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

字數:2885   加入書籤

A+A-




    漠北,過了陰山,跨過長城,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便是漠北。大麵積的戈壁荒漠中,鑲嵌著圖勒河,鄂爾渾河,色楞格河,貝加爾湖,沙漠中的綠洲繁衍著人群,人群聚集在一起,便有了無數個部族,其中,實力最強大的,自然便是匈奴。匈奴驍勇善戰,一度一統大漠,勢力範圍極廣,然,終究物資匱乏,難以為繼,故必須進攻中原。

    數百年來,自大秦以降,匈奴屢次今進犯中華,始皇帝建長城抵禦匈奴,漢武帝鐵血,打的匈奴一蹶不振,霍去病縱橫漠北,殺的匈奴聞風喪膽,至東漢,光武帝屢次用兵,匈奴又內亂不斷,終是西遷入西域,亦城一盤散沙。現今的漠北,便被烏桓和鮮卑族鳩占鵲巢。

    桓帝之前,兩族年年進宮,以漢臣自居,而至桓靈二帝一來,朝廷漸漸失去了對西域乃至漠北的控製,各族不但不在進貢,反而屢次掠奪邊境。

    先前與曹操結盟同攻袁紹時,烏桓助了袁熙,給姬溪造成了很多麻煩,姬溪早已懷恨在心,隻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罷了。現而今,在姬溪看來,正是天和地利人和之時,又竟姬昀提醒,哪還能按捺的住。

    於是乎,第二日的早朝上,姬溪便率先提出,要出兵漠北,替朝廷奪回漠北的控製權。

    突如其來,令滿堂臣工措手不及,有同意者,當然也有反對者,然而此一次姬溪的態度非常的堅決,言辭也頗為強硬。

    正在爭論不休時,田豐出列表示讚同,且對劉協隱晦的使了個眼色。要說劉協現如今最信任的是誰,可能便是這田豐了,於是乎,劉協雖不明白田豐為什麽會同意,可沉吟之後還是選擇相信田豐。

    於是,劉協當場傳下聖旨,準許姬溪為國出征,一應所需,由姬溪自行決斷。

    即日,姬溪出了長安,入駐第七師,並即刻開始調整軍內的駐軍。此次調整,可謂是翻天覆地,最明顯的一點是,姬溪的軍隊不再依城駐紮,全部撤出了城池,將境內所有的城池鄉鎮都轉而交給官兵去巡防治理。甚至於,姬溪將數年來一直負責長安防衛的第六師都撤出了長安。

    如此大的動作,在短短一個月之內便被姬溪完成了,之所以這麽快,最大的原因到不是姬溪急不可耐,而是姬溪在負氣,他要通過這樣的手段給朝廷乃至劉協一個教訓。

    之前所有的城池鄉鎮,基本上都是有姬溪的將士巡防駐守的,如一般的剿匪平叛之事,當然也是由姬溪的將士在做,以至於縣衙的官兵,一來人數少,二來沒什麽能力。現而今姬溪一下子將將士們都撤離了,可把那些官僚們給愁壞了,他們隻能腳不沾地的增派人手,大肆招人,哪怕是濫竽充數,也隻能先把人數不足,至於擇優而選,隻能日後慢慢來了。

    亂,是必然的,好在姬溪沒有喪失理智,並沒有做的太絕,所以這亂象基本上還是可控的。一個月後,當姬溪結束調整時,境內也恢複了表麵上的寧靜。

    彼時,境內防務完全落到了兵部和刑部的手上,也就是落到了劉協的手上,如此,劉協終於有了根基。隻是長安,便有劉協的五千羽林軍,長安府的一萬官兵,以及刑部的五千官兵。這兩萬兵馬,雖現今還是參差不齊,但具都直接聽命於劉協。如此,劉協又怎麽可能不興奮,就像一個得到夢寐以求的玩具的孩子,飽含熱情。

    朝中的大多數臣工也如劉協一樣,似乎看到了希望,朝堂上前所未有的熱絡。

    朝堂上的熱絡姬溪是看不見的,也不想看見,他此時正在第七師中,盯著牆上那副巨大的軍事布防圖,正在做最後的確認。

    確認之後,又另畫了三幅,著人給姬昀,呂春,賈詡三人送去,詢問他們的意見。三人的意見陸續到達後,姬溪結合起來,再次做了細微的調整,而後落定。

    調整後的軍隊,除非官府請求援助,否則便不再對內履行職責。

    姬溪的軍隊一共八個師,這一編製不便。第一師徐榮,第二師高順,守第三師郝昭,第四師胡軫,第五師趙雲,第六師馬超,第七師張統,第八師賈詡。其中,除了馬超是被破格提拔上來的外,餘者基本上沒變。

    要著重說一下第七師,此次調整,除了軍隊撤出城池之外,最大的改變便是第七師。原先的第七師,常備軍隻有四萬兵馬,可調整之後,足足增到了十萬,且,各師以旅為單位前來第七師受訓的規矩還仍舊不變,也就是說,第七師多數情況下兵員達到了十五萬,足足是兵員總量的一半。

    這些兵是從哪來的呢,當然是從各師抽調的。這個想法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計劃,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罷了,此番趁著這天時地利人和,所幸便將之落實了下來。

    而姬溪之所以執意擴充第七師的規格,自然是有不得不為的理由。

    一者,姬溪雖然願意相信徐榮等師長的忠誠,但人心隔肚皮,誰也無法保證,萬一他們行為不軌甚至是投敵叛國,帶來的危機是致命的。史景之亂和劉協的猜疑,更加令姬溪艱信這一點。

    二者,眼下天下四分,小規模的戰爭已經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想要左右勝局,必須是大規模的作戰。而大規模作戰,更加注重的是軍隊的協調能力,如此一來,將大軍收攏一起訓練磨合,顯然是更加有益的。

    由此兩點,足以讓姬溪下定決心。雖然知道此舉會令各師長心生不悅,但時勢使然,姬溪也相信徐榮趙雲等人能理解自己。事實也是如此,各師長未有絲毫的耽擱和抗拒,規規矩矩的執行了姬溪的命令。

    而後,第七師便成了姬溪的直屬軍團,常備十八個旅,另有七個旅輪換前來受訓。需要提一下的是,黃忠現在便是第七師的一個旅長,兼副師長。(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