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虎牢關之戰造成的後果
字數:2995 加入書籤
殊不知,曹操等袁紹的進攻等的都花都謝了。曹操本就沒想繞道壺關,之所以遣兵偷渡也隻是為了迷惑袁紹,誰知袁紹竟然如此的後知後覺,曹操這邊已經偷渡了將近三萬兵馬了袁紹才察覺。
可總歸是察覺了,曹操總算是鬆了口氣,立刻開始極力配合,也不繼續暗中偷渡了,正麵和袁紹短兵相接。
雙方鏖戰,你來我往,互有勝敗,數日後,袁紹也等不及了,招來沮授和逢紀問詢為何曹操還在堅持,為何還不大軍北上。
沮授和逢紀非常的篤定,認定曹操會大軍北上,安撫袁紹不要著急。
而幾乎是同一時間,曹操也在問郭嘉和程昱,問何時開始行動。
郭嘉和程昱不約而同的建議曹操再等兩天,曹操聽從了他們的建議,又等了三天。
三日後夜間,曹軍果如袁紹所願那般的拔營啟程,非常的突兀且非常的快速。
而袁軍呢,也同樣如曹操所願的那般大軍出城,瘋狂的向曹軍掩殺而來。
雙方追追逃逃,戰鬥不休,不知不覺間曹軍入了太行山南麓的關山紅石峽。
進了紅石峽,曹操在行軍途中大笑道:“聽聞姬溪起於關山,今日,我也要在這關山紅石峽中揚一揚威風。”
紅石峽,是袁紹為曹操準備的埋骨之地,也是曹操為袁紹準備的大敗之地。
行軍過半,兩側山崖忽的錦旗搖曳,幹啥衝天,火箭礌石傾瀉而下,霎時間,曹軍出現了慌亂。然而這慌亂卻僅僅持續了短暫的片刻,忽的,更外圍的地方亦皆錦旗搖曳,火光衝天,一輪輪箭雨仿佛不要錢似的向袁軍陣營散落。
此時,袁軍大部正巧逼近了紅石峽口,待覺有變,已經為時晚矣。卻見身後忽的鑽出了數萬兵馬,為首數員大將,正向袁軍瘋狂的掩殺而來。同一時間,紅石峽內的曹軍調轉了方向,後軍變前軍,對袁軍展開了前後夾擊的瘋狂反擊。
袁紹猝不及防,被殺的大敗,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待回到虎牢關時,虎牢關已被夏侯惇和郭嘉所得,見袁軍近前,先是一輪箭雨,再是一輪衝擊,袁軍又死傷無數,不得已退至虎牢關東北七十裏的朝歌。
在朝歌整軍定,袁紹統計了一下傷亡,此戰竟損兵六萬有餘,糧草輜重更是舍棄無數。當聽到這個消息時,袁紹心疼的眼前一黑,差點背過氣去,而後,將全部的責任歸咎到了沮授和逢紀的身上,憤而欲殺之,多虧賬下諸將死活攔住,可還是將沮授和逢紀打入了大牢。
此時的袁術,顯然已經忘記了趙茛之事。壺關之失,可以說全是趙茛的責任,可袁紹卻無條件的原諒了趙茛。而虎牢關之失,沮授和逢紀又有什麽責任呢,人家隻是給了你袁紹建議,至於執行不執行,那是你袁紹這個做主公的事情啊,你袁紹沒本事,中了人家曹操的奸計,倒頭來卻把全部的責任全部推給手下的人了,這樣的道理,到哪裏能夠說的通?
沮授和逢紀被關了起來,也就沒人把這番道理說給袁紹聽了,而袁紹本人顯然是想不到這一層的,此時的他,心中隻有無限的後悔,後悔的卻不是自己的大意,而是後悔聽信了小人的讒言,而這小人,顯然便是沮授和逢紀了。
瞧瞧,這樣的一個主公,能成大事才是怪事呢。
虎牢關之戰很快的傳到了壺關,沮授和逢紀的事情也傳到了姬溪的耳朵裏,當時的姬溪大罵袁紹是個蠢材,毫不吝嗇自己的汙言碎語。
姬溪很憤怒,因為袁紹的愚蠢出乎了姬溪的預料,他派許攸去給曹操傳信,除了羞辱曹操之外,也確實有提醒曹操可以繞道壺關這個想法。曹操繞道壺關,是姬溪想要的結果,要知道,姬溪的身後又整個並州的支持,在黃河之西尚有黃忠的五萬兵馬可以隨時調用,所以,隻要曹操到了壺關,姬溪便能掌握絕對的主動權,縱使不能要挾曹操將姬蔓四人放回長安,但卻絕對可以就結盟的細則再進行一次協商,逼曹操答應些有利於己方的條件。
然而這期望卻因為袁紹的愚蠢而全盤葬送了,這讓姬溪如何能夠不憤怒,更讓姬溪憤怒的是,曹操經此一戰幾乎已經鎖定了冀州的勝局,便是姬溪自己不參與,曹操也能夠打敗袁紹了,這將帶來什麽後果呢,很顯然,姬溪失去了對曹操的主動權。
這主動權,必須拿回來,因為隻有掌握了主動權,才能在關鍵的時刻為姬昀製造機會,姬溪雖不知道姬昀具體的計劃,但他堅信姬昀需要自己給他製造機會,而這個機會,必須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姬溪的這個想法並沒有任何實際的理由,但他卻堅信不疑。
現如今,能夠奪回主動權的方法便隻剩下一個了,那就是早曹操一步打入巨鹿。巨鹿乃連接幽州冀州的戰略要地,隻要能夠奪了巨鹿,進可以攻占幽州,退可以攔截曹操,因為曹操若要進幽州,就必須經過巨鹿,而到時候,讓不讓曹操過,那邊全憑姬溪的決斷了。
然而,打入巨鹿又何嚐容易,且不說近在咫尺的邯鄲還有袁譚的十餘萬兵馬,曹操那邊必然也知道奪得巨鹿的重要性,其必爭分奪秒,形勢千鈞一發。
然而,不管姬溪和曹操如何的心急如焚,麵對邯鄲和朝歌,二人也隻能玩洋興歎。
袁紹被打怕了,於是乎,之前的雄心壯誌被消磨的點滴不剩,拾起了開戰之初的策略,打定主意堅守不出,不僅朝歌如此,邯鄲那邊他也是三令五申,令袁譚絕對不可主動出擊,隻可固守,對趙茛,他更是毫不客氣的下了最後通牒,若然敢出城進攻,不論何種理由,定斬不饒。
不得不說,若是開戰之出袁紹就這麽做,恐怕姬溪和曹操此時已經退兵了,可袁紹卻偏偏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後才下了這條軍令,如此可以看來,袁紹確實沒什麽大本事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