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顆將星的強勢崛起
字數:3103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姬昀和荀彧也已經領兵離開了許昌,駐兵葛坡,背山麵水,與程普在淮河北岸形成了對峙之局。
臨行前一夜,姬昀對擔憂的呂淺說:“我回來時,便是我們回家之時。”
呂淺依偎在姬昀的懷裏,沒有多言,輕輕的說了一句:“行軍在外,不要擔心我和蔓蔓,你多加小心。”
平平淡淡的話,卻不知融入了多少的情感,姬昀回以熱烈的擁抱,一次彰顯自己的決心和柔情。
淮河北岸的對峙,持續了數日,姬昀穩紮穩打,程普數日不得寸進。
數日來,荀彧對姬昀的觀感再次發生了轉變,他本以為姬昀雖有經天緯地的本事,然終歸會因為太過年輕的關係有些稚嫩,他認為曹操之所以派他來監軍也是存著讓他時刻提醒姬昀小心謹慎。誰承想,姬昀根本就不需要荀彧任何的提醒,姬昀的小心謹慎比之荀彧還猶有過之,他幾乎整日待在大帳中盯著地圖,不斷的在地圖上指指畫畫,很少言語,更很少下令,但他下的每一條命令,都能恰到好處的阻斷程普的進攻意圖,這數日來,他竟未嚐一敗。
這讓荀彧不得不承認,姬昀不僅在內政上能夠獨占鼇頭,在軍事上也是舉世無雙,最起碼,荀彧還沒見過比姬昀更會打仗的。荀彧不由得把郭嘉和姬昀放在一起比較,他發現,郭嘉或許在韜略上能夠勝上姬昀一籌,可論行軍打仗,郭嘉卻是會輸一大截,至於他荀彧自己,他認為自己除了在大局觀上能與郭嘉和姬昀一較長短外,餘者皆不足道。
於是,荀彧相當的清閑,他不懂兵,卻知人,有姬昀在這裏坐鎮,他堅信程普不可能有任何的可乘之機。所以,雖身處軍營,可荀彧卻很是泰然自若。
而相比於荀彧的泰然自若,江東軍中的程普卻焦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程普是一個老成持重的老將,可麵對姬昀這般鐵桶似的防守,他卻不由得焦躁異常。在這個時候,年紀尚輕的周瑜卻非常的沉穩。己方寸步不能進,這周瑜尚還有閑心喝茶。
大帳中,程普有些生氣的對周瑜說:“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情喝茶?”
周瑜笑說:“奚淵乃無敵之統帥,我等皆不敵也,既明知不敵,又何必自尋煩惱。”
程普立刻吹胡子瞪眼,怒聲道:“你不是自命不凡嗎?這就認輸了?”
此話本是激將,不成想周瑜竟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道:“我已絞盡心思布局,可無一能夠逃出奚淵法眼,且觀其對分寸的把握,奚淵遊刃有餘。奚淵乃真龍也,我乃小蛟也,不服不行。”
“既如此,你還在軍中作甚,快快回家吟詩作畫吧。”程普更怒。
周瑜毫不著惱,溫和的擺了擺手說:“不,不,我還有一份大禮沒有受到呢,焉何能退,不隻我不能退,將軍也不能退。”
程普一頭霧水,問是什麽大禮。周瑜卻說:“不可說也,說了,這份大禮就收不到了。”
對周瑜的本事,程普還是認可的,這數日來,所有的布局都是周瑜在進行謀劃,其布局之精巧令程普歎為觀止,雖然局局被破,雖然在與姬昀的對抗中每每處於下風,但是,在程普看來,這是頂尖高手之間的對決,程普有時候會想,若是自己對上了這二人其中之一會如何,光是想想,程普便不寒而栗。
所以,程普雖然在嘴上埋怨周瑜,實則心中對其時很是信服的,對周瑜口中的大禮也是相信的,見周瑜不想說,便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是以不再多問,轉而開始與周瑜商量接下來該如何做。
程普說:“我軍數日不曾寸進,主公那裏已有微詞,昨日又發來急報,令我等速戰,公瑾,可有良策?”
周瑜沉吟道:“便是主公不催,這兩日我軍也該再次行動了,既然要接奚淵的大禮,理應要極力配合他。這樣吧,我再設一局。”
如此如此,又是一精妙的棋盤浮現,程普大喜曰:“此次定能大勝奚淵。”
周瑜不做聲,不置可否,實則心裏對此局能夠戰勝姬昀一點信心都沒有。誰也不知道的是,姬昀在周瑜的心中,已經上升到了此生頭號大敵的地步。
周瑜的惺惺相惜,姬昀感同身受。姬昀非常慶幸遇到了周瑜這麽好的對手。
姬昀營救姬蔓四人的計劃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這個尾聲上,有兩處關鍵,其一,曹操要攻破朝歌,向冀州長驅直入,其二,姬昀要在這淮河北岸穩紮穩打,在曹操攻破朝歌之前,不能勝也不能敗,且要打的風生水起,精彩萬分,如此才能掩人耳目。
姬昀生怕孫堅派個蠢材過來,那樣的話姬昀這場戲是無論如何都做不下去的,要知道,荀彧的眼睛不是瞎的,姬昀盡沒盡力絕對瞞不過荀彧,若是荀彧生疑,則萬事皆休。如此一來,姬昀便迫切需要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在姬昀看來,程普隨時名將,可還滿足不了他所需要的精彩,在開戰之處,姬昀甚至已經安排好了人去向程普投誠,讓程普鑽個裏應外合的空子,先輸一陣給程普,然後在使出自己的真實本事,混淆視聽。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甚完美,姬昀更是不滿意,可這卻是唯一的辦法,萬不得已之下,姬昀也隻能勉強用上一用,說實話,對這條計策,一向追求完美的姬昀還是有些顧慮的。
而周瑜的橫空出世恰恰消除了姬昀的顧慮,二人剛一交手,姬昀便認識到周瑜是個了不起的人,周瑜足以做自己的對手。之後的幾次試探,周瑜的幾次布局,更是堅定了姬昀的推斷。誰能想到,當時麵色嚴峻的姬昀心裏麵早就樂開了花。
於是,姬昀在經曆了幾次試探之後,對荀彧說:“周瑜雖名不見經傳,實乃奇才也,為主公重托,我意以靜製動,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當時的荀彧,早已被周瑜的韜略驚住了,姬昀的話正合心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