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深溝高壘嚴防守

字數:3323   加入書籤

A+A-


    武威城內,將軍府。

    馬騰、韓遂、馬超、馬岱、龐德、閆行、梁興、程銀、張橫等人齊聚一堂,商議軍事。

    張橫怒聲道:“姬溪小賊想要做甚,攻又不攻,退又不退,難不成想要坐等我軍糧盡不成,哼,癡心妄想,我等坐擁河西四郡,糧草源源不絕,姬溪小賊能奈我何。”

    馬岱沉思道:“我河西四郡兩山夾持,除強攻一途別無他法,這一點,我等清楚,姬溪自然也清楚。可如今其按兵不動,空耗時日,定然別有居心。”

    閆行接口道:“說不定,姬溪已經滲透到了武威城內,打算來個裏應外合。”

    聞言,眾皆一驚,略有警惕的掃視一圈,而後低下頭,選擇不接口此話。

    馬騰見狀,唯恐軍心渙散,故沉聲道:“不得胡言,咱家相信我軍不會有投敵者。”

    韓遂亦接口:“不錯,切不可胡亂猜忌。”

    馬岱又說:“又或者,敵軍內部出現了問題。”

    馬超斷然否定道:“不可能,敵軍內部若有分歧,便絕不可能有如此之強的戰鬥力和協調力,我西涼騎兵橫行天下,可我們卻不能不承認,敵軍絕不弱於我等,而且,若論軍陣廝殺,我軍很可能慘敗。若是將帥不合,是決不能又如此訓練有素的軍隊的。”

    聞言,諸人若有所思,梁興卻道:“也並非不可能。徐榮獨掌大權多年,姬溪既來,自然以姬溪為首,徐榮可能初始時會對姬溪惟命是從,可一旦遷延日久,失去權利的恐慌必然出現,如此一來,也難保不對姬溪陰奉陽違。這是有可能的。再者,姬溪被孟起射中了一箭,又經過一夜奔波,身體狀況定然大不如前,這對徐榮來說應該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閆行說:“同意,我覺得可以接觸下徐榮試試,許其大敗姬溪之後,我軍與他可以結盟,並助他攻打秦州,扶他為一方諸侯。”

    眾人沉思,馬騰和韓遂對視一眼,而後說:“姑且一試。”

    馬超霍然站起:“不可。姬溪狡詐,善用離間之計,又焉能不防範自身。我等貿然出手,豈不是白送機會給姬溪讓他將計就計,到那時,武威城何以保全?”

    閆行說:“那我們便這麽幹等著不成。要知道,我們河西四郡的家底子是絕對比不上姬溪的,姬溪能耗得起,我們能耗的起嗎?”

    馬超:“我軍耗不起,姬溪更加耗不起。他此番攻我河西,乃是占了天下大亂,眾諸侯無暇他顧的便利,隻待天下再歸平衡,姬溪所麵臨的又將是四麵受敵的局麵。介時,我等大可趁機入侵關中,大事或可成也。”

    閆行:“那你說怎麽辦?”

    馬超:“嚴防死守,以靜製動,以待時機。”

    閆行哼了一聲:“說白了還不是做個縮頭烏龜,孟起莫不是被姬溪打怕了?”

    馬超大怒:“你敢辱我,當心你的腦袋。”

    閆行謔的站起,針鋒相對:“怕你不成,走,你我出去過過手。”

    見二人吵了起來,馬騰韓遂不約而同的拍了桌子。馬騰喝道:“大敵當前,怎可內亂。孟起退下。”韓遂亦對他的女婿閆行喝道:“彥明,不可放肆。”

    二人怒目對視,隻是礙於雙方長輩在前,是以隻能強忍怒氣,暫且坐回本位。

    馬騰和韓遂耳語幾句,隨後,馬騰說:“咱家認為梁興所言還是有些道理的,這樣,我們先聯係一下徐榮,試試他的心思,成與不成,容後再議。”

    馬超愕然,想了想後終究沒有再次開口阻止,閆行和梁興卻略帶挑釁意味的瞥了馬超一眼,將馬超激的怒起,起身拂袖而去。

    馬騰和韓遂清楚馬超的脾氣,是以也不在意,接下來令眾人各回本營,卻獨獨留下了馬岱。

    韓遂說:“侄兒,子侄中數你最穩重,故我與你父親對你有要事相托。”

    馬岱頷首,附身聽命。隻聽韓遂說:“先前彥明所言不可不防,你當暗中查探,必須確認軍中主要將領的忠心,稍有疑慮,便當將其撤離審查,特別是城門關防,萬萬不可有失。”

    馬岱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是以當場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盡心竭力,絕不會允許內部生亂。

    還別說,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嚇一跳,不過三四天的功夫,馬岱盡然查出了四個暗中投敵的將領,這些人的位置說重要也重要,可你要說不重要吧,也不重要,因為他們沒有摸到城防的邊,他們要是起事,當然能給武威城帶來一些騷亂,但應該危及不到城防。

    可就算是這樣,也將馬騰韓遂驚出了一身的冷汗,誰能想到,不知不覺間己方竟然被策反了這麽多將領,這四個人抓住了,那麽還有沒有了,主要是嚴守城防的將領中還有沒有了,不行,得查,還得徹查,不查清楚誰也睡不好覺。

    於是,一股暗流開始在武威城內洶湧澎湃,漸至人人自危之境。而這一切,當然是姬溪的傑作,且因為這條計策,當日徐榮還差點和姬溪翻了臉。

    麵對這武威城的深溝高壘,姬溪確實如所有人預料的那般望洋興歎,強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想要引敵出來決戰也不大可能,馬騰韓遂又不是傻子,絕不可能放著如此堅固的城池不守,反而出來和姬溪打一場敗多勝少的決戰,於是乎,擺在姬溪麵前的,似乎也隻有裏應外合這一條路了。

    針對這個方向,徐榮為姬溪提供了一份名單,上麵寫著的,是這幾年徐榮暗中策反的敵軍將領。姬溪抱著很大的期望去看,可看過之後卻有些失望。

    名單上的十三人,沒有一個身居要職的,他們沒辦法為姬溪賺開城門,而打不開城門,他們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憑他們手中的數千兵馬,充其量也就隻能給武威城添些亂子,於大局無益。

    姬溪想了兩日,而後親自找到徐榮,對他說出了自己的決策:賣掉其中的十二個人成全最後的一個,助他登上高位,從而能給予己方最大限度的協助,姬溪甚至連人都選好了,他選的那個人是楊秋,現為馬騰帳下一個參軍校尉,手下不過百來個兵而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