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暗中調查

字數:3056   加入書籤

A+A-




    而且,姬溪心中還有一個疑問。昨夜他明顯是中招了,在哪個當口,敵人完全可以直接將他殺掉,可為什麽敵人沒有這麽做呢?這個敵人到底是屬於何方勢力,這個疑問沒有弄清楚,姬溪不願輕舉妄動。

    且,此時的姬溪還在想,何葉的死是為了引他去醉風樓嗎?若是如此的話,何葉的死應該和傅瑄曹昂沒有什麽關係。又或者,傅瑄曹昂和那醉風樓本就是一夥的。再或者,這一切都是曹操在背後操縱的。

    局麵撲朔迷離,在沒有查證清楚之前,姬溪最後決定暫時隱忍著,先暗中查證清楚再說。

    計議已定,姬溪沒有多留,當即告辭華佗,向長安折返。

    路上,姬淵一直追問姬溪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手臂上的傷勢是怎麽來的。姬溪一直閉口不言,隻推說昨夜自己確實喝多了。

    姬溪可不敢向姬淵和盤托出,要不然以姬淵的脾氣性情,絕對是藏不住事的,隻怕即刻便會前往醉風樓將之夷為平地。

    姬淵久問無果,便也熄了這個心思,權當什麽也沒發生,他堅信姬溪如果能告訴他的話一定會告訴他,既然姬溪不說,那麽必然有隱情,或者不想讓自己插手。對於姬溪的決定,姬淵一直是支持的,且無條件服從的。

    回到長安的時候,已經夜深,家人一股腦的圍過來問東問西,姬溪以同樣的理由一一回應。眼見姬月不悅,姬溪隱晦的使了個眼色。姬月感受到了姬溪的凝重與謹慎,便按捺下性子,沒有多言。

    是夜,夫妻二人獨處時,姬溪想了想,還是認為有必要將昨夜之事告訴姬月,一來要姬月安心,不會胡思亂想,二來他之後會經常出入章台街,若是不事先給姬月通好氣,隻怕以後會有數不盡的亂子。

    聽完了姬溪的敘述,姬月明顯的不信,可等到細細的查看完姬溪手臂上的傷口後,姬月卻不得不心疼的相信,那一道道深可見骨的傷痕,可是做不得假的。

    第二日,姬溪放肆忘記了醉風樓之事般,如常的上朝,兵部處理公務,便是連何葉的死也不再糾纏,仿若已經相信了何葉確實是因為縱欲過度而死的。

    一日無事,夜間的時候,姬溪卻悄悄地找到了姬昀,將醉風樓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後說了自己的見解以及華佗的佐證。

    姬昀寒著臉沉吟良久,陰狠的說:“大哥,這件事教給小弟去查吧。”

    姬溪點點頭,這本就是他選擇告訴姬昀的原因。一來姬昀的能力毋庸置疑,二來天機閣在姬昀的手上,對付醉風樓這等神秘的勢力,天機閣當然是不二選擇。

    事情教給姬昀,姬溪無疑是放心的,出了偶爾問問進度外,便不再多管,恢複成往日的作息。

    姬昀的調查進展緩慢,他全方位的監視著醉風樓,明月軒,甚至將婉君閣也包括了進來,然而這三家妓館卻再沒有露出絲毫的破綻,似乎真的隻是尋常的妓館,迎來送來,賣笑,或者是賣肉。

    姬昀並不急,他相信即便再聰明的狐狸,也總有露出尾巴的那一天,姬昀是個出色的獵人,他等的起。

    姬溪也等的起,他仿若忘記了醉風樓一事般,循規蹈矩的過著自己的日子。

    時間便在這般等待中悄悄溜走,不知不覺間,雍和九年的年關將近。

    雍和九年,是戰火平息的第一年,是風調雨順的一年,更是四方大展宏圖的一年。從各方傳來的財政來看,說不上家家殷實,但比之往年無疑要強上許多,一片欣欣向榮之勢。

    姬溪沒怎麽管過國家財政,可聽到了這個好消息,還是親自去戶部看了一眼,待得到呂春肯定的答複後,才算是徹底的放下心來。

    好的成績是非常能夠鼓舞人心的,是以朝中上至天子下至小吏,無不歡欣鼓舞,劉協借機大肆賞賜一些有功績的官員,更是皆大歡喜。

    卻在這滿朝意氣風發之時,十餘個衣衫襤褸的百姓步履蹣跚的來到的長安城直城門前。

    你說巧不巧,當日正好是一年一度的冬獵,天子戎裝,率領臣工要出門狩獵。

    若是在平日裏,這十餘個百姓自然不會被阻攔,長安從不阻攔任何人。可今日卻不同,皇帝及滿朝臣工要從直城門出城狩獵,自然要嚴加防範。於是,這十餘個百姓被攔住也是理所應當。

    初始時,守城軍士尚且好言相勸,讓他們等皇帝出去再進城,或者繞點路從別的城門進。誰成想這十餘個百姓竟以為軍士們狗眼看人低,悲憤的叫嚷衝突,又大喊此來長安便是為了告狀而來,揚言軍士們若是不讓他們進,他們便在這裏等著直接告禦狀。

    軍士們一聽,這還了得,要知道,告禦狀這事情可非同小可,且隻有官場黑暗的時候才會發生,若是真讓這十餘人在皇帝麵前告上一狀,隻怕即時便會掀起軒然大波,到時,就算皇帝不怪罪他們這些軍士,他們的上司乃至上司的上司也不會讓他們又好果子吃。

    於是乎,軍士們慌張的再次好言相勸,誰知這群百姓又從軍士們的態度中察覺到告禦狀是件很有威懾力的事情,而後,事情變得簡單明了,這十餘個百姓略微一商量,當時便決定必須要告禦狀,且擇日不如撞日,就在今天告。

    這世間有兩種人的思想是極難改變的,一種是極為聰明的人,他們篤定自己是正確的,所以不會低頭,另外一種則是極為愚昧的,他們因為愚昧而隻能看到自己眼前那丁點的距離,遠方的東西卻忌諱莫深,不是他們不敢,而是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裏,眼前的東西才是看的見的東西,遠方的東西他們不知道是什麽,而不知道便等於沒有。

    軍士們苦口婆心的勸,結果越勸,這些人的信念便越堅定,最後,軍士們實在沒辦法了,所以隻能采取強硬措施,想著先把這夥人抓起來,待冬獵結束後再說。(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