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安國公主

字數:3030   加入書籤

A+A-




    姬月轉身剛想離去,卻被姬溪叫了回來,因為姬溪想到了剛才離去的芙兒,想著芙兒的狀況和姬蔓如出一撤,而姬月手中有兩顆,既然如此,何不給芙兒一粒呢。

    對芙兒的境況,姬月是知道的,也知道這些年來芙兒為姬溪解決了太多太多的麻煩,那是姬家的功臣,所以,姬月雖然有些舍不得,可還是遞給了姬溪一粒,而後叮囑了兩句便急衝衝的離開了。

    峰回路轉,姬溪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仔細的端詳了那藥丸一會,姬溪嘿嘿一笑,即刻遣人去將芙兒再叫回來。

    芙兒還沒走遠呢便被姬溪叫了回來,是以有些詫異。而待到姬溪熱心的將忘憂丹的功效介紹完後,芙兒卻沒有任何猶豫的將姬溪遞給她的忘憂丹遞還給了姬溪。

    姬溪有些不悅的問:“你不信?我還能害你不成?”

    芙兒欠身一拜,娓娓道:“王上誤會奴婢了,奴婢當然相信王上,也感激王上的好心,但恕奴婢不能受。”

    姬溪:“為什麽呢?那件事情憋在心裏,不難受嗎?忘記它不好嗎?”

    芙兒笑的有些勉強,卻堅決:“奴婢就算是忘了,可它還是確實存在的,且奴婢忘了,別人能忘嗎,難道忘了便可以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嗎?再者,奴婢忘了,那還是奴婢嗎?”

    一連幾個問句,將姬溪問的啞口無言,芙兒最後陳述說:“恕奴婢要辜負王上的好心了,人生沉浮,都是奴婢的人生,奴婢不願意放下,且,請王上放心,奴婢承擔的起。”

    姬溪久久不語,而後仰天長歎道:“我姬溪妄為男兒,竟不如你個弱女子,可笑,真他娘的可笑。”

    是啊,忘記煩惱看起來似乎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可若是換一個角度想,那是不是一種極度的不負責任呢?是不是一種對生命的極度蔑視呢?是不是對自身人格的侮辱呢?是不是在逃避呢?難道,生活中隻要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都要靠吃藥來解決嗎?忘記了就能磨滅事情的真實存在嗎?人生又如何能夠風平浪靜,如何能夠一直平安喜樂呢?人生是由喜怒哀樂構成的,隻有喜的人生,還是真實的人生嗎?當一個人沒有了哀愁,或者說不再願意去承受哀愁,那麽,這個人還是人嗎?人之所以為人,是不是因為人有七情六欲呢?連傻子瘋子都會哭嚎,都會有煩惱的時候,那麽一個正常人,為什麽要逃避呢?逃避之後的人生,還有會其他的樂趣嗎?

    芙兒的話,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姬溪的觀念瞬間改變了,且以極快的速度變的不可動搖,站起身,走到芙兒身前,鄭重的抱拳一拜,卻沒有說什麽感謝的話,反而說:“你既已想透,看透,何不放下呢?你不放下,與吃了這粒藥丸又有何區別呢?”

    是啊,放不下,不還是在逃避嗎?與吃了這忘憂丹又有何區別呢?

    芙兒的身體微微一震,良久良久未曾說話,陷入了愣神的狀態,後終於輕輕的吐了口氣,欠身一拜,誠懇的說:“放下談何容易,但奴婢願意學著去接受。”

    聞言,姬溪大喜過望,一股衝動不可自製的浮上心頭,說做就做,當即扶起芙兒,說:“自此後,你我兄妹相稱,我要昭告天下,認你為我義妹。”

    芙兒剛想回絕,然姬溪已經一錘定音:“不可回絕,此事就這麽定了。”繼而,根本就不給芙兒機會,轉而道:“為兄需要你去和我那想不開的妹妹談談,看看是否能夠劃開她的心結。”

    最終,芙兒還是感動的應承下來,喚了聲兄長,鄭重其事的行了兄妹之禮,便由下人帶著前往姬蔓那裏。

    芙兒離開後,姬溪極為的憧憬,直覺能解姬蔓心結者,非芙兒莫屬,事實證明,姬溪的直覺再一次正確。芙兒和姬蔓整整談了一夜,也不知他們談了些什麽,第二日,二人相伴著從房內走了出來,芙兒離去,姬蔓敲開了姬溪的房門。

    其時,姬溪和姬月正在洗漱,看著神色憔悴的姬蔓,姬月心疼的迎上去,姬溪卻目光炯炯卻期盼的看著姬蔓。

    姬蔓跪在房門前,說:“大哥,大姐,小妹愚昧,讓你們擔心了。”

    姬月將姬蔓擁入懷中,姬蔓忽的痛哭出聲,引的姬月的眼淚也隨之落下,姬溪的眼睛有些紅,卻開懷大笑的出門而去。

    自那日起,姬蔓仿佛突然開了竅似的慢慢的學會了放下,所謂放下,也就是自我調節,自我開解,與家人們分享,而後逐漸的恢複了往日的神采,她的心中或許仍舊放不下劉協,但是,她卻開始學會了接受即有的事實,並願意承擔內心的痛苦。

    至於那兩顆忘憂丹,姬溪也沒有扔,而是派人給藍田縣的華佗送了去,讓華佗去研究,看看能不能有什麽新的發現。

    隨著姬蔓的好轉,姬家人對芙兒的感激無以複加,姬溪言出必行,隔日便舉行了盛大的結拜儀式,同一時間,天子詔書到,封芙兒為安國公主。這詔書當然是姬溪的指派,姬昀的手筆,並且,姬溪還在詔書中明言,要為安國公主擇婿。

    隨之昭告天下,安國公主的名號天下皆知。其實,在真正的梟雄眼中,從未忽略過芙兒的存在,當年秦嶺一役的規模雖小,但芙兒幾乎以一己之力便將秦嶺廓清的壯舉可瞞不過各路諸侯的眼睛。郭嘉曾歎道:“此女有頂尖統帥的一切素質,若非是女兒身,我等又多一大敵也。”

    是以,當擇婿的消息傳開後,曹操等人哪肯放過這個機會,雖然明知道希望渺茫,總歸是要試上一試的,於是乎,即刻派遣國內的大族子弟,出色後生前往洛陽,抱著僥幸的心理,萬一得到了芙兒的垂青呢?

    卻此時節,姬昀再次從長安來了一封信,隨著信一起到的,還有一封詔書。

    姬溪細細讀了姬昀的信件,而後召集了呂春,賈詡,芙兒三人整整商議了一日,後決定采納姬昀信中的建議,已為芙兒擇婿為借口,查驗各方諸侯的實力虛實。(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