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逆黑白

字數:3272   加入書籤

A+A-




    雍和五年的春日,一場大戰突如其來,牽引住了整個天下的目光。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場大戰竟然是一場陰謀,一場針對秦嶺近十萬敵寇的陰謀。

    這場大戰,頗具戲劇性。

    三月五日,秦嶺中衝出了近十萬兵馬,目標明確直奔郿城。當時,關中方麵似乎一點察覺都沒有,郿城中隻有數千守兵,是以被一舉擊潰,郿城失陷。

    郿城有關中糧倉之稱,自董卓時期的郿鄔改造而來,按理說,這裏的糧草應該是堆積如山的,然而,當賊寇們興致勃勃的衝進了郿城之後,卻忽然發現,這座城竟然是空的,而且明顯能夠看出,這城內的糧草是最近幾日方才轉移走的。

    孫夏的第一反應是自己中了姬溪的計,而當他發現自己找不到了芙兒和沈雄後,方才悲哀的發覺,自己是中了芙兒的計,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鑽進了芙兒設好的圈套,睜大著眼睛明晃晃的看著那圈套越來越緊,直到把他吊死。

    孫夏再也沒有時間去為擺脫芙兒的控製而欣喜,他急不可耐的想要衝出城,然而他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座城,已經被十萬大軍團團圍住,孫夏甚至都不知道那十萬大軍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孫夏龜縮在郿城內,有十萬兵駐守,按理說應該是固若金湯的,然而事實是,己方糧草全無,人心惶惶,軍無戰心,將有降意。

    僅支撐了一日,孫夏便被迫投降,可他想投降,也得人家接受才行。

    此一戰,姬溪隻在郿城露了一麵。他將神色恍惚,不修邊幅的高順帶到陣前,揚起馬鞭指著郿城說:“孫夏老賊便在城中,屠殺普華村的賊人也在城中,你的仇你的恨都在城中。現在,我把這座城交給你,我把這十萬兵馬也交給你,你自己看著辦。”

    高順不為所動,姬溪大怒,馬鞭揚起,猛的抽再高順的背上,而後一言不發,掉馬回頭,隻留下一句話飄蕩在空中:“七日之內,帶孫夏的人頭來長安見我。”

    第一日,高順在陣前呆立不動,第二日,孫夏遣使來降,眾將圍繞在高順的身邊,見高順仍是似乎神遊天外,不由大急,於是,不得不集思廣益,商量接不接受孫夏的投降。

    正熱烈間,高順低聲說:“不準。”

    他的話聲音太少,眾將都沒有聽清,是以湊上去問,然後,他們看到那顆一直低著的頭顱慢慢的抬起,首先出現在世人眼中的,是他那血紅的眸子。他猛地抽出身邊一將的佩劍,前跨一步,迅雷一擊,使者身首異處。

    眾將愕然的聽到一聲嘶吼:“我要用這郿城內的十萬條命,去我心頭之恨,揚我國威。傳我令,不接受投降,破城之日,寸草不生,片甲不留。”

    好嘛,孫夏屠了一個村,高順便要孫夏用十萬人陪葬。

    這是要屠殺十萬條人命啊,眾將驚駭欲絕,具皆心頭不忍,是以紛紛勸說。

    高順瞪著血紅的眼睛掃視諸將,喝道:“再有求情者,斬。”

    眾將沉默,高順大馬金刀的做到了帥台上,再喝道:“傳我令,圍而不攻,五日後,破城殺敵。”

    眾將再次愕然,好嘛,這明擺著是要先將城內的十萬兵馬餓的快死了再去攻打,到時候,這郿城內的十萬兵馬隻不過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童罷了。

    此令一下,城內的十萬兵馬焦急的等死,而城外的十萬兵馬同樣度日如年,因為他們在五日後,將傷天害理,畢竟,很少有人願意去屠殺手無寸鐵之人。

    雍和五年三月十三日,這一天,似乎應該下雨,但偏偏卻晴空萬裏,這一天,十萬虎狼衝進了十萬羊群,這一天,從日出到日落,從月出西山到晨曦散落,血,當真流成了河。

    高順活捉了孫夏,然後將他吊了起來,在萬軍麵前將之千刀萬剮,遺憾的是,行刑者的技術並不怎麽好,才割了一百多刀就活活把孫夏痛死了。

    結束了,終於結束了,這件震驚了整個天下的血腥盛宴終於落下了帷幕。

    高順親自提著孫夏的人頭進了長安,郿城方麵,自有人在善後。

    城門處,一隊兵馬將高順拷起,直接帶到了朝堂上。

    此時已是正午,但今日的朝會卻遠沒有結束,上自天子,下自百官,大家都在等,等高順的到來。

    高順卸甲上殿,山呼萬歲後跪在當場,垂下頭顱一言不發,他在等待著自己的結局。這個結局似乎已經注定,他屠殺了十萬人,這不要緊,問題是,他擅自下令屠殺了十萬人。

    這場屠殺,勢在必行,不殺不足以震天下,不殺不足以顯國威,不殺不足以懾宵小,所以,高順並不後悔。但是,屠殺十萬人,無疑是喪心病狂,傷天害理的,這是個絕大的罪名,這個罪名姬溪不能擔,所以,高順替姬溪擔了。

    姬溪沒有明令高順進行屠殺,可他沒有親自坐鎮郿城,這其中隱藏的意思昭然若揭,高順也可以選擇韜光隱晦,隻誅殺首惡孫夏,然鵝讓他沒有,士為知己者死,高順願意去承擔這個罪名,哪怕他將遺臭萬年。

    朝堂上,攻訐高深的聲音此起彼伏,絡繹不絕,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替高順說話。

    姬溪也沒有開口替高順分辨,他隻是歉意的看著高順,心中隱有愧疚。

    口誅筆伐持續了半個時辰,後,趙謙出列,朗聲道:“高順此舉,喪心病狂,傷天害理,不殺不足以敬蒼天,不殺不足以順民意,不殺不足以行仁政。請陛下下旨斬之。”

    姬溪到這個時候方才站出來,他說:“此人何罪?焉何能斬?”

    趙謙揚眉道:“難道姬尚書認為高順無罪嗎?”

    姬溪皺起了眉頭,他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所幸對這種情況他早有預料,於是避重就輕的說:“郿城之戰,本應圍而不攻,待敵寇糧盡必然投向。而高將軍卻狂妄自大,在不恰當的時機領兵工程,卻遭到了敵寇的拚死反抗,於是,才有了今日的禍事。所以,高將軍當然有罪,他罪在戰不利。若戰不利也要被斬,那麽,請陛下先斬我。”(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