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退出中原另覓乾坤
字數:3158 加入書籤
戰爭在繼續。
荊襄境內,胡軫、郝昭在賈詡的出謀劃策下正和劉表與程普進行了一場拉鋸戰,形勢一片片大好,沒有給姬溪添任何的麻煩。
豫州境內,姬昀和周瑜仍在極有默契的彼此消耗著時間,一步步的逼近姬昀的最終目的。姬昀卻沒有認識到,來自郭嘉的危險正在逐步接近。
天水秦州境內,劉備和劉璋的聯軍對徐榮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徐榮守的很是艱難。這裏也是姬溪最擔心的地方。
魏郡,袁紹已經苦守兩月,接近油盡燈枯了。當他知道二子袁熙的所作所為後,當場被氣的吐血昏厥,醒來之後卻隻能將全部的希望放到袁熙的身上,期待著姬溪會撤兵,從而能讓他又逃脫的機會。
然而左等右等,姬溪就是不撤兵,袁紹愁的頭發都白了,卻無濟於事。
曹操的進攻在加緊,他期望著殲滅袁紹的同時並州會落到袁熙的手上,如此一來,他在此次戰爭中的獲利將會遠遠超過最初的預想。
然而從並州的探報得知,曹操的期望似乎要落空了。誰也沒有想到,黃忠竟然這麽生猛,率領五萬兵馬抗擊敵軍二十萬兵馬,竟然毫無敗績,愣是將袁熙和烏桓的二十萬兵馬逼的龜縮在雁門關不得寸進。
如此一來,曹操在意興闌珊的同時也消除了對姬溪那點可有可無的懷疑,畢竟郭嘉的話對他還是有些驚醒作用的。
而並州的戰局卻沒有消除郭嘉的懷疑,他絕不相信姬溪能在視線篤定黃忠能斬斷袁熙和烏桓的腳步,他斷定姬溪在進行一場豪賭,姬溪無疑是賭贏了,但郭嘉卻不在乎姬溪有沒有賭贏,他在乎的是姬溪豪賭的出征。
戰局在膠著著,然而改變卻似乎隨時回來。
終於,初冬的時候,袁紹賬下一將主動找上了曹操,要為曹操策應,曹操在一番試探之後相信了他,而後一舉攻破了魏郡的防守,血戰三日夜,袁紹大敗。
曹操得到了所有的戰利品,收降了麴義,顏良,文醜等人,而袁紹和袁譚卻不見了蹤影。
袁紹和袁譚哪裏去了呢?他們被姬溪放走了。
不錯,姬溪是有機會活捉袁紹和袁譚的。當日,姬溪率兵追殺一股逃兵,本是尋常的一次追殺,姬溪本也沒有太過在意。無驚無險的將這近千逃兵追進了絕路,照正常情況發展的話,這股逃兵應該繳械投降了。
誰承想,這股逃兵卻相當的頑強,竟抵死不降,姬溪這才對這股兵馬產生了興趣,於是開始細心的觀察。這一觀察,姬溪立刻發現了不尋常。首先,這近千兵馬的裝備非常的精良,其次,這近千人中既看不到帥旗也看不到主將,這種情況一般隻會在散兵遊勇中出現,可看這千人的陣勢,卻絕對不是沒有主將。
既然有主將,又不設帥旗,那麽結論便很容易推斷了,這千人裏麵,一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一個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身份的重要人物,這個人物可以是袁譚,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袁紹本人。
懷著這個揣測,姬溪登高而望,果不其然的看到了袁譚的身影,姬溪是認識袁譚的。而後,姬溪發現袁譚正在拚死護衛著一個留著長須,神情狼狽的中年人,不用問,這人一定是袁紹無疑了。
姬溪想要活捉袁紹和袁譚非常的容易,他甚至一度按捺不住活捉他們的衝動,必定雁門關還在袁熙的手中,捉了袁紹總會有些作用的。但姬溪卻沒有這麽做,他認為,捉了袁紹不見得能讓袁熙將雁門關送還給自己,而若是放了袁紹,則又兩個益處。其一,袁紹必然會和袁熙反目,勢必殺之,此後袁熙必亂,黃忠的壓力會減少很多。其二,袁紹的根基還沒有損失殆盡,待其回到信都乃至幽州之後,他還是有崛起的機會的,而在姬昀的布局中,隻要曹軍過了魏郡,那便是大功告成之時。
如此一來,留下袁紹對曹操來說,乃是後患無窮,而姬溪在短時間內還沒有那個實力圖謀幽冀二州,所以,能給曹操樹敵的機會怎麽能夠放過呢。
主意已定,姬溪果斷的撤兵,留下了一頭霧水的袁紹和袁譚。
袁紹和袁譚心驚膽顫的逃出生天,往後的路竟然一片坦途,直讓二人又上天眷顧之感,卻不知,這全是姬溪在暗中放行的原因,且因為這一番事情,姬溪又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追殺的力度,以至於袁紹逃到信都的時候,身邊竟聚集了近三萬兵馬。
這一切,姬溪誰都沒有說,曹操顯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此時的曹操,已經有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了,在他的眼中,幽冀二州已經近在咫尺,此時,袁紹已經夠不成任何的威脅,而姬溪卻成了曹操收獲勝利果實的又一攔路石。
此後,曹軍一路開進了魏郡,收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而後,第一件事便是令程昱再至邯鄲,一方麵運送先前許諾的報酬,另一方麵嘛,當然是拐外抹角的提醒姬溪也該履行承諾,退出幽冀二州了。
姬溪為了當然會退出幽冀二州,不過卻不能退的這麽輕易,為了把戲做的更逼真一些,他愣是和程昱扯了十餘日的虎皮,然後才趁著黃忠的急報傳來之機會,全軍撤出了中原,邯鄲教給了曹操,不過壺關卻仍被姬溪牢牢的攥在手裏,對此,不管程昱如何軟硬兼施,姬溪就是不鬆口,對此,不管是曹操還是程昱,都無計可施,也不可能因為一個壺關就和姬溪翻臉,所以,姬溪順利的扼住了幽冀二州的咽喉,這對以後的進軍中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便利。
姬溪撤回到並州後,便第一時間會和了黃忠。
看著神色疲憊,滿身傷情的黃忠,姬溪真誠的握住了黃忠的手,說:“漢升,此一戰,你當頭功,大漢有漢升,若有頂天之柱石也。”
姬溪的話,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讚同,黃忠也確實當的起大漢柱石這個讚揚,要知道,用五萬人逼的二十萬大軍足足一個月寸步不前,普天之下能做到的屈指可數。
黃忠拜謝不敢當,後問姬溪之後該當如何。姬溪笑說:“我來了,袁熙也就該退了,漢升,今日好好休息,明日隨我去取雁門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