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慶功酒背後的神傷
字數:3162 加入書籤
雖然有成果,但因為諸葛亮和司馬懿不知去向的關係,姬溪總覺得有些不舒服,不甘心,可也隻能窩在心裏,不好明言發泄。
接下來,便是這招親大會的最後一步了,為安國公主選駙馬。雖然招親大會的根本目的不是這個,可既然以此為借口,那麽總得圓回去嘛?
至於怎麽圓,當然是姬溪說了算,曹孫劉三方雖然都極想將芙兒娶回國門,但姬溪能如他們的願嗎?顯然是不可能的。說穿了,相親大會就是個幌子,姬溪早就內定了最後的榜首。
榜首當然是高順,雖然高順自始至終都沒有來過洛陽,可他就是榜首,因為每一科姬溪都找人替他去參加了,且每一刻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放在單科裏麵不顯眼,可四科架在一起那分數就高了,要知道,鮮少有人能四科全部參加的。
沒錯,這就是替考,就是作弊,可無奈何,誰也找不到證據,蔡邕幾人雖然對此舉頗為不爽,可也隻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於是乎,高順順理成章的成了安國公主的駙馬。
消息傳到了雲中城,高順大喜過望。一個月前,當知道姬溪要為芙兒招婿的時候,高順心急如焚,真想插上翅膀飛到洛陽阻止,要不是賈詡給他吃了顆定心丸,說姬溪自會有辦法讓他成為榜首,隻怕他又要走上當年擅離職守的老路了。
後,姬溪命令他半月之內拿下雲中城,初始時,高順焦頭爛額,又是賈詡告訴他“你若是不能拿下雲中城,隻怕真與安國公主無緣了。”
高順大驚曰“雲中城堅,城內袁熙又拒不出戰,攻之何其難啊。”
當時的賈詡歎氣說“你我知道的,王上自然也知道。”
高順“既然知道,何故不增兵呢?”
賈詡“增兵之後,曹魏必然察覺,介時,徒增變數,與我方的戰略部署更為不利。”
高順點頭,表示同意,後又問“先生可有良謀?”
賈詡搖頭“袁熙的身邊有逢紀和沮授,此二人的智謀不下於我,有他們在,引袁熙出城基本上不可能的。”
高順“那豈不是隻剩下了強攻一途?縱使能夠攻下,可我軍的代價也將難以承受。”
賈詡“將軍,有些代價是必須要付出的,早些付出便能早些得到回報,勿要遲疑,遲則生變。”
高順終於明白了賈詡的意思,也從賈詡的口中探知了姬溪的抉擇,於是乎不再躊躇,即刻召集諸將下令。第二日便向雲中城發起了瘋狂的衝擊。
深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高順當場便下了死命令,日夜不休,妖門攻占雲中城,要麽全軍覆沒。
第一軍自成軍一來,還沒打過這麽艱辛的攻城戰,自攻城開始,每時每刻都在死人,沒兩日便有將領找到高順勸說暫緩攻城從長計議。高順二話沒說,當即斬了,而後親自披掛上馬,親自參與了作戰。
主帥披掛上陣,對士氣的提升是很有效果的,可無奈袁熙依仗人數上的優勢將雲中城防守的滴水不露,又三日後,高順已經損兵三萬有餘,可還是,沒有達成目的。
又兩日,高順也有些打退堂鼓了,但賈詡卻在此時強硬的要求繼續攻城不可有片刻的暫緩,為此,不惜和高順大吵了一架。恰此時,黃忠戰了出來,願意親身率領一支五千人的敢死隊,為大軍鑿開一條縫隙。其後,姬淵紅著眼睛站出來響應,二人不顧賈詡和高順的阻攔,當即領兵再去攻城。
所謂敢死隊,便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參戰的隊伍,五千人拋卻了自身的性命,其爆發出的能量是可怕的,特別是這支敢死隊中還有黃忠,更有姬淵。
最終,五千人死傷殆盡,唯有姬淵和黃忠相扶著登上了城牆,以二人之力為己方大軍鑿開了一個缺口。艱難的支撐著,隨著一個又一個士兵自那個缺口登上了城牆,那個缺口卻來越大,漸從蟻穴決堤。
又一日夜,雲中城天翻地覆,酣戰不休,最終,塞北各路首領率先潰逃,袁熙獨木難支,不得已率著殘兵敗將退出了雲中城,高順尚不肯善罷甘休,即使遣出數萬兵馬兵分四路追殺而去,二百裏方停住追擊的步伐。
至此,大獲全勝,卻也是傷亡慘重,共損兵四萬有餘,黃忠重傷,姬淵也傷重不起。
高順完成了姬溪的半月之期,姬溪也如高順所願,讓他能夠名正言順的迎娶安國公主。而經過半個月的修整,黃忠終於脫離了危險,姬淵也已經能夠下床,這麽多喜事結合在一起,高順如何能夠不欣喜若狂,是以當日擺下了慶功酒,要好好的慶祝一番。
同袍的逝去,悲傷化作酒興,戰爭的勝利,意氣更增酒興,慶功宴進行的極為熱烈,可在那熱烈的背後,卻有一個漢子在黯然神傷,隻不過誰都沒有察覺。
姬淵今年三十歲整,無可爭議的天下第一戰神,威震天下,注定的名垂千古,絕對的功成名就。然而,姬淵還是姬溪當年初見是的姬淵,他天真,單純,善良,敦厚,他殺過很多的人,卻從未殺過任何一個不該殺的人,所以,他的身上總是那麽的幹淨,便是身處屍山血海之中,他仍舊是那嗜血的菩薩。
黯然神傷,多半是因為情事,如姬淵這般的人,如姬淵這般年紀,似乎情事纏身的可能性並不大,而卻正因為姬淵的純良初心,他的情傷比之常人要難奪過的多,偏偏,此傷他隻能憋在心裏,誰都不能說,哪怕是最親最近的人,都不能說。
說了又能如何呢?徒增煩惱而已,不止是給自己增加煩惱,更是給家人們增加煩惱。他曾發誓此生對貂蟬不離不棄,他知道自己是貂蟬的全部,更知道自己不能有負貂蟬。
他知道自己最理智的方法是忘記那驚鴻一蹩,然而情這東西,又怎是說忘就能忘的。
或許,但單純的人便越容易鑽進牛角尖吧,姬蔓是這樣,姬淵同樣是這樣,剪不斷,理還亂,姬蔓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那麽,姬淵呢?
。(www.101novel.com)