溪的臉色才稍稍緩和,當即道:“第六師和第七師已有五萬兵馬前去圍剿孫夏,為防孫夏漏網,除苗奇和章山率本團留守外,爾等當親率本團兵馬即刻如山,配合第六師和第七師,把孫夏給老子抓回來,記住,老子要活口,老子要活刮了他。”
聞言,諸將神情激憤,立刻對飯堂中的士兵們大吼了起來:“還他娘的吃,還他娘的有臉吃飯,全給老子站起來,聽到沒有,速速整軍。”
一個時辰後,十個團整軍完畢,如狼似虎的鑽進了秦嶺,姬溪站在城牆上看著他們,雙拳緊握,他陰狠的注視著叢林深處,等待著孫夏的落網,他的心中,已經想好了數十種殘酷的刑罰,他打算全部在孫夏的身上用一遍。
接下來的半個月,姬溪一直坐鎮嶢關,等著各軍的捷報,在這之間,高順被押送到了嶢關,他顯然見到了普華村的慘狀,而那慘狀,是他承受不住的。
當日,高順跪在姬溪的麵前,口中說:“末將再無麵目苟活,請將軍賜死。”
高順的頹廢和請死,讓姬溪陷入了煩躁,他要的是一個知恥而後勇的將帥,而不是這麽一個再無鬥誌的廢物。姬溪暴怒的抽打著高順,然而對一個心如死灰的人來說,這點皮肉之苦又能算的了什麽呢。
最終,姬溪還是沒有舍得殺高順,他打了高順一百軍杖後,將其送回了長安養傷。
半個月過去了,探子回報說高順的傷情好了很多,但他的頹廢卻日益深重。
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然而,卻還有更壞的消息。這個壞消息是,姬溪的近七萬兵馬在秦嶺中圍剿了孫夏半個月,可是卻收效甚微,莫說活捉孫夏,便是連孫夏的麵都沒有見到。
八百裏秦嶺,太大了,大到孫夏那幾萬賊寇進去之後便如石沉大海,更別說孫夏為了躲避姬溪的圍剿,將那幾萬人分成了數股,彼此分散在四處,且從不與正麵交戰,隻要姬溪的軍隊在附近出現,他們便仰仗熟悉地利而立刻逃竄。他們本就是落草為寇的賊子,隨波逐流早就是家常便飯,這整個秦嶺,無處不可成為他們的營寨。
所以,半個月後的姬溪,不得不承認,孫夏不出秦嶺,姬溪就拿他沒辦法,而一旦己方出現了半點紕漏,他便隨時可能率領他那群烏合之眾不知從那個犄角旮旯鑽出來為禍關中,這次是藍田縣,那麽下次呢,再下一次呢。
姬溪無法忍受,卻不得不忍受,這是姬溪從軍數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
姬溪不願意服輸,然而現實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打著姬溪的耳光。他心裏非常的清楚,繼續堅持下去非常的不明智。一來,七萬大軍征戰,其消耗是個天文數字;二來,戰事遷延日久,關中防備必然會出現漏洞,若有敵來犯,必然手忙腳亂。
現如今,最明智的做法是咽下這徹骨的恨,立刻將七萬大軍召回,而後加強各方麵的守備,不再給孫勇可乘之機。
賈詡早在五日之前便來信勸說姬溪班師,姬溪沒有聽,半個月之後的今日,賈詡和呂春聯袂來到嶢關,請姬溪回長安並撤回大軍。
賈詡和呂春的意見出奇的一致,他們說:“孫勇之患,乃小疾耳,隻要天下清平,其不擊自愧。關中的首要敵人,仍是四方諸侯,切不可因小失大。”
姬溪不聽,暴怒異常,竟要親率大軍入秦嶺討賊,賈詡和呂春再三死勸,差點和姬溪鬧翻了臉,才堪堪將之勸住,然而,姬溪討賊之心仍然不死。
關鍵時刻,華佗來到了嶢關,他和姬溪在書房裏麵談了很久,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麽,隻聽到書房裏麵劈裏啪啦的亂響,顯然是盛怒之下的姬溪在砸東西。
華佗勸住了姬溪,從書房出來後,姬溪的臉色仍然陰冷,但終歸是下了班師撤兵的命令。
六月底,大軍自秦嶺撤出。當所有人都認為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了的時候,卻忽的變成柳暗花明。這轉機,來自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是芙兒。(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